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打辭職報告要負法律責任嗎
⑴ 沒打辭職報告直接走人算不算離職
沒打辭職報告直接走人這是當作自動離職的,
1.
你沒有經過用人方面的同意;
2.
你在離開的時候至少要和用人單位通氣一下;
3.
工廠、單位不是你家,不是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地方。
⑵ 打了辭職報告沒有交接工作就直接走人會有什麼後果
勞動者沒有按照正常的辭職程序辭職的,如果因為勞動者的離職給用人單位造成一定損失的,用人單位是可以要求勞動者進行一定賠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2、如果職工自離,不按照法律的要求提前通知用人單位,司法實踐中會被視為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現在很多公司在錄用新員工時都會做背景調查,其中調查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你為什麼離職、離職時跟原公司的關系如何。一旦您被新公司知道沒有按照規定提前一個月辭職以及直接撂挑子走人了,那就會被認為是一位極不負責任的人。這樣的人是絕不可能被錄用的。
4、正式員工辭職需要提前一個月通知公司,而且還有義務做好工作交接,辦理離職手續。而一般公司對待未經同意擅自離職的員工也都有相應的處理方法。最常見的就是不給結算工資、不開離職證明。即使您不在乎這點工資,但是拿不到離職證明就很難在新的公司入職。因為,為了規避法律風險,幾乎所有公司都要求新員工提交上一家公司的離職證明。
拓展資料
第二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於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1、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2、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3、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4、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5、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⑶ 合同沒到期打辭職報告要承擔什麼責任
你的辭抄職應屬正常的辭職,但1.在經濟上要受到一定的損失,即一年一個月(約5個月)的經濟補償沒有了。2.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培訓服務期,則不需要賠償培訓費,如果合同中有該條款,而你的培訓又完全符合同條款要件,則要進行賠償或部分賠償,而不是你說的在培訓時簽未簽協議。3.自己辭職不得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即大約損失15個月的失業金。你的情況只涉及到這些法律條款,該不該辭還是你自己拿主意。
⑷ 如果交了辭職信後直接走人,會有什麼法律責任
一、個人提出離職分三種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你書回面提出解除勞答動關系後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准,並可以要求支付剩餘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你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准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3、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你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你違法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你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你承擔。
二、你可以通過快遞或掛號信郵寄給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說的辭職信、辭職報告),這樣便於保留證據。用人單位不支付你工資或不為你辦理離職手續,你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三、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37、38、46、47、50條!
⑸ 勞動法中有明確規定要提前一個月打辭職報告嗎
《勞動合同法》規定要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如果沒有提前通知就離職,用人單位可以要求你賠償損失或者要求支付違約金。
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5)沒打辭職報告要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⑹ 辭職報告交了沒一個月走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勞動來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可以向用自人單位提出辭職申請,但要提前30日通知用人單位。勞動者在滿足了上述條件下,屬於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可以得到應得的經濟補償金;如果勞動者違法解除合同,就得不到經濟補償金,但不存在勞動者賠償用人單位的情況。
⑺ 離職報告用不用寫責任由自己承擔
離職報告不用寫責任由自己承擔。
