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中間人法律效力

中間人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04 19:34:25

1. 被中間人威脅恐嚇簽的協議書有法律效力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包括合同行為能力和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這是當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發展狀況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條件。 自然人簽訂合同,原則上須有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簽訂合同,而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 合同法有一個例外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簽訂純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 對於非自然人而言,必須是依法定程序成立後才具有合同行為能力。 同時還要具有相應的締約能力,即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部門授予的許可權范圍內簽訂合同。 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 締約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與表示行為相一致。 意思表示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在一般誤解等情況下,合同仍為有效。 在重大誤解時,合同則可被變更或者撤銷。 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合同可被變更或者撤銷。 在因欺詐、脅迫而成立合同場合,若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若未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被變更或撤銷。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4、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 合同標的決定著合同權利義務的質和量,沒有它,合同就失去目的,失去積極的意義,應歸於無效。 合同標的可能,是指合同給付可能實現。 合同標的確定,是指合同標的自始確定,或可得確定。

你那是違反了當事人意思真實,是可撤銷合同。。。

2. 問:中間人辦事口頭承諾,對方錄音有法律效力嗎

1、錄音是否有效,主要看來源合法,是否經過剪輯,來源合法的完內整的錄音是不需要本人容同意的,也可以做為法院判案的證據
2、法律依據: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二條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製件。提供復製件的,調查人員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其來源和製作經過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七十條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一)書證原件或者與書證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照片、副本、節錄本;
(二)物證原物或者與物證原物核對無誤的復製件、照片、錄像資料等;
(三)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
(四)一方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製作的對物證或者現場的勘驗筆錄

3. 借錢不還,中間人口頭承諾由他還,有法律效力嗎

只要有證據證明中間人口頭承諾代他人還款,而且屬於他本人真實意思表示,那麼就具有法律效力。

4. 中間人辦事的口頭承諾,對方錄音有法律效力嗎

要看具體獲取的情況是否合法,以及是否能夠滿足下列的一些條件,才能使口頭錄音具有法律效力。

一、錄音不得侵犯他人隱私:
《若干規定》第68條關於非法證據的排除范圍,限於「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前者包括以拘禁、脅迫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取得的證據,後者包括一切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

二、錄音的證據盡量不要單獨使用:
錄音、攝像等視聽資料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只有在有其他證據以佐證而補強的情況下,才能作為案件的定案證據。我國民訴法和司法解釋都有規定,如民訴法第69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應當辯別真偽,並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而《若干規定》第69條則進一步明確規定,「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三、錄音要盡量保留原始載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 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第22條規定:「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製件。提供復製件的,調查人員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其來源和製作經過。

5. 中間人在辦事口頭承諾,有法律效力嗎

口頭的無效,即使委託協議還分什麼事情

6. 我把錢給了中間人,是否要中間人給我寫個有法律效力的字據,這個「字據」是什麼,該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

可以先簽各個合同,寫清楚事件之間的關系及金錢的用途,中間人收錢時要寫個收條,指名錢是干什麼的?簽字和日期。防止以後空口無憑阿。
房產證給你還不算完 還要辦理房屋過戶手續

7. 中間人協議書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

可以參照居間合同樣本

8. 手寫的條子有中間人有手印能起到法律效力嗎

這個要看具體情復況的制,不能一概而論。
按實際情況,只要條子的內容符合法律規定,當事人在自願合法的前提下出具的,條子就具有法律效力。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

9. 雙方簽訂刑事賠償協議是否生效 需要中間人嗎 具有法律效力嗎

民事部分生效,不影響刑事審理,但量刑時會考慮。有無中間人不影響效力。

熱點內容
民間借貸是否列入法律援助范圍 發布:2025-10-12 17:42:09 瀏覽:979
2014年實施的土地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12 17:36:44 瀏覽:192
生活中有哪些法律知識 發布:2025-10-12 17:30:38 瀏覽:888
電大法學案例分析 發布:2025-10-12 17:21:37 瀏覽:342
南山法院玉泉路 發布:2025-10-12 17:17:48 瀏覽:915
怎麼查詢別人的公司有法律訴訟 發布:2025-10-12 17:17:42 瀏覽:110
豐台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10-12 17:04:39 瀏覽:803
2015年經濟法基礎重點 發布:2025-10-12 17:03:43 瀏覽:323
發揮政府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 發布:2025-10-12 16:49:20 瀏覽:935
財政法與社會保障法的區別 發布:2025-10-12 16:49:15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