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保密法定密不當的法律責任

保密法定密不當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03 10:15:28

Ⅰ 新《保密法》規定了哪些法律責任

1、保密工作領導責任:新《保密法》第條規定:機關單位應當實行保密工作責任制。主要是實行黨政領導幹部保密工作責任制。

2、定密責任:新《保密法》第12條規定:機關單位負責人及其指定的人員為定密責任人,負責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解除工作。

3、定密不當責任:新《保密法》第49條第2款規定:對應當定密的事項不定密,或者對不應當定密的事項定密,造成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處分。

4、知悉范圍確定責任:新《保密法》第16條規定:機關單位負責人應當根據工作需要批准國家秘密知悉人員的范圍。

5、發生泄密領導責任:新《保密法》第49條第1款規定:發生重大泄密案件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處分。

6、查處不力領導責任:新《保密法》第47條規定:對違反保密規定的人員拒不依法處分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依法予以處理。

7、新《保密法》改「結果罰」為「行為罰」。該法第48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不論是否造成泄密後果,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秘密載體的;

(2)買賣、轉送或者私自銷毀國家秘密載體的;

(3)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秘密載體的;

(4)郵寄、托運國家秘密載體出境,或者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秘密載體出境的;

(5)非法復制、記錄、存儲國家秘密的;

(6)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的;

(7)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或者未採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的;

(8)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的;

(9)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

(10)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的;

(11)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的;

(12)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有上述行為尚不構成犯罪,且不適用處分的人員,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督促其所在機關、單位予以處理。

Ⅱ 國有企業雖然具有一定行政級別但不屬於保密法規定的具有法定定密權的機關范疇金融機構應當笑什麼申請授權

國有企業雖然具有一定行政級別,但不屬於保密法規定的具有法定定密權的機關范疇。金融機構應向(銀監會)申請授權。

Ⅲ 定密責任人包括哪些人員

保密法規定:「機關、單位負責人及其指定的人員為定密責任人,負責本機關、本單位的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解除工作。」這一法律規定創立了我國定密責任人制度,對解決長期以來定密主體寬泛、定密責任不明確、定密程序不規范問題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是明確哪些機關、單位需要確定定密責任人。根據保密法規定,需要確定定密責任人的,主要是指具有相應定密許可權的機關、單位。無定密許可權的機關、單位在特定條件下產生國家秘密,其定密也是以機關、單位的名義,通過申請定密的途徑,報請有相應定密許可權的上級機關或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
二是明確哪些人員可以確定為定密責任人。保密法規定,定密責任人是指具有定密權的機關、單位,依照保密法規定,確定或指定專門負責本機關、本單位定密工作並對其承擔責任的人員。定密責任人包括兩類人員:一類是法定定密責任人,即機關、單位負責人。一類是指定定密責任人,即經機關、單位依法授權,具體履行定密職責的人員。機關、單位負責人一經任命,即為本機關、本單位的定密責任人,不需另行辦理確定手續。指定定密責任人,必須嚴格履行確定程序,先由機關、單位提出初選人員名單,並通過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的定密專業知識培訓、考核並取得合格證書後,再經本機關、本單位正式指定,以書面形式在本機關、本單位內部公布,報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指定定密責任人主要有兩種情況:定密工作量大的機關、單位可以指定定密責任人,如黨政機關和重要涉密單位等。業務工作具有特殊保密要求的機關、單位,應當指定定密責任人,如公安、紀檢等機關。定密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定密責任人屬於涉密人員,在指定定密責任人時,應當按照涉密人員的條件挑選,如熟知本機關、單位業務工作,熟知相關保密事項范圍規定和定密程序等。

Ⅳ 新《保密法》對信息公開與保密審查提出了哪些原則

新《保密法》第4條、第27條、第29條、第49條第二款規定:保密工作實行既確保國家秘密安全,又專便利信息資源合理屬利用的原則;法律、行政法規公開的事項,應當依法公開;機關、單位公開發布信息,新聞、出版、網路、傳媒編輯、發布信息,應當遵守保密規定;對應當定密的不定密或不應當定密的定密,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給予處分。

Ⅳ 定密的根本依據

保密法。

保密法第九條、第十條劃定了國家秘密的基本范圍。機關、單位認為所產生的國家秘密事項在保密事項范圍中沒有規定,但屬於保密法第九條、第十條規定情形,泄露後會損害國家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安全和利益的,可以作為不明確事項提出,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保密法進行確定。

狹義的定密,就是把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每一具體秘密事項,按照國家劃定的絕密、機密、秘密三個等級,依照法定程序確定下來,並通過相應的法規制度予以保護,從而達到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目的。

