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冒充簽字法律責任

冒充簽字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03 08:02:38

A. 冒充別人簽字是什麼罪

要看簽的是什麼字。一般情況下,是無權代理,如果被冒簽字的人不同意,所簽字的內容無效。如果給被冒簽的人或其他人造成損失的,負責賠償。如果簽字的內容和違法犯罪活動相關,那就可能構成犯罪了。

B.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別人冒充本人簽字負什麼法律責任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別人冒充本人簽字的,如果本人不追認的,則專不承擔法律責屬任,由代簽人承擔責任;如果經追認的,則本人應該承擔責任。
代替他人簽名的,屬於一種代理行為,如果本人不知情的,則屬於無權代理,本人不承擔法律責任;但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代替自己簽名而不作否認表示的,或經本人追認的,則該簽名對本人有約束力,本人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民法通則》
第六十六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C. 冒充別人簽字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要結合具體案情進行分析,不能簡單定論。

D. 冒充法人簽字將觸犯什麼法律條例

他人未經授權冒充法人代表的簽名的,法人代表無須承擔簽名的法律責任,簽字的責任由實際簽字人承擔。

【法律依據】民法通則第六十六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自己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4)冒充簽字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人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與自然人相對稱的,兩者相比較有不同的特點:

第一,法人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義上的"人",而不是實實在在的生命體,其依法產生、消亡。自然人是基於自然規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一國國籍的自然人稱為該國的公民。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規律進行,具有自然屬性,而法人不具有這一屬性。

第二,雖然法人、自然人都是民事主體,但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體,即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體。

例如大多數國家的公司法都規定,公司法人必須由兩人以上的股東組成,但在中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3修訂)允許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對比之下,自然人則是以個人本身作為民事主體的。

第三,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也有所不同。根據《民法總則》第58條規定,法人應當依法成立。法人應當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財產或者經費。

法人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設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承擔所簽名合同或其它文件的後果賠償被冒充人,及簽名對方人的損失。可能觸犯詐騙罪如果是利用職務之便冒充簽名的後果也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一是行為人必須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職務上所具有的管理、經手本單位財物的方便條件。如果行為人不是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而是利用自己因工作關系對本單位環境、情況等比較熟悉的方便條件,非法佔有本單位財物的,不能構成本罪。

二是實施了非法佔有本單位財物的行為,非法佔有的方式可以是侵吞、盜竊、騙取等各種手段。如果非法佔有的並不是本單位的財物,不能構成本罪。

三是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才能構成本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冒充專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無權代理

E. 冒充別人簽名的法律懲罰,嚴重嗎

承擔所簽名合同或其它文件的後果

賠償被冒充人,及簽名對方人的損失

可能觸犯詐騙罪版
如果是利用職務之權便冒充簽名的後果也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一是行為人必須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職務上所具有的管理、經手本單位財物的方便條件。如果行為人不是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而是利用自己因工作關系對本單位環境、情況等比較熟悉的方便條件,非法佔有本單位財物的,不能構成本罪。二是實施了非法佔有本單位財物的行為,非法佔有的方式可以是侵吞、盜竊、騙取等各種手段。如果非法佔有的並不是本單位的財物,不能構成本罪。三是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才能構成本罪。
刑法第271條的規定,犯本罪,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F.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別人冒充本人簽字應該負什麼法律責任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別人冒充本人簽字的,如果本人不追認的,則不承擔法律責任回,由代簽答人承擔責任;如果經追認的,則本人應該承擔責任。
代替他人簽名的,屬於一種代理行為,如果本人不知情的,則屬於無權代理,本人不承擔法律責任;但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代替自己簽名而不作否認表示的,或經本人追認的,則該簽名對本人有約束力,本人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民法通則》
第六十六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G. 別人冒充我的簽名,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他人未經授權冒充你的簽名的,你無須承擔簽名的法律責任,簽字的責任由實際簽專字人承擔。
民法通則
第六十屬六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自己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H. 冒充別人簽名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他人未經授權冒充你的簽名的,你無須承擔簽名的法律責任,簽字的責任由實際簽字人承擔。

根據《民法通則》規定:

