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大學退學要付法律責任嗎

大學退學要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01-04 00:17:33

Ⅰ 求:大學生欠費學校要求退學,有沒有法律依據

這一點是在很無奈,有的學校採取的做法是大學不交學費畢業之後不回給畢業證書和學答士學位證書。那也是無可奈何的。
目前規定的學生享有受教育權是僅僅針對九年義務教育而言,外延最大也只能到高中教育。不涉及大學教育。所以大學生是不一定享有受教育權的。
大學是個事業單位,有其自己的規章制度,同時也受教育部管理。大學生在大學讀書是大學生與學校簽訂合同,學校以收受學費為前提教育培養學生。前兩年沒交學費相當於是對合同的違約,學校可以依校規採取相應的措施。
我想說的是看看校規裡面有沒相應的沒交學費的處理規定,另外學校對貧困生採取這樣的行為時極為不人道的,也許可以和學校商量下解決的途徑,說明原因,盡量達成比較折中的結果。如學校幫忙貸款這類的。畢竟學校因這種原因勸退一個學生對學校影響非常不好。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夠有幫助。

Ⅱ 大學里不辦理退學手續會有什麼後果

可能被遣退,甚至是清退,開除。

Ⅲ 大學不給辦退學證明有法律責任

協商不成可以起訴解決,祝你好運

Ⅳ 大學退學需要辦哪些手續

找學校拿申請書,按照上面的填寫,找領導簽字,結算清學雜費。拿檔案。就行了。我和你情版況一樣,只權不過我是一年後才退學的。不過你要考慮清楚,我承受了很多壓力才走到現在的,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挺過的!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且不逃避責任!加油!