(5)保密法定密不當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基於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義務的不同,在簽訂保密協議和競業限制協議的時候應該對這些義務規定不同的法律條款。保密義務一般通過保密協議規定,並應當以書面形式簽訂。

保密的內容主要根據用人單位的具體需要保守的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內容來進行約定。商業秘密,主要是指技術秘密、商業情報及信息等,包括生產工藝、配方、貿易聯系、購銷渠道等當事人不願公開的工商業秘密。

用人單位在保密內容中應盡可能地詳盡的列舉,並規定相應的兜底條款。而且隨著用人單位的技術秘密和獲得的知識產權的不斷的更新發展,這些需要保密的內容和范圍也應相應作出改變。

Ⅵ 《保密法》第四十九條關於機關、單位在工作中定密不當有哪些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
機關、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發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關機關、專單位依法對直接負責的屬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不適用處分的人員,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督促其主管部門予以處理。
機關、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對應當定密的事項不定密,或者對不應當定密的事項定密,造成嚴重後果的,由有關機關、單位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如有幫助請予推薦。

Ⅶ 《保密法》對定密責任人的職責、定密許可權是如何規定的

保密工作是靠人來做的,定密責任人制度的建立,更凸顯了人的因素。要想有效提高定密質量,實現准確定密,必須管好定密責任人,通過「管人」來有效「管密」。

Ⅷ 新《保密法》規定了那些法律責任

1、保密工作領導責任:新《保密法》第7條規定:機關單位應當實行保密工作責任制。主要是實行黨政領導幹部保密工作責任制。

2、定密責任:新《保密法》第12條規定:機關單位負責人及其指定的人員為定密責任人,負責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解除工作。

3、定密不當責任:新《保密法》第49條第2款規定:對應當定密的事項不定密,或者對不應當定密的事項定密,造成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處分。

4、知悉范圍確定責任:新《保密法》第16條規定:機關單位負責人應當根據工作需要批准國家秘密知悉人員的范圍。

5、發生泄密領導責任:新《保密法》第49條第1款規定:發生重大泄密案件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處分。

6、查處不力領導責任:新《保密法》第47條規定:對違反保密規定的人員拒不依法處分的,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依法予以處理。

7、新《保密法》改「結果罰」為「行為罰」。該法第48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不論是否造成泄密後果,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秘密載體的;

(2)買賣、轉送或者私自銷毀國家秘密載體的;

(3)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秘密載體的;

(4)郵寄、托運國家秘密載體出境,或者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秘密載體出境的;

(5)非法復制、記錄、存儲國家秘密的;

(6)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的;

(7)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或者未採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的;

(8)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的;

(9)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

(10)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的;

(11)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的;

(12)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有上述行為尚不構成犯罪,且不適用處分的人員,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督促其所在機關、單位予以處理。

Ⅸ 機關,單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將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要看具體怎麼違反的。這里給出幾條規定供參考,也可以自己查閱下保密法呀。專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第四屬十九條 機關、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發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關機關、單位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它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不適用處分的人員,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督促其主管部門予以處理。
機關、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對應當定密的事項不定密,或者對不應當定密的事項定密,造成嚴重後果的,由有關機關、單位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它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第五十條 互聯網及其它公共信息網路運營商、服務商違反本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由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予以處罰。
第五十一條 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履行保密管理職責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Ⅹ 保密法規定的定密制度包括哪些方面

第九條 下列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泄露後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回領域的安全答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
(一)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二)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
(三)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秘密事項;
(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
(五)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
(六)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
(七)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的其他秘密事項。政黨的秘密事項中符合前款規定的,屬於國家秘密。
第十條 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絕密級國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機密級國家秘密是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安全和利益遭受嚴重的損害;秘密級國家秘密是一般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損害。

熱點內容
環境法是行政法嗎 發布:2025-10-13 05:11:06 瀏覽:492
勞動合同法曾湘泉 發布:2025-10-13 05:05:58 瀏覽:464
試述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區別 發布:2025-10-13 05:04:33 瀏覽:540
合同法對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發布:2025-10-13 05:01:32 瀏覽:198
洛陽法學會 發布:2025-10-13 05:01:31 瀏覽:877
司法考試閱卷 發布:2025-10-13 04:56:37 瀏覽:990
醉酒致死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3 04:55:18 瀏覽:5
可以學法律知識的app 發布:2025-10-13 04:45:56 瀏覽:707
手寫遺囑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13 04:41:37 瀏覽:377
重慶法寶法律公司地址6 發布:2025-10-13 04:34:40 瀏覽: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