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下列屬於法律責任認定與歸責

下列屬於法律責任認定與歸責

發布時間: 2021-01-04 06:33:06

A. 學生傷害事故的歸責原則是什麼

一)校園傷害事故歸責
1、過錯責任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意見》第160條規定"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損害,單位有過錯的,可以責令這些單位適當給予賠償。"根據此條規定,學校承擔人身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的基礎前提是"單位有過錯。"學校有過錯才承擔賠償責任,無過錯即無責任。過錯推定雖然在實質上是過錯責任,但究其目的是加強侵害人的責任更好地為受害人提供救濟,基於學校與學生的關系,在司法實踐中,校園傷害事故案件中能不能適用過錯推定責任原則存在分歧,一種意見認為:學校在無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或自身受到不法侵害的,可以適用該原則,即是學校在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情況下推定學校有過錯,應承擔賠償責任。另一種意見認為:校園傷害案件中不能適用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因為學校與學生是一種法定的教育管理關系,如果適用該原則,過錯推定責任將會加重學校負擔,學校為免責會減少各種有可能形成責任的活動,如春遊、做實驗等活動,不利於學校實施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事實上已有許多學校已取消了學生集體活動。因此有必要出台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使校園傷害案件不適用過錯責任推定原則指導司法實踐。在處理校園傷害事故案件不適用無過錯原則已被廣泛接受,這里筆者已無需多議。
2、公平責任原則。公平責任是指當事人雙方在對造成損害均無過錯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根據公平的觀念,在考慮當事人的財產狀況及其它情況的基礎上,由當事人分擔責任。我國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均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責任。此項規定就是公平原則的重要法律依據,這里所說的"沒有過錯"是指:
第一、不能推定行為人有過錯;
第二、不能找到有過錯的當事人;
第三、確定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過錯顯失公平。
適用公平原則應嚴格掌握以下幾個問題:
(1)公平原則適用的范圍是在雙方當事人均無過錯並且不屬於無過錯責任原則所調整的侵權損害賠償案件,它是過錯原則無過錯原則不能適用後才選擇的一種歸責原則。
(2)所謂的"實際情況"是指雙方或多方當事人的經濟狀況即實際負擔能力,其他如社會同情因素、責任主體所盡義務的多少等,由法官自由裁量,但分擔並不是各打五十大板。
(3)判決時應使責任分擔公正、合理,切忌法官濫用自由裁量權。
(4)對受害人的賠償應限於直接損失,一般不包括間接損失。
對學校歸責時,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為主,兼顧公平原則。即只有校方對校園事故發生的確有過錯時才承擔責任,對事故發生當事人都無過錯時,可按公平原則由當事人適當分擔經濟損失。
(二)具體校園傷害事故
根據過錯主體及其過錯程度的不同,具體校園傷害事故責任范圍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
l、校方一方有過錯造成校園傷害事故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由學校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這種情況一般包括以下六種類型:
(l)、教育設備、設施倒塌、損壞、爆炸
(2)、在學校組織的或教師違規組織的各種校內、校外社會實踐、文娛、體育、春秋遊等活動中發生學生傷害事故
(3)、校內建築、水、電、汽施工活動中對學生造成傷害
(4)、正常教育教學時間有關管理人員、教師擅離崗位,學生失控造成偶發性傷害事件
(5)、違反教育常規,違反教學大綱要求造成學生傷害事件
(6)、學生在校食物中毒,防病治病違反操作規程引發群體性不良反應等。
2、學校、學生和肇事方共同過錯造成校園學生傷害事故。《民法通則》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在此種情況下,共同過錯人按各自過錯行為和程度分負民事責任;受害學生有過失和故意的而加害人無過錯的加害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加害人與受害人都有過錯,則加害人只對自己的過錯承擔應負民事責任。
3、學校沒有過錯或學生自我傷害和因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造成傷害的,適用過錯推斷原則。即當校園傷害事故發生時,法律直接推定學校主觀上有過錯,但允許學校舉證證明是由於不可抗力或在情勢變更情況下發生方可免責。當然在有些情況下學校可本著"人道主義"精神,也可給予適當補償。因為老師確已盡責亦未擅離崗位,學校管理相當嚴了,事故仍在無法預料與無法制止中發生,學校則不應承擔責任。此類型事件有:
(l)、學校正常的對違紀學生批評、教育而引發的學生出走、逃學、服毒等突發事件。
(2)、不可預見性傷害:即校內、校外活動中,學校盡管對學生安全進行了詳密安排仍不能避免的傷害,如:課間或體育自由活動中學生自行打、鬧、嬉戲造成的傷害
(3)、學生自行違紀翻越教育教學設施引發的傷害 (4)、學生請假、因病,在校內因自身原因造成傷害。
(5)、地震校舍倒塌、突發洪水圍困學生,無法搭救,學生被水沖走
(6)、學校、教師做到守紀守法,又做到嚴守規章照看、管理學生,學生傷害完全由於自身過錯造成