Ⅳ 法律關於大學退學的規定

沒有法律,只有校規。
法律一般不會干預學校的管理。

Ⅵ 「退學處理」的法律效力及法律救濟

「退學處理」的法律性質
對於「退學處理」的法律性質,在理解上並不一致。根據傳統理論,高校的該類管理行為可歸人特別權力關系的范疇或大學自治的領域,①近年來,也有司法判例將與「退學處理」類似的「勒令退學」定性為學校的內部行政行為。②對於「退學處理」法律性質理解的差異,導致了高校校規在制定上的混亂性和隨意性,並對於正確認識是否應將高校的「退學處理」決定列入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加以認真分析。
「退學處理」的法律定性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學校作出「退學處理」決定的行為既非學校的內部行政行為或特別權力關系行為,也不應屬於高校的自治范圍。其法律性質究竟如何定位?我們認為,它就是一種具有外部處理特徵的行政處理行為,也就是《行政訴訟法》上所說的具體行政行為,這種定性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是可行的。
長期以來,高校都被定位為一種民事主體。在1986年實施的《民法通則》中,根據高校從事的業務活動,將之歸人事業單位序列,高校以民事主體的身份參與社會活動。1998年8月29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在內容上也採取民法上的定位,其第30條規定:「高等學校自批准設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資格,校長為法定代表人。高等學校在民事活動中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但高校的法律地位又不僅僅局限於民事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第8條第1款規定:「學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授予;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授予。」基於上述法律規定,我國高校在學位授予活動中又是以行政主體的身份出現。在「退學」制度中,學生一旦被學校予以退學處理,不但要喪失學籍,並且將無法取得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在這一法律關系中,學校與學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學校行使的是一種教育管理權,並且基於該權力的行使,也對相對一方,即受退學處理的學生的利益產生了直接影響。因此,學校行使的這種教育管理權力應為一種公權力,學校與學生之問的法律關系應為行政法律關系。
但是,法律並未明確授權高校可通過「退學處理」的方式限制和剝奪學生的受教育權。因此,在職權要件上,「退學處理」行為並不完全符合具體行政行為的要求,筆者以為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於現階段我國立法體系還不完善所造成的。如果以此斷然一概否定該行為的效力,將造成學校管理上的混亂,反而更不利於學生合法權益的保護。對此,一方面我們可以採取更為有效的監督手段,規范學校校規的制定,並為相對人提供有效的救濟途徑,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應盡快修改和完善立法,從根本上規范高校的各種管理行為。對此,我們將在下文中予以論述。
「退學處理」的法律救濟:
應當對「退學處理」進行司法救濟 一般來說,當公民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通過司法途徑和非司法途徑兩種方式獲得救濟。對於受到退學處理的學生,《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只規定了非司法的救濟途徑,即:學生對退學處理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學校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訴,由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對學生提出的申訴進行復查;學生對復查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提出書面申訴。對於被學校予以退學處理的學生是否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尋求司法救濟,該規章中沒有明確規定。我們認為,允許被退學處理的學生向法院提起訴訟,對於保護其受教育權不受非法侵害,監督和規范學校的管理行為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首先,司法權有介人大學管理領域的必要性。傳統的「大學自治」理論和「特別權力關系」理論為大學排斥司法權力的干預設立了一道堅固的防火牆。所謂大學自治,本應限於學術自由相關的事項,但是在這樣的口號之下,卻有可能出現大學自治權力濫用的危險。事實上,許多與學術自由核心關系過遠、甚至無關的事項,常常被利益相關的人主張為大學自治涵蓋的范疇。因此,當大學自治權力演變為一種高度特權、損害權利相對人的基本權利時,司法機關的有限介入就成為了一種必要。同樣,由於特別權力關系排斥了法治行政原理的適用,因而受到現代行政法學的全面批判,為了保障人權、厲行法治,不應當漠視特別權力關系下的人民,如軍人、公務員、公立學校、學生的基本權利,而應當規定司法救濟,使其成為法治主義保障的對象。 其次,「退學處理」的法律性質為司法審查提供了可能。以往對於學生以學校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經常以不屬於《行政訴訟法》第11條規定的受案范圍為由,駁回起訴。但通過上文分析,「退學處理」性質符合具體行政行為的內涵,應歸於《行政訴訟法》第ll條(8)所規定的受案情形。正如有學者所言:「學校的紀律處分、退學決定或不發畢業證、學位證等決定,均屬於具有行政行為效果的行為,對於這些決定不服,完全可以通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途徑解決,而不宜將其推人民事訴訟范圍或置之不理。」 再次,圍繞學生被予以「退學處理」而產生的糾紛不斷出現,傳統救濟途徑不足以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這也要求法院依法提供司法救濟。近年來,有關學生與學校之間的糾紛不斷產生,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圍繞學校的「退學處理」、「勒令退學」、「開除學籍」等處分決定。這其中不乏有對學生的合法權益造成侵害的案例,但是,通過傳統的申訴途徑以期達到改變原處理決定的可能性幾乎為。由法院提供司法救濟,這也是學生通過法律渠道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後一道屏障。 最後,已有的法院判例為司法審查提供了有益的實踐經驗。人民法院在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一案中確立了高等學校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原則,法院認為:「本案被告北京科技大學是從事高等教育事業的法人,原告田永訴請其頒發畢業證、學位證,正是由於其代表國家行使對受教育者頒發學業證書、學位證書的行政權力時引起的行政爭議,可以適用行政訴訟法予以解決。」在其後的劉燕文訴北京大學案中,該原則又得以堅持。盡管這些案件的訴訟要求都是要求頒發學業證書或學位證書,但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一案的起因正是由於學校以「按退學處理」的方式取消了田永的學籍。並且,一旦學生被予以退學,其必然後果也是無法取得學業證書、學位證書。可見,對於學生直接以學校的「退學處理」決定為由提起訴訟的,法院也應當予以受理。 綜上所述,如果學生對退學處理決定有異議,可依《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向學校的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提出申訴,由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對學生的申訴進行復查。學生對復查決定仍有異議的,不但可向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提出書面申訴,也可直接提起訴訟,並且起訴不應以申訴的提出為前提條件。對於起訴,人民法院經審查不存在諸如時效、管轄等問題,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予以立案,並由行政審判庭加以審理。 結 語 盡管允許就高校的退學處理決定提起行政訴訟有利於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但司法救濟畢竟是事後救濟,不能從根本上規范高校的學籍管理行為,可以說是「治標而不治本」。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高校在學籍管理活動中對學生合法權利的侵犯,有必要對我國的高等教育立法進行相關的「立、改、廢」。一方面,在國家立法的層面明確規定高校在學生學籍、學位等相關方面的管理許可權,確定高校在該類管理活動中的行政主體資格,另一方面,要改革現行高校學籍管理的制度,廢除行政法規和高校校規中涉及侵犯學生受教育權的種種規定,完善學分制管理體系。

