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民事訴訟法新證據

新民事訴訟法新證據

發布時間: 2025-05-09 09:13:30

㈠ 新證據規則2024年舉證責任有什麼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決定》第31條、50條、92條以及95條,對舉證責任做出相關的規定。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主張於己有利的事實的,應當提供證據證明,這是「誰主張,誰舉證」的應有之義;而當事人主張於己不利事實,構成自認,具有免除對方當事人舉證責任的效力。

一、新證據規則舉證責任有什麼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決定》第三十一條 當事人申請鑒定,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間內提出,並預交鑒定費用。逾期不提出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的,視為放棄申請。

對需要鑒定的待證事實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間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待證事實無法查明的,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第五十條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

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和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收集證據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後果等內容。

第九十二條私文書證的真實性,由主張以私文書證證明案件事實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

私文書證由製作者或者其代理人簽名、蓋章或捺印的,推定為真實。

私文書證上有刪除、塗改、增添或者其他形式瑕疵的,人民法院應當綜合案件的具體情況判斷其證明力。

第九十五條 一方當事人控制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交,對待證事實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於控制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該主張成立。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決定》關於舉證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決定》的一個基本思路是,對於2015年《民事訴訟法解釋》已經作出規定的內容,除確有必要的外,不再重復規定。因此,修改後的《民事證據規定》與修改前相比,刪除了一些在《民事訴訟法解釋》中已經作出規定的內容。其中比較重要的是關於舉證責任的規定。

2001年《民事證據規定》第二條、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都是關於舉證責任及分配規則的規定。這些規定中,第二條的內容已經被《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九十條吸收;第四條關於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第五條、第六條關於合同糾紛和勞動爭議案件舉證責任分配的規定,均能夠通過適用《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九十一條關於舉證責任分配規則的規定解決,沒有重復規定的必要。2001年《民事證據規定》第七條是關於法官分配舉證責任的規定,《修改決定》沒有保留,主要考慮:舉證責任分配具有法定性,實體法律規範本身包含了法律對舉證責任分配的內容,原則上舉證責任由法律分配而非由法官分配,只有在極為特殊的情況下,按照法律分配的舉證責任會導致明顯不公平的結果時,才允許法官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公平原則等因素分配舉證責任。這也是2001年《民事證據規定》第七條的本意。但在對2001年《民事證據規定》實施情況的調研中,我們發現審判實踐中隨意適用第七條的情況比較普遍,僅應在極為特殊情形下適用的法官分配舉證責任的規定存在濫用的風險。為此,《修改決定》不再保留該條內容。實踐中如果出現按照實體法律規定確定舉證責任分配可能導致明顯不公平情形的,由於涉及《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九十一條適用問題,可以通過向最高人民法院請示、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復的方式解決,而不能在個案中隨意變更法律所確定的舉證責任分配規則。

實踐中如果出現按照實體法律規定確定舉證責任分配可能導致明顯不公平情形的,由於涉及《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九十一條適用問題,可以通過向最高人民法院請示、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復的方式解決,而不能在個案中隨意變更法律所確定的舉證責任分配規則。

㈡ 民事訴訟法139條的新證據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法139條中規定的新證據是指:當事人在一審舉證期限屆滿後新發現的證據;當事人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在舉證期限內提供,經人民法院准許,在延長的期限內仍無法提供的證據;當事人經人民法院准許延期舉證,但因客觀原因未能在准許的期限內提供,且不審理該證據可能導致裁判明顯不公的,其提供的證據可視為新的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九條 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當事人要求重新進行調查、鑒定或者勘驗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八十八條 再審申請人證明其提交的新的證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逾期提供證據的理由成立:

(一)在原審庭審結束前已經存在,因客觀原因於庭審結束後才發現的;

(二)在原審庭審結束前已經發現,但因客觀原因無法取得或者在規定的期限內不能提供的;

(三)在原審庭審結束後形成,無法據此另行提起訴訟的。

再審申請人提交的證據在原審中已經提供,原審人民法院未組織質證且未作為裁判根據的,視為逾期提供證據的理由成立,但原審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不予採納的除外。

熱點內容
電網應急管理規章 發布:2025-05-09 19:24:57 瀏覽:908
業主委員能聘法律顧問嗎 發布:2025-05-09 19:08:55 瀏覽:78
2015年法律碩士法學統考大綱 發布:2025-05-09 19:07:39 瀏覽:228
規章規定落實方面問題和整改措施 發布:2025-05-09 18:28:37 瀏覽:989
多少歲負責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9 18:27:52 瀏覽:289
聽法治教育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09 18:11:25 瀏覽:197
道德的喪失作文 發布:2025-05-09 17:58:34 瀏覽:938
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和流程 發布:2025-05-09 17:52:52 瀏覽:822
司法廳胸徽 發布:2025-05-09 17:46:13 瀏覽:234
法治宣傳圖畫 發布:2025-05-09 17:46:06 瀏覽: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