B. 侵權法的歸責原則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侵權行為歸責原則有三種,過錯推定責任原則屬於過錯責任原則,僅僅是通過舉證責任倒置,更好地保護受害人的合法利益,即過錯推定原則是過錯責任的特殊情況。

侵權行為歸責原則

1、過錯責任原則
1) 含義:是指當事人的主觀過錯是構成侵權行為的必備要件的歸責原則。過錯是行為人決定其行動的一種故意或過失的主觀心理狀態。
2) 適用過錯責任的意義:
① 在一般侵權中,只要行為人盡到了應有的合理的注意義務,即使發生損害也不負賠償責任。
② 在過錯責任下,對一般侵權責任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
③ 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時,第三人或受害人的過錯對責任承擔有重要影響。
A) 在第三人對損害也有過錯時,構成共同過錯;此時按過錯大小分擔民事責任,並負連帶責任。
B) 如受害人有過錯的,即構成混合過錯,依法可減輕加害人的民事責任。
3) 過錯推定責任
① 含義:指一旦行為人的行為致人損害就推定其主觀上有過錯,除非其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否則應承擔民事責任。(體現在民通126條)
② 此是過錯責任的一種特殊形式,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它只有在法律明確規定的情形下使用。
③ 舉證倒置原則的含義:
A) 受害人只要證明加害人實施了加害行為,造成了損害後果並存在因果關系,無需對加害人的主觀情況證明,就可推定加害人主觀上有過錯,承擔相應責任。
B) 受害人為免除責任,應由其自己證明主觀上無過錯。
④ 法條上的體現:民通126條:建築物或其他設施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證明自己無過錯的除外。
2、無過錯責任原則
1) 含義:指當事人實施了加害行為,盡管其主觀上無過錯,便根據法律規定(民通106條系3款)仍應承擔責任的歸責原則。
2) 適用情形(民通規定):
① 從事高度危險活動致人損害的行為
② 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行為
③ 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行為
④ 產品不合格致人損害的行為
3) 適用的注意事項
① 無過錯原則的適用必須是法律的明確規定
② 適用無過錯原則,受害人不須證明加害人的過錯,加害人也不能通過證明自己無過錯而免責,但原告應證明損害事實及因果關系。
③ 我國實行的是有條件的、相對的無過錯責任原則,在出現法定免責事由時,有關當事人可全部或部分免除其民事責任。(如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及時採取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的,免於承擔)
3、公平責任原則
1) 含義:指損害雙方的當事人均無過錯,但如不補償受害人的損失又顯失公平的,法院可根據具體情況和公平觀念,要求當事人分擔損害後果。
2) 適用中的注意事項:
① 適用的前提是當事人既無過錯,又不能推定過錯,也不存在法定的承擔無過錯責任的情況。
② 當事人如何分擔責任,由法官根據個案的具體情況,包括損害事實與各方當事人的經濟能力進行綜合衡量,力求公平。
③ 在法條中的體現(民通和民通意見):緊急避險致人損害的(險情由自然原因形成;行為人採取的措施無不當);為對方利益或共同利益中致人損害的(可責令對方或受益人給予受害人一定的經濟補償)。

C. 法律就可以認定為不可歸責於雙方事由嗎

法律是以事實為依據,歸責於誰?要有事實證據,並經過查證屬實後才能作力認定事實的根據。網友建議,僅供參考。祝你好運!

D. 如何適用民法歸責原則認定學校(教師)的民事法律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38條、第39條、第40條則分別規定了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原則和補償責任原專則共同適用的情況屬。這些規定是在借鑒《民法通則意見》、《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最高院的《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基礎上修改完善而成的。
以上為立法和司法原則規定,在實際生活中,由於校園人身侵權案件發生原因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就學校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問題,在確定過錯責任原則為一般歸責原則的同時,還應結合案件具體情況探究特殊的校園人身侵權可能適用的特殊歸責原則。

