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欠款證明沒有法律效力
1. 前任村領導出具的欠款證明是否有法律效力,證明上未加蓋村公章
證明上未加蓋村公章是根本沒有法律效力的。
2. 請問收據具有法律效力嗎它與發票的區別是什麼
收據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借款時一定要打借條,不能用收條來代替。
收據與發票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三點:
1.定義不同:收據是資金流交割的憑據,同納稅不直接相關。發票是業務流交割的憑據,同納稅直接相關。
2.會計記錄不同:收據收取的款項只能是往來款項,收據所收支款項不能作為成本、費用或收入,只能作為收取往來款項的憑證,而發票不但是收支款項的憑證,而且憑發票所收支的款項可以做為成本、費用或收入,也就是說發票是發生的成本、費用或收入的原始憑證。
3.憑據不同:發票只能證明業務發生了,不能證明款項是否收付,可以作為報銷的憑證,列入成本費用;而收據是收付款憑證,僅僅能夠證明發生的現金關系,而無法列入成本費用。
(2)哪種欠款證明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案例:
黃某向何甲、何乙和盧某供應乳膠,並於2006年12月11日向黃某出具欠條一張,確認欠黃某貨款63590元。此後,黃某又向何甲、何乙和盧某供應了價值4900元的乳膠,兩筆貨款共計68490元。
何甲、何乙和盧某對欠條真實性及其又收取黃某價值4900元乳膠的事實均予確認,但辯稱欠條是在2006年12月11日上午出具,當天下午三人即清償了30890元,並提交了由黃某出具的收據一份。該收據載明黃某已收取貨款30890元,出具時間與欠條形成時間為同一天。
黃某對收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稱該筆款項系其與何甲、何乙和盧某另外一筆貨物交易的貨款,當天上午,其收取了該筆貨款並出具了收據。當天下午,雙方經結算,何甲、何乙和盧某在清償30890元貨款後仍欠63590元。何甲、何乙和盧某出具的欠條即屬對該欠款金額的確認。
一審判決:何甲、何乙和盧某應向黃某清償欠條上載明的欠款金額63590元及其新收的貨物價款4900元,合計68490元。何甲、何乙和盧某不服該判決,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何甲、何乙和盧某辯稱其已部分清償欠條所載欠款金額,則應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因其不能舉證證明,故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遂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3. 欠款人沒寫欠條,寫的是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有沒有法律效力,要根據具體內容來分析。
如果該證明系由欠款人自己出具專並簽名,有欠屬款的具體金額,並且欠款的原因合法真實的,則抬頭雖然是「證明」,但可以用於證明欠款人欠款的事實,其作用相當於「欠條」,是有法律效力的。
4. 寫借條的幾個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1、在民間借貸中,借據是主張債權的重要憑證,因此,在借款給他人時,應要求對方出具規范、無塗改的借條,並附上聯系方式和身份證號碼等信息。給付對方借款時,盡量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進行,並保留好轉賬憑證。
2、明確區分借條和欠條。不要貪圖簡單方便就讓借款人出具一份欠條,欠條只能表明當事人之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債權債務關系有多種,如拖欠勞務費、貨款、賠償款、房租等,都可以以欠條形式出現,因此,欠條本身無法直接對應借貸關系,會增加訴訟風險。
3、借條盡量簡潔明了,不要用模稜兩可的語言。比如:陳某借劉某十萬元。這樣的語言無法明確是誰向誰借錢,應當用「借給」而不是「借」,沒有明確方向性。
4、借款人要謹慎書寫借條,特別是在尚未收到借款以及沒有借貸事實的情況下,輕易書寫借條,將可能承擔沒有得到借款但需要償還借款的風險。
5、借條本身必須是一張完整的紙,不能是撕過或裁剪過的紙張。
借條的完整性非常重要,防止借款人以借條不具有完整性作為抗辯,因為法院並不了解撕去的部分是否有其他意思表示,而民事訴訟中,本著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如果你作為原告主張撕去的是空白無用的廢紙,是需要自己舉證,如果舉證不能就要承擔敗訴的結果。
最後,在還款時,要及時讓對方出具收條,並保存好還款憑證,當借款全部還清時,要及時收回借條。
(4)哪種欠款證明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欠條與借條的區別
第一、借條證明借款關系,欠條證明欠款關系。借款肯定是欠款,但欠款則不一定是借款。
第二、借條形成的原因是特定的借款事實。欠條形成的原因很多,可以基於多種事實而產生,如因買賣產生的欠款,因勞務產生的欠款,因企業承包產生的欠款,因損害賠償產生的欠款等等。
第三、人民法院進行合法性審查時適用的法律不同。
第四、在未註明償還日期的情況下,二者的訴訟時效期間的起始時間是不同的。約定了還款期的借條和欠條,時效是一樣的;沒有約定還款期的借條和欠條,則是有區別的。
