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有執業葯師負法律責任嗎

有執業葯師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01-04 03:28:34

A. 國家有法律規定執業葯師要交社保嗎

勞動法規定每個在職的員工都要交社保的。但是國家醫學考試服務中心數據表明,現實問題是葯師就業壓力太大,所以決定權都在用人單位手裡,有的單位就是不交,

B. 想買葯品管理法規方面的書籍 應該去哪裡最全呢天津醫科大學附近聽說有專業課書店,書全嗎在哪裡

執業葯劑師是指經全國統一考試合格,取得《執業葯師資格證書》並登記注回冊在葯品生產,經營,使答用單位中執業的葯學技術人員。執業葯師的主要職責是對處方葯進行驗方,並在患者購買非處方葯時提供咨詢,指導等服務。

首先你必須是葯士,才能報考葯師。報考的科目有:1葯學專業知識一(葯理。葯化)。2葯學專業知識二(葯劑。葯分)。3葯學綜合知識與技能。4葯事管理與法律法規。去當地的衛生局報名.一定要把書看透。希望你能考上。

執業葯師考試的書籍有葯分、葯化、葯理、葯劑、葯事管理與法規。

C. 葯品經營許可證中有哪些經營范圍

根據《葯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第七條 葯品經營企業經營范圍的核定。

葯品經營許可證經營范圍:

1、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

2、生物製品;

3、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化學原料葯及其制劑、抗生素原料葯及其制劑、生化葯品。

4、從事葯品零售的,應先核定經營類別,確定申辦人經營處方葯或非處方葯、乙類非處方葯的資格,並在經營范圍中予以明確,再核定具體經營范圍。

5、醫療用毒性葯品、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放射性葯品和預防性生物製品的核定按照國家特殊葯品管理和預防性生物製品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3)有執業葯師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一)具有保證所經營葯品質量的規章制度;

(二)具有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葯學技術人員;

經營處方葯、甲類非處方葯的葯品零售企業,必須配有執業葯師或者其他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葯學技術人員。質量負責人應有一年以上(含一年)葯品經營質量管理工作經驗。

經營乙類非處方葯的葯品零售企業,以及農村鄉鎮以下地區設立葯品零售企業的,應當按照《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第15條的規定配備業務人員,有條件的應當配備執業葯師。企業營業時間,以上人員應當在崗。

(三)企業、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負責人、質量負責人無《葯品管理法》第75條、第82條規定情形的;

(四)具有與所經營葯品相適應的營業場所、設備、倉儲設施以及衛生環境。在超市等其他商業企業內設立零售葯店的,必須具有獨立的區域;

(五)具有能夠配備滿足當地消費者所需葯品的能力,並能保證24小時供應。葯品零售企業應備有的國家基本葯物品種數量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結合當地具體情況確定。

國家對經營麻醉葯品、精神葯品、醫療用毒性葯品、預防性生物製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六條 開辦葯品批發企業驗收實施標准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制定。開辦葯品零售企業驗收實施標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據本辦法和《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有關內容組織制定,並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備案。

D. 法律專業可以考執業葯師嗎

您好:法律專業不可以報考
執業葯師考試
,因為執業葯師考試報名限制報考專業中沒有法律專業,所以法律不能報考執業葯師考試。

E. 執業葯師做企業負責人要注意哪些

執業葯師做企業負責人負有全部責任,新版葯品管理法規定,企業銷售回假葯企業負責人十年之內答不能經營葯品還要判刑,執業葯師證也取消了,現在福建很多葯店,包括(福建前幾天各大報紙登載連鎖葯店)都在賣回收葯你能保證是真葯還是假葯,所以還是別亂掛。質量負責人不用負法律責任。

福建省長樂市文武砂有個葯店,在葯監局檢查時發現幾種葯品提供不出票證檢驗其中一種為假葯,根據新版葯品管理法將該店企業負責人馬上移送公安局,葯監局組織我們長樂市一百多家葯店企業負責人在法院旁聽該案件的審理,最終被判1年半, 執業葯師證掛在這個店裡做企業負責人兼質量負責人,不管如何辯解是老闆聘來做企業負責人,最終被判1年半,至今還在監獄服刑,爾真正的老闆卻沒有責任。何為企業負責人法律認定就是該店的老闆,奉勸各位同仁別被人當成替死鬼,稀里糊塗進了監獄還不知道什麼原因,執業葯師證掛在店裡只能做質量負責人,已經作為企業負責人或法人的趕快退出,切記只能做質量負責人。
考過執業葯師的都知道(法律法規)里,企業銷售假葯企業負責人十年之內不能經營葯品還要判刑,執業葯師證也取消了.

F. 執業葯師擔任葯房企業負責人有什麼風險

1、執業葯抄師做企業襲負責人負有全部責任,新版葯品管理法規定,企業銷售假葯企業負責人十年之內不能經營葯品還要判刑,執業葯師證也會取消;

2、企業外部風險包括:顧客風險、競爭對手風險、政治環境風險、法律環境風險、經濟環境風險等;

3、企業內部風險包括:產品風險、營銷風險、財務風險、人事風險、組織與管理風險等。立足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來進行企業風險評估,主要評估企業內部風險,兼顧企業外部風險。

熱點內容
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設立 發布:2025-05-07 00:40:21 瀏覽:320
保留司法救濟 發布:2025-05-07 00:35:37 瀏覽:694
勞動法實質要件的作用 發布:2025-05-06 23:59:30 瀏覽:217
管理的道德是 發布:2025-05-06 23:59:29 瀏覽:154
孫鵬法學家 發布:2025-05-06 23:33:35 瀏覽:479
勞動合同法監督案例 發布:2025-05-06 23:31:36 瀏覽:834
司法所歸鎮 發布:2025-05-06 23:23:36 瀏覽:531
合同法的撤銷 發布:2025-05-06 23:23:27 瀏覽:523
法醫法院 發布:2025-05-06 23:08:46 瀏覽:7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53 發布:2025-05-06 23:07:03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