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產品法律責任的要件
① 產品質量法律責任構成條件有哪些
所謂產品是指經過加工、製作,用於銷售的產品。未經過加工製作的天然物內品,不屬於這里的產品,如農民生容產的糧食、蔬菜、瓜果,建築工地用的沙子等。建築工程和軍工產品不屬於《產品質量法》所稱的產品范圍之內,但是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軍工企業生產的民用產品適用《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即是這里所稱的產品。如樓房不是產品,但是建築樓房所用的預製件、鋼筋、混凝土、各種管線等,就是產品。
產品質量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為:(1)違反默示擔保義務,即法律、法規對產品質量有強制性要求的,違反了該項要求;簡單點說,就是法律有規定,而違反法律的規定。
(2)違反明示擔保義務,即違反生產者、銷售者與產品的用戶、消費者約定的義務;簡言之,就是有約定卻違反約定。
(3)產品有缺陷,所謂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准。
② 論述題:論述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
法律責任是由一定條件引起的,其條件就是所謂的要件。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就是指構成法律責任所必備的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的總和。根據違法行為的一般特點可以把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主體、行為、心理狀態、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五個方面。
(一)主體 法律責任需要一定的主體來承擔。法律責任構成要件中的主體是指具有法定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並不是實施了違法行為就要承擔法律責任,就自然人來說,只有到了法定年齡,具有理解、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人,才能成為責任承擔的主體。沒有達到法定年齡或不能理解、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患者,即使其行為造成了對社會的危害,也不能承擔法律責任。對他們行為造成的損害,由其監護人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樣,依法成立的法人和社會組織,其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自成立時開始。
(二)行為 有行為才有責任,純粹的思想不會導致法律責任。引起法律責任的行為是違法行為,或者侵害了法定權利,或者不履行法定義務。因此,這里所說的違法行為是廣義的,包括直接侵害行為和間接侵害行為。直接侵害行為是指直接侵害法定權利或不履行法定義務,直接給社會造成一定危害的行為;間接侵害行為是指雖未侵害受害人的法定權利或未直接對受害人不履行法定義務,但由於行為人未能對直接侵害法定權利者或不履行法定義務者盡到義務,從而導致或促使直接侵害發生的行為。 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的關系存在著兩種情況,一是違法行為是法律責任產生的前提,沒有違法行為就沒有法律責任,這是兩者關系的一般情形或多數情形;二是法律責任的承擔不以違法的構成為條件,而是以法律規定為條件。這是兩者關系的特殊情形。
(三)心理狀態 構成法律責任要件的心理狀態,是指行為主體的主觀故意和主觀過失,通稱主觀過錯。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確自己行為的不良後果,卻希望或放任其發生。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不良後果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不會發生或自信可以避免。應當預見或能夠預見而竟沒有預見,稱為疏忽;已經預見而輕信可以避免,稱為懈怠。過錯在不同的法律關系中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在民事法律中一般較少區分故意與過失,過錯的意義不像在刑事法律中那麼重要,有時民事責任不以有過錯為前提條件,比如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在刑事法律關系中有過錯非常重要。
(四)損害事實 所謂損害事實,指行為人的違法行為對受害方構成客觀存在的確定的損害後果。有損害事實包括對人身的、財產的、精神的或者三者兼有的、政治影響的。損害必須具有確定性。它意味著損害事實是一個確定的事實,而不是臆想的、虛構的、尚未發生的現象。損害事實是法律責任的必要條件,任何人只有因他人的行為受到損害的情況下才能請求法律上的補救,也只有在行為致他人損害時,才有可能承擔法律責任。
(五)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是指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二者之間存有必然的聯系,即某一損害事實是由行為人與某一行為直接引起的,二者存在著直接的因果關系。因此,要確定法律責任,必須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首先確認行為與危害或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系,確認意志、思想等主觀方面因素與外部行為之間的因果聯系,還應當區分這種因果聯系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直接因果關系中的聯系稱為直接原因,間接因果關系中的聯系稱為間接原因。作為損害直接原因的行為要承擔責任,而作為間接原因的行為只有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才承擔法律責任
③ 建築工程法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是有哪些條件構成
建設工程法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法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由以下四個條件構成,它們之間互為聯系、互為作用缺一不可。
(1)有損害事實發生損害事實,就是違法行為對法律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造成的侵害。