Ⅶ 大學擅自退學對以後有什麼影響嗎

擅自離校是未經學校允許擅自離開學校的,
退學分兩種:一種是自己提出退學,並辦理了退回學手續,那麼以後與學答校就沒有任何關系了;叫做自動退學。
另一種是被學校勒令退學,之後無論發生任何事情都跟學校也沒有關系了;不過這是一種處分,比開除略微好點。
因此上述幾種是有很大區別的。

Ⅷ 如果大學退學有什麼後果

大學不讀也未必是壞的選擇,也可能是正確的,機會有可能就會在你離開學校的那一刻開始,好好去找個工作可能會比你上來的強,,!!!

Ⅸ 大學不辦理退學手續直接離校有什麼後果

  1. 你的檔案

    如果你抄不辦理退學手續,襲你的檔案就留到學校了,檔案沒了的後果你應該明白的。雖然主要是你高中和初中的學籍檔案,但是,你要是想重讀,想參軍,沒有檔案,就別考慮了。

  2. 會影響你的戶籍

    如果你的戶籍已經轉移到學校,而且沒有辦理離校手續,你的戶籍關系就留在學校了。將來你想辦點什麼事兒,如果用上戶口了,都每次要到學校開證明。

Ⅹ 大學退學需要辦手續嗎

辦理退學手續需要家長寫申請,帶學生本人、戶口、身份證一同面見班主任。班主任問清原因、做好記錄,查驗、核對戶口、家長身份證准確無誤後,在離校循環單及申請上簽字認可。

1、輔導員簽字並且由所在學院蓋章

2、去財務科核對學費,如沒有欠費問題蓋章

3、去校圖書館讓裡面的老師查一下有沒有未歸還的書籍,然後由老師簽字

4、去網路中心注銷掉你的校園卡(好像不是每個學校都有這種卡的),再由那裡的人簽字

5、去教材科核對書費,沒有交錢的要先把錢給交了,由負責的老師簽個字,然後到教務處上交學生證,敲個章

6、去宿舍辦理退宿手續

(10)大學退學要付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下列情況符合退學規定:

1、不論何種原因(含休學)在校學習時間累計超過最大彈性學習年限者(即學制年數延後兩年);

2、學生一學年內累計取得的學分數少於教學計劃規定的該學年學分數的40%者;

3、休學、保留學籍期滿不按時辦理復學手續者;

4、申請復學但經復查不合格不準復學者;

5、經學校動員,因病該休學而不休學,且在一學年內缺課超過總學時三分之一者;

6、未經請假離校兩周未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活動者;

7、超過學院規定期限未注冊而又無正當事由者;

8、本人自願申請退學者。 申請退學的需向學工處申請並辦理相關手續。

熱點內容
勞動法3638條規定 發布:2025-05-06 19:51:10 瀏覽:550
建設法律責任按性質可分為 發布:2025-05-06 19:49:50 瀏覽:696
陽朔法院網 發布:2025-05-06 19:35:13 瀏覽:333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分析 發布:2025-05-06 19:33:13 瀏覽:264
新法律法規婚姻法不用禮金 發布:2025-05-06 19:28:58 瀏覽:75
武漢疫情刑法 發布:2025-05-06 19:12:58 瀏覽:224
按份責任和連帶責任法律規定 發布:2025-05-06 19:12:26 瀏覽:293
工會及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5-06 19:03:24 瀏覽:937
璧山法院概況 發布:2025-05-06 18:30:16 瀏覽:395
法官不要阿 發布:2025-05-06 18:07:39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