辭職報告也稱為辭職申請書,是個人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時向單位領導或上級組織提請批準的一種申請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4條明確規定:「當事人雙方可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這種「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正常而便捷的方式就是遞交辭職報告和批准辭職請求。由此可見,在現代社會人才流動的過程中,辭職報告的寫作和求職信一樣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辭職報告的寫作強調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一、具體化的原則
從法律意義上說,辭職報告的寫作和辭職請求的得以認可,決定著勞資雙方現有的勞動合同關系的解除,體現出當事雙方對《勞動法》的充分尊重,勞資雙方的相關義務和責任都必須以此為基礎來承擔或解除。而且,盡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人才流動呈現出越來越自由、方便和多元化的特徵,但 「慎始善終」仍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道德准則。因此,辭職報告堅持以法律為准繩,以道德為准則。雖然要求言簡意賅,但它在寫作時,對相關內容的表達強調具體、清楚、明白。
比如,對自己「個性化」請辭理由的陳述就要寫得具體明確。這樣既可以使自己的離開心安理得、不留遺憾,又是對自己曾經效力過的單位關心和負責的體現。又如,請求離開的時間安排要具體可行,而且要盡量從對方的角度出發來確定離開的時間,同時也注意給自己留下充分的迴旋餘地。可以由自己提出具體的時間,也可以採用征詢對方意見的方式來確定。
此外,對自己離開前後的相關工作的安排要具體細致,盡量爭取把因為自己的離開所帶來的工作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例如,辭職報告的寫作中要強調,在辭職請求未獲批准以前,自己依然是單位的一員,會站好最後一班崗;會盡量清楚明白地做好相關業務的交接;還會做一回好老師,帶一帶接替自己工作的新人,把自己在任職期間積累的工作經驗和業務資源,例如客戶資源、業務網路資源等大方地留在這里等等。
二、情感化的原則
辭職報告的寫作和辭職請求的得以認可,充分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和相互關心。
對於情感化原則我們不能做庸俗化的理解,它實際上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人性化的原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呼喚人性的回歸和人性的美好。「忠厚誠懇」、「誠實守信」、「重情重義」、「善良寬厚」等永遠都是美好人性中光彩奪目的內容。因此,用規范化的辭職報告這種形式來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實際上就是把一種冷若冰霜的人事更替行為賦予了更多的人性化和情感化的色彩。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在寫作辭職報告的時候,做到以情馭文、以情動人。
這種「情」包括了辭職者對單位的感激之情、歉疚之情和關懷之情等等。縱使是一筆帶過,也足以讓對方感到溫暖。其中,「感激之情」主要針對單位給自己曾經提供的業務培訓、自己在單位中積累的工作經驗、自己在工作過程中所建立和形成的人際關系網路等。
對於任何一個辭職者來說,相關的業務經驗和人際關系作為一種永久性的「財富」,都是即將離開的單位所給予的,是一種「隱性」的收獲,是自己「厚積薄發」的基礎,可以使自己一生受益不盡。因此,飲水思源,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提出辭職,借辭職報告的一角抒寫自己的感謝之情始終是非常必要的;「歉疚之情」主要是對自己的離開為單位所帶來的損失和不便表示由衷的歉意。原單位接受和認可自己的辭職請求,在很大的程度上出於被動,必須用很長的時間和努力來彌補自己的請辭所帶來的損失。此外也包括對即將離開的單位的「關懷之情」。不管自己今後要面臨多少新的選擇,曾經付出過的、曾經得到過的、曾經服務過的、曾經依賴過的,都曾是自己在人生歷程中所留下的足跡,豈有不關懷之理?比如說,自己對單位的現狀有什麼具體看法、對單位未來的發展有什麼合理化的建議,以附件的形式寫出來,也是體現自己忠厚誠懇和重情重義的好方式。
當然,情感的表現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因為感激之情表達得過於熱烈會讓人覺得言不由衷,不舍之意表達過於纏綿又會讓人覺得虛假造作。
三、藝術化的原則
辭職報告的寫作必然要面對「寫什麼」特別是「怎麼寫」的問題。因此,這種藝術化的原則首先體現於對辭職報告寫作內容的選擇。比如就辭職的原因來說,自己之所以請辭,一般都和所在的單位、部門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有些可能還是令人不愉快的。而且對於對方來說,自己的辭職原因可能也是他最為關心的問題。因此,在寫作的時候,有些「個性化」的原因不妨寫得明確一點。
比如在對自己的學識水平和業務能力進行評價的基礎上,強調更進一步深造和鍛煉的必要性;對自己生活上的困難或者其他方面的特殊情況,而且單位又不能有效地幫助解決的問題可以直言不諱。但有一些原因沒有必要直截了當地寫出來,比如自己和單位在價值觀念上的不同、自己對單位的運作模式和經營方法的批判與反對意見,或者是自己和單位曾經有過的不愉快等。
其次,在具體寫作的時候,態度要誠懇,措辭用語要使對方能夠接受。如果想借辭職報告來發泄自己的不滿或怨恨,那是一種不妥當、不明智的做法。不但會讓對方不高興,而且還可能給自己以後的名聲和工作帶來不利。如果你實在想一吐為快,可以考慮換一個環境和方式。措辭用語要簡潔精煉、委婉動人。另外,在語體的選用上最好是白話語體,語言平實達意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堆砌辭藻,把辭職報告寫成為文采出眾的抒情散文,這樣就難逃賣弄之嫌。
最後要強調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去選擇這種規范的請辭的方式,但是,在結束一段工作經歷的時候,嘗試著寫一份精彩的辭職報告遞交上去。也許,自己會從中得到很多意料之外的收獲。
⑻ 不打辭職報告,直接離開公司,會有什麼後果嗎
勞動者沒有按照正常的辭職程序辭職的,給用人單位造成一定損失的,用人單位是可以要求勞動者進行一定賠償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