● 具有客觀性,即已經存在,沒有存在損害事實,則不構成法律責任。
● 損害事實不同於損害結果。損害結果是違法行為對行為指向的對象所造成的實際損害。
(2)存在違法行為法律規范中規定法律責任的目的就在於讓國家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符合統治階級的意志,以國家強制力來樹立法律的威嚴,制裁違法,減少犯罪。如果沒有違法行為,就無需承擔法律責任,而且合法的行為還要受到法律的保護。行為沒有違法,盡管造成了一定的損害結果,也不承擔法律責任。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是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著客觀的、必然的因果關系。就是說,一定損害事實是該違法行為所引起的必然結果,該違法行為正是引起損害事實的原因。
(4)違法者主觀上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及由此引起的損害事實所抱的主觀態度,包括故意和過失。如果行為在主觀上既沒有故意也沒有過失,則行為人對損害結果不必承擔法律責任。如企業在施工中遇到嚴重的暴風雨,造成停工,從而延誤了工期,在這種情況下,停工行為和延誤工期造成損失的結果並非出自施工者的故意和過失,而屬於不可抗力,因而不應承擔法律責任。
建設工程法律責任的特殊構成要件特殊構成要件是指由法律特殊規定的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它們不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而是分別同一般要件構成法律責任。
(1)特殊主體在一般構成要件中對違法者即承擔責任的主體沒有特殊規定,只有具備了相應的行為能力即可成為責任主體。而特殊主體則不同,它是指法律規定違法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身份和職務時才能承擔法律責任。主要指刑事責任中的職務犯罪,如貪污、受賄等,以及行政責任中的職務違法,|考試大|如徇私舞弊、以權謀私等。不具備這一條件時,則不承擔這類責任。
(2)特殊結果在一般構成要件中,只要有損害事實的發生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在特殊結果中則要求後果嚴重、損失重大,否則不能構成法律責任。如質量監督人員對工程的質量監督工作粗心大意、不負責任,致使應當發現的隱患而沒有發現,造成嚴重的質量事故,那麼他就要承擔玩忽職守的法律責任。
(3)無過錯責任一般構成要件都要求違法者主觀上必須有過錯,但許多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則不要求行為者主觀上是否有過錯,只要有損害事實的發生,那麼,行為人就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這種責任,主要反映了法律責任的補償性,而不具有法律制裁意義。
(4)轉承責任一般構成要件都是要求實施違法行為者承擔法律責任,但在民法和行政法中,有些法律責任則要求與違法者有一定關系的第三人來承擔。如未成年人將他人打傷的侵權賠償責任,應由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來承擔。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
④ 產品質量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麼經濟法
產品質量責任構成要件,是指在特定的歸責原則之下,責任主體承擔因其產版品缺陷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權所必須具備的要件。
產品質量責任的構成要件:
(1 )產品具有缺陷;(2)損害的客觀存在;(3)產品缺陷與損害存在因果關系。在產品責任訴訟中,這是關繫到原告能否獲得賠償以及被告應否承擔賠償責任的關鍵,是訴訟當事人爭議的焦點。
⑤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 實施了法律行為
2 造成了一定的法律後果
3 行為與後果有直接關系。
同時符合就構成了法律責任。
⑥ 法律責任一般構成要件有哪些
主體
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應注意的是,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內同於違法容主體
過錯
主觀故意或過失。
在刑法上故意或過失是判定行為人主觀惡性的重要依據;民法上故意和過失統稱為過錯,是構成一般侵權行為的要素;在行政法領域,實施過錯推定的方法。
違法行為
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的關系是既聯系又區別的,違法行為是法律責任產生的前提,而法律責任的承擔不以違法的構成為條件
損害事實
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人身、財產、精神三方面。
損害應當具有 確定性,即是業已發生的而不是即將發生的,
損害必須根據社會的一般觀念和公眾意識予以認定;有此責任的承擔不以實際損害存在為條件
因果關系: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有一因一果的關系
⑦ 法律責任的構成條件
法律責任的構成條件:
一、主體
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應注版意權的是,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二、過錯
主觀故意或過失。在刑法上故意或過失是判定行為人主觀惡性的重要依據;民法上故意和過失統稱為過錯,是構成一般侵權行為的要素;在行政法領域,實施過錯推定的方法。
三、違法行為
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的關系是既聯系又區別的,違法行為是法律責任產生的前提,而法律責任的承擔不以違法的構成為條件。
四、損害事實
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人身、財產、精神三方面。損害應當具有 確定性,即是業已發生的而不是即將發生的,損害必須根據社會的一般觀念和公眾意識予以認定;有此責任的承擔不以實際損害存在為條件。
⑧ 簡述構成產品質量法律責任的要件
產品質量責任構成要件,是指在特定的歸責原則之下,責任主體承擔因其產品缺陷致人損回害的答民事責任所必須具備的要件。產品質量責任的構成要件:
(1 )產品具有缺陷;
(2)損害的客觀存在;
(3)產品缺陷與損害存在因果關系。在產品責任訴訟中,這是關繫到原告能否獲得賠償以及被告應否承擔賠償責任的關鍵,是訴訟當事人爭議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