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轉發別人隱私承擔法律責任嗎
⑴ 在微信群里揭露別人隱私,違法嗎請問一下拍別人的視頻發在網上違法嗎
這個不是違法的,因為是一些私事,是沒有法律責任的,如果是造成了特別惡劣的影響,那就違法了,最主要就看有沒有不良影響,現在基本都是事大了才處理,事情不大就不處理。
⑵ 侵犯別人微信隱私權可以用法律責任
看看值不值你心中那個價,
⑶ 微信有人轉發我隱私怎麼辦
你好如果轉發的東西涉及到您的隱私的話,有可能會侵犯您的肖像權或者隱私權,可以採集相關的證據,找律師咨詢。我電話 .
⑷ 別人用微信聽我家的隱私犯法嗎
你好,別人用微信聽你家的隱私,不屬於違法行為,但是他把聽到的隱私傳播出去,就屬於違法行為。
⑸ 公布他人微信帳號屬於侵犯他人隱私權
公布他人微信帳號屬於侵犯他人隱私權。個人隱私權包含以下范圍:
隨著英特網技術的廣泛使用,已經引起了許多個人隱私權問題,它還會在將來發展的過程中對個人自由的許多方面帶來意想不到的問題,而在網路所帶來隱私權問題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有關個人數據的權利問題。
個人數據主要包括:標識個人基本情況、標識個人生活與工作經歷和社會情況等與網路有關的個人信息,與網路有關的信息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個人登錄的身份、健康狀況。網路用戶在申請上網開戶、個人主頁、免費郵箱以及申請服務商提供的其他服務(購物、醫療、交友等)時,服務商往往要求用戶登錄姓名、年齡、住址、居民身份證編號、工作單位等身份和健康狀況,服務商有義務和責任保守個人秘密,未經授權不得泄露。
2、個人的信用和財產狀況,包括信用卡、電子消費卡、上網卡、上網帳號和密碼、交易帳號和密碼等。個人在上網、網上消費、交易時,登錄和使用的各種信用卡、帳號均屬個人隱私,不得泄露。
3、郵箱電址,郵箱地址同樣是個人隱私,掌握、搜集用戶的郵箱並將之公開或提供給他人,致使用戶收到大量的廣告郵件、垃圾郵件或遭受攻擊而不能正常使用,使用戶受到干擾,顯然也侵犯了用戶的隱私權。
4、網路活動蹤跡。個人在網上的活動蹤跡,如IP地址、瀏覽蹤跡、活動內容,均屬個人的隱私。
(5)微信轉發別人隱私承擔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⑹ 偷看別人手機微信隱私算不算侵犯人權,有沒有犯罪行為
算侵犯人權。但並不造成犯罪。
個人隱私受法律保護。侵擾他人私生活、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既是違反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監視、窺視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記、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計刺探他人的秘密,都屬於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你對自己的隱私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人群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隱私權是一種基本人格權利。
(6)微信轉發別人隱私承擔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在我國現行法律中,只有《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講民事權益范圍中包括了隱私權
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並非法公諸於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於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願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11、未經他人許可,私自公開他人的秘密。
⑺ 在微信群里揭露別人隱私,違法嗎
是違法行為。
個人隱私權是為眾多法律系統所支持的一種人身基本權利。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7)微信轉發別人隱私承擔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如果是通過網路曝光他人隱私,造成嚴重後果的,可以按刑法中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當整事人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⑻ 微信有人轉發我隱私怎麼辦,比如我和別人的私密聊天記錄,被別人轉發了,怎麼維護自己的隱私權
有權要求對方刪除或者停止類似行為,如果給你帶來的影響比較惡劣可以要求對方道歉或者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