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偷逃個人所得稅法律責任
『壹』 企業法人偷逃個人所得稅還有姿格當法人嗎
逃稅來有逃稅的處罰原則源,不影響其履行法人資格
1、如果稅務部門檢查發現,有證據證明你確實沒有按期納稅,可以認定你是偷稅行為,按征管法規定補稅並罰款。
2、當偷稅數額達到一定數量和比例後,稅務部門應當移送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在立案偵查以前已經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3、根據《刑法》第201條規定,偷稅數額占應繳納稅數額的10%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構成犯罪。根據偷稅數額的大小和情節輕重判處有期徒刑和罰金。
『貳』 偷逃個人所得稅,上千萬未交個稅。負法律責任,能夠達到判刑嗎
偷逃個人所得稅上千萬元,負法律責任,應當判刑。
逃稅罪,是指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專段進行虛屬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採取欺騙、隱瞞等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或者因逃稅受到兩次行政處罰又逃稅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偷稅罪的起刑數額提高至五萬元。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叄』 偷逃個人所得稅50萬以上判幾年徒刑
偷逃個人所得稅50萬以上首次偷稅漏稅的,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不予處罰。多次偷稅漏稅的,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如果還拒不繳納稅金,根據偷稅金額和應繳納稅額的的比例來確定,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3)單位偷逃個人所得稅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一條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肆』 偷逃個人所得稅會怎麼樣處理
偷稅漏稅來的,稅務機關除補征稅款和滯自納金外,還可以處以不繳或者少繳稅款50%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六十三條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伍』 把銀行卡借給別人領工資偷逃個人所得稅有什麼後果
你肯定也要負法律責任的,不管你是知不知情,沒法斷定你是不是真的不知道,
『陸』 股權轉讓 偷逃 個人所得稅稅務局關不查怎麼辦
股權轉讓, 偷逃個人所得稅,稅務局不查可能向上級稅務局舉報,或者打稅務熱線電話。
『柒』 偷逃個人所得稅數目巨大應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1、如果稅務部門檢查發現,有證據證明你確實沒有按期納稅,可以認定你是偷稅版行為,按征管法規權定補稅並罰款。
2、當偷稅數額達到一定數量和比例後,稅務部門應當移送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在立案偵查以前已經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3、根據《刑法》第201條規定,偷稅數額占應繳納稅數額的10%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構成犯罪。根據偷稅數額的大小和情節輕重判處有期徒刑和罰金,沒有死刑,你放心。
『捌』 稅務部門包庇個人偷逃個人所得稅該怎麼處理
理論是來說,稅來務部門是源不會做這種事的。作為國家行政機關,是不會包庇個人偷稅漏稅的。只不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為了征管方便,降低人工成本,採取抓大放小的措施。但一般是不會存在知法犯法的情況。51個稅問答小程序提醒您,建議了解一下真實情況,再做判斷。或者您在51個稅問答小程序上提問,我們專家為您解答。
『玖』 偷逃個稅,財務有刑事責任嗎
首先,如果逃復 稅事項發生在新制會計來之前,那麼和新會計是無關的,如需追 責,應由以前的會計承擔。
其次,如果對以前會計追責,也不是由稅 務來追,所以不會有刑 事 責 任這么嚴重,稅 務只會對單位進行追責,比如追 繳稅 款、罰 款、加收滯 納金等等。逃 稅行為一般都不會是會計的個人行為,往往是單位領導授 意,因為逃 稅的收益者往往是單位,而會計為了迎合領導或為了保住飯碗,才予以配合。會計如果自行產生逃 稅行為,對其自身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所以若沒有領導授意,會計是不會這么做的。單位被追 繳稅款、罰款及加收滯 納金後,如果確為單位領導授意,且領導比較局氣,一般會自認理虧,不會再想前任會計追 責。而如果確為前任會計自行所為,沒有經過領導授意,或領導雖授意了但是翻臉不認帳,則可以向前任會計追責,比如承擔部分或全部罰 款及滯納金
『拾』 偷逃個人所得稅15萬元判幾年
偷逃個人所得稅15萬元判幾年?
你的情況估計十年以上
根據《刑法》第二百零一專條 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屬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