第六十六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自己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代替他人簽名的,屬於一種代理行為,如果本人不知情的,則屬於無權代理,本人不承擔法律責任;但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代替自己簽名而不作否認表示的,或經本人追認的,則該簽名對本人有約束力,本人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應該屬於侵犯姓名權的行為、偽證罪等等如果是假冒明星簽名出售,則可能構成妨礙作證罪、票據詐騙等等如果是在訴訟過程中簽的合同可能構成合同詐騙其他相應的可能構成金融詐騙。

(8)冒充簽字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一)詐騙罪的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於公私財產所有權。

(二)詐騙罪的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

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並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誇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的手段、方法沒有限制,既可以是語言欺詐,也可以是動作欺詐;欺詐行為本身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有告知某種事實的義務,但不履行這種義務,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或者繼續陷入錯誤認識,行為人利用這種認識錯誤取得財產的,也是欺詐行為。

根據本法第300條規定,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騙取財物的以詐騙罪論處。

(三)詐騙罪的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詐騙罪的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不管是什麼罪名,冒充他人簽字除非得到本人的授權,否則就容易構成犯罪。




I. 冒充法人簽字將觸犯什麼法律條例

你所說的法人在法律上叫法定代表人也就是法人代表,冒充法定代表人簽字構成無權代理,但是其效力並非是當然無效。
如果簽協議的另一方有理由相信簽字人是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者能代表公司法定代表人,則此行為構成「表見代理」,那麼簽字是有效的,企業需要履行義務,不不過如果因此受到損失可以向無權代理人追償。
關於「表見代理」給你舉個例子:我如果以前是A公司員工,經常與B公司簽合同進貨,聽聽犯罪構成要件。
後來我被解聘啦,還是去跟B公司簽合同,青啤公司並不知道我已經不是A公司的人啦,那麼簽訂的協議是有效的,因為我構成「表見代理」,A公司是需要根據合同支付B公司價款的。當然,如果因此造成損失,A公司可以起訴我越權代理,賠償損失。
需要向被冒充的法定代表人,以及該法人組織承擔侵權責任。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行為人冒充法定代表人以法人組織的名義簽訂某合同,合同約定法人組織支付一百萬元。
由於合同對方當事人不知簽字是冒充的,則可能構成表見代理,該被冒充的法人組織必須按照合同履行,支付一百萬元。然而,法人組織又可以起訴行為人,要求賠償這一百萬元。
(9)冒充簽字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人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與自然人相對稱的,兩者相比較有不同的特點:
第一,法人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義上的"人",而不是實實在在的生命體,其依法產生、消亡。自然人是基於自然規律出生、生存的人,具有一國國籍的自然人稱為該國的公民。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規律進行,具有自然屬性,而法人不具有這一屬性。
第二,雖然法人、自然人都是民事主體,但法人是集合的民事主體,即法人是一些自然人的集合體。
例如大多數國家的公司法都規定,公司法人必須由兩人以上的股東組成,但在中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3修訂)允許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對比之下,自然人則是以個人本身作為民事主體的。
第三,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也有所不同。根據《民法總則》第58條規定,法人應當依法成立。法人應當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財產或者經費。
法人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設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冒充專利

J. 在合同協議上冒充他人簽字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冒充他人進行合同簽約,一早被發現合同就會被中止,成為無效合同。如果一直沒有被發現,就什麼事都沒有。如果這個簽字涉及行騙,那就涉嫌詐騙,就是刑事犯罪了。被發現就有坐牢的可能

熱點內容
政府法律顧問運行平台 發布:2025-05-05 18:39:43 瀏覽:179
獨立的地方立法權 發布:2025-05-05 18:38:59 瀏覽:21
順德區北滘鎮法律援助工作站 發布:2025-05-05 18:38:53 瀏覽:250
安徽阜陽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5 18:27:32 瀏覽:513
刑事訴訟法九十條 發布:2025-05-05 18:22:33 瀏覽:895
讀在職法律碩士的學費 發布:2025-05-05 18:17:04 瀏覽:381
群立法作文 發布:2025-05-05 18:12:54 瀏覽:101
集團公司內部監督規章 發布:2025-05-05 18:12:54 瀏覽:648
法律顧問為機關提供 發布:2025-05-05 18:09:46 瀏覽:67
簡述婚姻法的概念和特徵 發布:2025-05-05 18:05:26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