欠條和借條的性質是不一樣的,它們形成的原因不同,借款主要是因借貸而產生,欠款則可能是因為買賣、租賃、利息等原因產生。借款如果沒有約定還款日期,那麼債權人可以在任何時間索要,時效從債務人拒絕還款時起算,最長時效不得超過三年,如果約定了還款期限,則時效從還款期滿時起算。
欠條如果沒有約定還款期限,則訴訟時效從欠款形成之日起算,約定還款期的從還款期滿時起算。也就是說,約定了還款期的借條和欠條,時效是一樣的,沒有約定還款期的借條和欠條,則是有區別的。
5. 最新法律規定欠錢不還會坐牢嗎
欠錢不還一般不會坐牢的,只有刑事犯罪才會坐牢,而欠錢屬於民間借貸是民事案件,所以一般不會坐牢。
但是以下情況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視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法律予以處罰,嚴重者或將坐牢:
1、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5)哪種欠款證明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追討債務的方法:
1、利用行政干預手段協助討債
所謂利用行政干預手段幫助實現討債,是指債權人在討債過程中,經過自己的努力工作,取得了債務人的上級主管部門的同情與支持,通過債務人的上級領導機關對債務人進行說明教育,勸其盡快履行債務。
需要提醒債權人注意一點,討債人在討債過程中請求債務人的上級主管機關幫助討債人實現討債目的這一手段的范圍是有限的,這是因為債務人的主管機關對債務人是否履行債務並沒有任何強制措施,就是說主管機關沒有權力命令或者裁決債務人必須履行債務。所以利用行政干預手段討債對討債人來講只能是作為其它討債手段的一種輔助手段
2、向法院起訴
在實在要不回來,而借的數量也多的情況下,建議向法院提起訴訟,藉助法律的力量實現自己的債權。但是要打贏官司就有一個問題,就是證據。有借條或合同的最好了,如果沒有就可以想想其他辦法,諸如錄音、簡訊、聊天記錄等都是可以作為有力證據的。
對沒有欠條情況下證據的採集要把握時機。你可以悄悄帶一個錄音機或其他錄音設備一起去找朋友,問他還錢,然後將你們的談話錄下來。或者在電話語音聊天的時候自然引導話題將借錢這一事實記錄在錄音設備里,這是比較好的證據。
對於簡訊和聊天記錄一類的搜集,與錄音類似,都是藉助電子產品將借錢事實記錄下來用作法官參考的證據。
需要作出提醒的是,證據的搜集必須合法,凡通過違反法律規定或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採集的證據都是有瑕疵,並且證明力不夠。因此在搜集證據的過程中必須細心謹慎,最好能先咨詢律師,按照律師的建議搜集證據。
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6. 欠單上持欠款人簽字是否有法律效力
這種情況下,可以證明對方欠你款項的有效證據包括:1.張某簽字的賬本,可以證版明欠款發生的事權實、時間、金額和欠款人為張某;2.張某幾次還款的相關證據,可以證明欠款展期的事實。
如果起訴,你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訴訟時效:法律規定為2年,自債務到期日起算。此案,你須弄清楚張某最後一次還款或者抵債或者承諾還款的具體時間,至今是否超過2年。
二、證據效力:法律規定,書證的證明效力大於證人證言的證明效力,因此,你持有張某簽字的賬本屬於書證,足以說明問題,沒有證人輔證也無關緊要。
三、關於反證:根據你的介紹,張某應當沒有掌握能夠推翻你現有證據的相反的證據。
7. 欠款人沒給本人出具欠款條~只是出具了未付款證明~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未付款證來明上注自明了款項性質、金額等事項的,同樣具有法律效力。認定法律行為的有效性,要看出具人或者行為人是否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及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就是有效的。但要作為證據使用,關鍵還要看其內容是什麼,比如該證明上是否說明該未付款的性質是什麼,比如是否是某人欠他人的欠款、金額是多少,有沒有付清款項的時間等,如果其中的內容不能達到證明欠款的目的,則還需要其他證據相印證才能作為法庭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8. 借條這樣寫是否有法律效力沒有身份證號碼如何證明借款人的身份借條一般都是欠款人最後簽名嗎只有借
答案是肯定的:有法律效力!但是要注意幾點:1,首先要確定這借條必須是他本人回寫的借條!2,借款人如果想答以「這借條沒有手印」或者「這借條是我寫的可我也不是借款人」而不承擔還款責任時,債權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筆跡鑒定,(為審理案件所發生的合理費用,包括鑒定費,保全費,交通費,誤工費,列印費等,有敗訴方承擔)借款人如以「此借條沒有註明還款日期」又或是以「字跡模糊」和「借據內容含糊不清」為由不承擔還款責任,借款人可以引用相關的法律條款,如果借款人有借款的事實又拒不認賬的,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借款人的情節構成詐騙罪的,債權人可向公安機關報案。3,借款人的身份信息要及時的補充,家庭住址,工作單位,電話號碼是法院立案後給借款人送達法庭傳票所需要的!4,借款人的收入來源最好能提供借款人名下的財產,汽車,房產,有價證劵,這些是為了防止老賴現象的發生,如法院判決後借款人還不還錢,債權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時法院執行部門可以執行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