公司掃描的公章有法律效力嗎
1. 公章掃描件法律效力
原件具有法律效力。
在法律上證據交換等情況使用的是復印件,但是關鍵時候一般要求提供原件,沒有原件的復印件證明力很小。
2. 分公司印章有什麼法律效力
分公司印章除可以對分公司內部文件進行蓋章,對外簽訂的合同也是有效的,代表的是分公司的行為。
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其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其民事責任由總公司承擔。具體來說,分公司沒有獨立的財產,其所有資產都是屬於總公司的,並作為總公司的資產列入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在借貸法律關系中,分公司對外舉債的後,其經營管理的財產不足以承擔清償責任的,應由總公司承擔。借款到期後或未履行完償還義務前,分公司被撤銷的,其債務亦應由總公司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四條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2)公司掃描的公章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分公司加強印章管理的方法
1、應建立公章使用登記表,合同專用章經總經理審批同意後方可蓋章,合同復印一份交財務,合同原件由專人保管,將財務章和法定代表人私人印章分開管理。
2、對外出具的函件、法律文書使用公章應經總經理審批同意。將公章帶出公司,領用人應提交書面申請,填寫領用理由、日期及歸還日期等情況並提請總經理審批同意。
3、需要簽名和蓋章的文件,應先簽名後蓋章。禁止在空白介紹信、紙張、單據等空白文件上蓋公章。加蓋時,應注意落款單位與印章一致,用印位置恰當,圖形清晰,對多頁的合同等文件要蓋騎縫章。
4、明確印章管理人員的職權,未依規私蓋印章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責任。
3. 請問復印件加蓋公章有法律效力嗎
復印件加蓋出具復印件單位的公章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過也要看具體的證書。比如有的證書並不是公章單位出的,那如果想要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最好就需要主管部門的印章了。
沒有特別說明情況下,復印件蓋章與原件有同等法律效力。特殊情況下,合同中明確要求提供原件並加蓋公章,那麼復印件則不能與原件同效。
復印件具有與原件類似的法律效力,但是,復印件並不能代替原件,復印件的效力小於原件的效力范圍。請按規章要求辦理,如相關規章文件無明確要求,在核對復印件和原件一致後即可。
(3)公司掃描的公章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1、法律效力,
2、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3、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
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4. 電子印章有法律效力嗎
電子印章作為一種越來越常見的技術產品,已經進入到大家的生活中。我國《電子簽名法》明確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那麼,究竟電子印章的法律效力是通過那些技術來保障的呢?下面就以我平台為例大體說一下:
一、實名認證
相關法條:《電子簽名法》第十三條。
實現手法:
根據法律規定,電子印章必須由簽名人專有,而且在簽署時由簽名人本人控制,一旦電子印章和簽署之後的文件被改動之後會被立刻發現,這樣才能保證電子印章的法律效力。
二、保證合同內容真實性
相關法條:《電子簽名法》第五條、第六條。
實現手法:
只有能夠有效地表現所載內容而且可以隨時調取、查看,並且能夠保證合同的格式以及內容在生成、發送和接收時候都相同的電子合同,才能夠滿足法律的規定。通俗點說,就是要保證合同內容不被篡改。
三、國家機構時間戳
相關法條:《電子簽名法》第六條。
實現手法:
由於合同文件的生效時間是其法律效力的重要保障,所以對於電子合同與電子印章,也必須保證他們能夠識別數據電文的發件人、收件人以及發送、接收的時間。
四、第三方認證
相關法條:《電子簽名法》第十六條。
實現手法:
部分企業或個人會錯誤的以為,電子印章就是用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呈現出來的印章方式,所以會自己製作電子版的印章和簽名。殊不知這只是一種視覺上的表達效果,而並非法律意義上的電子印章。
我平台電子印章,是作為簽署方以外的第三方存在的平台,同時滿足法律規定的多種規定,為當事人提供強大的電子認證服務,更好地保障了電子印章的法律效力。
5. 公司各類印章的用途和法律效力是什麼
注冊公司完畢後會領到5枚公司用的印章,這個印章是要到公安局去備案的印章,所以印章把控一旦出了問題可是每個公司都覺得糟心的事情。那麼今天企盈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公司注冊成功後有關公司印章的那些事,希望大家喜歡。
一、公司印章的種類:
(1)公章,用於公司對外事務處理,工商,稅務,銀行等外部事務處理事需要加蓋。
(2)財務專用章,用於公司票據的出具,支票等在出具時需要加蓋,通常稱為銀行大印鑒。
(3)合同專用章,顧名思義,通常在公司簽訂合同時需要加蓋。
(4)法定代表人章:用於特定的用途,公司出具票據時也要加蓋此印章, 通常稱為銀行小印鑒。
(5)發票專用章,在公司開具發票時需要加蓋。
二、印章被盜、搶或丟失了怎麼辦?