E. 侵權行為歸責原則的過錯責任原則

所謂過錯責任原則是指當事人的主觀過錯是構成侵權行為的必備要件的歸責原則。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過錯是行為人決定其行動的一種故意或過失的主觀心理狀態。過錯違反的是對他人的注意義務,表明了行為人主觀上的應受非難性或應受譴責性,是對行為人的行為的否定評價。過錯責任的意義表現在,根據過錯責任的要求,在一般侵權行為中,只要行為人盡到了應有的合理、謹慎的注意義務,即使發生了損害後果,也不能要求其承擔責任。其目的在於引導人們行為的合理性。在過錯責任下,對一般侵權責任行為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受害人有義務舉出相應證據表明加害人主觀上有過錯,以保障其主張得到支持。加害人過錯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其賠償責任的范圍產生影響。
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時,第三人的過錯和受害人的過錯對責任承擔有重要影響。如果第三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即構成共同過錯,應由共同加害人按過錯大小分擔民事責任,且相互承擔連帶責任。如果受害人對於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則構成混合過錯,依法可以減輕加害人的民事責任。
過錯推定責任,是指一旦行為人的行為致人損害就推定其主觀上有過錯,除非其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否則應承擔民事責任。例如民法通則第126條規定: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過錯推定責任仍以過錯作為承擔責任的基礎,因而它不是一項獨立的歸責原則,只是過錯責任原則的一種特殊形式。過錯責任原則一般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但在過錯推定責任的情況下,對過錯問題的認定則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受害人只需證明加害人實施了加害行為,造成了損害後果,加害行為與損害後果間存在因果關系,無需對加害人的主觀過錯情況進行證明,就可推定加害人主觀上有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加害人為了免除其責任,應由其自己證明主觀上無過錯。過錯推定責任不能任意運用,只有在法律進行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可適用。

F. 《侵權責任法》確定的歸責原則有哪些

(1)過錯責任原則。《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1款規定:「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內他人民事權益,應容當承擔侵權責任。」這就是說,造成損害是否要承擔賠償責任,要看行為人是否有過錯,有過錯有責任,無過錯就無責任。

(2)過錯推定責任原則。《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2款規定:「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過錯推定實質上就是從侵害事實中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免除了受害人對過錯的舉證責任,加重了行為人的證明責任,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就要承擔責任。
(3)無過錯責任原則。《侵權責任法》第7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若能提供進一步的信息,有助於提供更為詳細准確的解答。

G. 一般民事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和承擔責任的構成要件有那些

民事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是指決定何人對侵權行為的結果負擔責任時應依據何種標准。歸責原則有三種: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
1、過錯責任原則,是以過錯作為價值判斷標准判斷行為人對其造成的損害應否承擔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一般的侵權損害賠償案件,應當由主觀上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主觀上的過錯是損害賠償責任構成的基本要件之一,缺少這一要件,即使加害人造成了損害事實,並且加害人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也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過錯責任原則的性質是主觀歸責。這一原則要求在確定侵權行為人的責任時,要依行為人的主觀意思狀態來確定,而不是依行為的客觀方面來確定,依此,將過錯責任原則與無過錯責任原則以及其他客現責任區別開…… 過錯推定原則
2、過錯推定原則是指,不是由受害人舉證證明,而是從損害事實本身推定加害人有過錯,並據此確定加害人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
過錯推定,也叫過失推定,在侵權行為法上,就是受害人在訴訟中,能夠證明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情況下,如果加害人不能證明損害的發生自己沒有過錯,那麼,就從損害事實的本身推定被告在致人損害的行為中有過錯,並為此承擔賠償責任。 被害人不必舉證對方的主觀過錯的,而是直接從損害事實的客觀要件以及它與違法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中,推定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如果行為人認為自己在主觀…… 無過錯責任原則
3、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以已經發生的損害結果為價值判斷標准,與該損害結果有因果關系的行為人,無論其有無過錯,都要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
簡單地說,有損害則有責任,無損害則無責任。
在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歸責的情況下,一方面由於決定責任構成的基本要件是誰造成了損害結果,另一方面由於主觀過錯不再是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因而,決定責任構成的基本要件是因果關系。當違法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時候,侵權責任即為構成。只有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時候,才能適用無過錯……

H. 法律責任的認定和歸責原則包括

法律責任認定的原則包括:一般原則和特別原則。
歸責原則主要包括:責任法定原則、因果聯系原則、責任與處罰相當原則、
責任自負原則。

I.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條件,公車私用出事故怎樣歸責

公車私用一般是由單位承擔責任。單位沒有盡到管理車輛的義務是單位內部事情,一般不能對抗外部第三人

熱點內容
制度產權司法等對財富的生產有什麼作用 發布:2025-05-07 05:53:50 瀏覽:283
勞動法哪些員工不可以辭退 發布:2025-05-07 05:46:34 瀏覽:109
廣西村民自治法規 發布:2025-05-07 05:22:30 瀏覽:356
法官王賽 發布:2025-05-07 05:18:12 瀏覽:782
行人在高速路上行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7 05:16:18 瀏覽:940
法院拘傳票 發布:2025-05-07 05:12:03 瀏覽:804
長垣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5-07 05:03:23 瀏覽:157
煽動員工罷工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7 05:01:57 瀏覽:85
模擬商務談判法律顧問對話稿 發布:2025-05-07 04:58:12 瀏覽:469
法律顧問工作情況 發布:2025-05-07 04:42:53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