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函具有法律效力
① 用微信發的函件有法律效用嗎
有,視聽資料或電子數據。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專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屬)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② 單位之間的致函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1、如果有證據證明這是來自雙方的郵箱,則在法律上是有法律效力的;
2、如果將電子內郵件容作為證據向法庭提交,則需要提供此郵件的原始載體、來源和往來的過程;
3、法律依據:
1)《合同法》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二條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製件。提供復製件的,調查人員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其來源和製作經過。
③ 雙方都違約了,一方向另一方發過函算有效嗎
雙方都違約了,一方向另一方發過函,應當法律效力。如果在規定的時間發函,就合同內容進行變更或者說明,對方沒有回復,可以認定同意變更,這樣可能就不算違約。
④ 律師函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律師函(Lawyer's letter)是指律師接受客戶的委託就有關事實或法律問題進行披露、評價,進而提出要求以達到一定效果而製作、發送的專業法律文書。律師用律師函對某一事實進行法律評價和風險估計,其目的在於以法律尺度和律師的判斷,對送達對象曉之以法律事實,動之以利弊得失,讓送達對象得出自己的「法律評價」,即「傳法達意」。它的本質是一種委託代理進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對於訴訟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據功能不同,律師函主要分為:
1.律師催告(敦促)函。是當前最常使用的一種。告即將委託人的意志告知收函人,催即催促收函人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
2.律師詢問函。是主要用於了解、詢問有關法律事項時使用。
3.律師答復函。是委託律師對特定的質詢通過律師來答復的函。
4.其他律師函。
一般來說,律師函的作用有:
1.律師函以便捷的方式追回委託被拖欠的貨款等債權。商業活動中拖欠貨款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果直接通過訴訟方式解決,不僅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而且還會因此失去客戶。如果通過律師發函向客戶指出問題的嚴重性,客戶將會考慮通過訴訟方式解決對其的不利後果,多會償還欠款。
2.在尚未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之前,通過律師發函,可以起到順延訴訟時效的效用。
3.通過律師發函可以澄清事實、制止不法的侵權行為。律師函具有澄清事實和震懾不法行為的作用,是一般商業信函、民間書信所不能及的。
4、用律師函履行其他法律告知義務。這方面有許多,如通知追認無權代理人的代理行為的、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先訴抗辯權的行使、通知合同無效、撤銷權的行使等等,凡是當事人具有的告知權利,都可以通過律師函來完成。
5.通知解除合同。這是合同法賦予當事人的一項權利,依據是《合同法》第93條、第94條、第96條的規定,告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不過,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不能通過律師函通知解除。
6.達成庭外和解協議。律師函的和解作用是其主要的用途。正是這個原因,使律師函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這類律師函通過通知對方在指定期限來人、來函、來電協商的方式來促使雙方達成庭外調解協議。但要指定具體期限,並且要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另外,還要告知對方如果逾期不來處理,將面臨什麼後果,譬如起訴、解除合同、停止付款、停止供貨等等。
律師在人們看來是法律的專家,是最為嚴謹和認真的專業人員,如果由律師發話就是委託人的意志賦予了強烈的法律救濟色彩。有人謂律師函,就是一封合法的恐嚇信,以讓對方捲入法律糾紛相威脅。
⑤ 對方沒有買保險,但是他們發函說明願意承擔一切責任,請問這個函件有法律效力嗎
是損害賠償嗎?如果是侵權方自願聲明,根據意思自治原則,這個函件是有法律效力的。
⑥ 關於企業致函的法律效應
1、如果有證據證明來這是來自雙源方的郵箱,則在法律上是有法律效力的;
2、如果將電子郵件作為證據向法庭提交,則需要提供此郵件的原始載體、來源和往來的過程;
3、法律依據:
1)《合同法》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二條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製件。提供復製件的,調查人員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其來源和製作經過。
⑦ 合同法規定「幾天內予以回復 不回復視為默認」合法不
1、幾天內予以回復 不回復視為默認,這涉及的是不作為的默示。專
《民訴意見》第屬66條規定:不作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規定或當事人雙方有的情況下,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這樣的規定,若想要合法,雙方必須事先在合同中約定。如果沒有約定的,是不合法的。
2、這是關於默示的說法。默示,指以明示(以語言、文字、或當事人了解其意義的符號直接作出的意思表示)以外的其他方式,間接作出的意思表示。
3、默示分為兩種:
(1)推定:從行為人作出的特定積極行為推知其意思表示內容。
(2)沉默:即從行為人的單純沉默中推知其意思表示的內容。如:A要賣房子給B,但是B一時之間拿不到主意,兩人遂約定:B考慮10天,10天未作表示的,視為同意。10天過去了,B沒有作出任何錶示。AB之間的合同成立。(事先有約定,約定不作為的行為是一種意思表示。)
⑧ 函有法律效力嗎
律師函並不是真正有效,具體還要法院的認可,如果法院不認可,則是無效的律師函。版
律師函的權本質是一種委託代理進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行為,對於訴訟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律師函必須要有律師簽章和蓋章,代表對此函負有法律責任,如無則為偽造。如受到威脅、恐嚇、損失等,可向公安機關報警,追究委託人以及律師的責任。
(8)發函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律師函的聯系方式包括發函律師的聯系方式及委託人的聯系方式。聯系方式一般包括律師事務所的名稱、發函律師的姓名、電話號碼、郵箱、傳真號碼、聯系地址和郵編等。這樣方便對方可以有多種方式和我方取得聯系。
實務中也有隻寫發函律師聯系方式的,這樣對方就可以直接跟律師溝通,律師再把溝通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委託人,這樣律師的工作就有形化了。如果對方直接跟委託人聯系,律師還得從委託人那獲得信息,那就比較被動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律師函
⑨ 政府發函有法律意義嗎
發函只是表達意思的形式,是否有法律效力要看發函主體是否具備發函資格、發函內容是否合法。
⑩ 國家住建部對省建設廳發函有法律法規效力嗎
你好,住建部為建設廳的上級管轄部門
公函當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