首先因為公章在公安機關有備案,所以丟失後第一步應該由法人代表帶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及復印件到丟失地點所轄的派出所報案,領取報案證明。
然後就是持報案證明原件及復印件;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原件及復印件在市級以上每日公開發行的報紙上做登報聲明,聲明公章作廢。
經過上述程序後,如果確屬印章被盜(搶) ,則該因印章的使用而發生的糾紛,企業不承擔責任。
三、合同上沒有加蓋合法有效的公章但有法定代表人簽字,合同是否有效?
答案是有效的,除非約定合同生效需簽字並蓋章。
《合同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 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因為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從事民事活動時代表公司,因此僅有法定代表人簽字也能使合同成立生效。
同理,雖然沒有加蓋公章,但如果在合同上簽字的人得到了公司相應的授權,那麼合同一樣是有效的。
四、公章外借他人使用,他人私下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公司作為獨立的企業法人,公司印章是其對外進行活動的有形代表和法律憑證,公司負責人或其他管理人員,經過公司授權後,只是印章暫時的持有者和保管者,其行使公司印章所產生的權利義務,應由該公司來承擔責任,而不應由持有者或保管者承擔責任。公司自願將公司印章外借他人使用,應視為公司授權他人使用公司印章,該印章所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應由該公司承擔。因此,公章外借他人使用並私下簽訂的擔保合同有效,公司需要承擔擔保責任的。
五、合同上加蓋分公司的印章是否有效?
分公司雖然沒有獨立法人地位,但分公司也領取營業執照,能夠成為民事訴訟的被告,因此在合同上加蓋分公司的印章,一般也認定合同有效,相關的民事責任由總公司承擔。
6. 電子公章與公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嗎
公章是一個公司合法經營的象徵,一個公司注冊成立後,需到公安授權的制定機構刻制公章並備案,且只有持有公安機關頒發的公章後才能對外開展業務。
因此,給合同蓋上公章是企業加強業務管理的體現,更是對運營風險控制的把關。合同蓋上公章後即表明經公司授權、需對合同內容擔責履約且無法抵賴。
電子公章是否合法有效:使用可靠的電子公章可以規避物理印章使用效率低、偽造難鑒定等情況,對於企業實時審計、提升企業管控分子公司、分支部門的印章使用效率與管控能力十分有效。
根據《電子簽名法》規定,使用可靠的電子簽名簽署的電子合同具備與紙質合同線下簽字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企業使用電子公章時需注意選擇服務穩定、資質可靠的第三方服務商。
7. 公司各類印章的用途和法律效力是什麼
首先說一下法律的規定。我國《合同法》第25條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第32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請注意,這里是「簽字或蓋章」都成立的,也就是法律上說的「簽章」。
這里的「當事人」既包括「法人」也包括「自然人」,只不過法人在簽章的時候比自然人要復雜些,法人訂立的合同必須同時具備法人的公章和法定代表人或其代理人(經法定代表人授權)的簽章,缺一不可。
然後分別回答你這兩個問題:
1、如你所說,對方公司既加蓋了法人章,也加蓋了辦事員的章,那麼就要看這個辦事員是否是取得公司授權的「代理人」身份。應該要求對方在合同後附上相關的代理授權證明,證明這個辦事員的身份,或者乾脆要求他們的法人代表簽章。前面也說了,只要能夠明確這個辦事員的身份,簽字和蓋章在法律效力上是一樣的。
2、自然人訂立的合同,可以採用簽名、按手印、蓋姓名章的方式,從法律效力的角度上講,只要是真實的,其法律效力是一樣的。但是,如你所說,這里就存在一個冒用的問題,不單單是冒用姓名章,包括仿冒簽名等,都是存在可能的。
所以,一般而言,簽訂合同時,對方會要求你手寫簽名(便於以後鑒別筆跡、鑒定真偽),還有會要求附上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證明材料。像你所說假設你刻一個別人的章,那最起碼你要附上被仿冒人的身份材料、你的身份材料和你取得代理權的證明材料,不是你拿個章一蓋了之的。
8. 掃描件上面蓋有公章,使用彩色列印機列印出的掃描件是否具有和原件一樣的法律效力
掃描件和原件的法律效力是不一樣的。
鑒定機構可以鑒定出來。
9. 公司的部門印章有法律效力嗎或者說有哪些法律效力
印章和簽名一樣,表示「本人或本單位確認或認可此文書的內容」,專用章適用范圍窄,只用於某一類事務的文書,用於其他類文書時無效。一個單位通常有多個專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