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違反民事法律的規定要承擔什麼責任

違反民事法律的規定要承擔什麼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06 09:30:41

① 民事法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一樣,只能由法律規定這句話對嗎

1、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專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屬的不利後果。
2、行政責任是指因違反行政法規定或因行政法規定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分為:行政處分(內部制裁措施)和行政處罰兩種。其中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3、民事責任是指由於違反民事法律、違約或者由於民法規定所應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具體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4、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必須承受的,由司法機關代表國家所確定的否定性法律後果。
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5、違憲責任是指由於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和法規、規章,或有關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或公民從事了與憲法規定相抵觸的活動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② 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的區別是什麼

1、主體不同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2、形式不同

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這些責任形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其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

3、特徵不同

民事法律責任有其獨特的特徵:

1)是一種因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承擔的法律責任。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是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前提條件。如果當事人的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的規定,就不存在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問題。

2)是一種以財產為主要內容的法律責任。

特徵:

1)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違反行政法律義務的後果

2)這種違反義務的行為沒有超出行政法規定的違法限度,因而適用行政法上的制裁措施

3)責任措施是由行政違法行為實施者向國家承擔的責任

4)對於責任承擔者來說,是一種否定性的評價,是體現社會譴責和國家懲罰性的一種法律上的負擔

③ 僅違反民事法律的規定不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如果僅是違反了民事法律的規定,當事人只需要依照相關的法律法規承擔民事責任,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④ 違反民事法律,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傷總體分為三類:重傷.輕傷.輕微傷.
一 重傷: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犯罪行為回,屬檢察院公訴案答件,國家公安部門直接干預;
二 輕傷: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也是犯罪行為,屬於受害者自訴案件,受害者直接到法院立案,不告不理;
三 輕微傷: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條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法律.屬於民事案件,受害者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⑤ 違反民事法律法規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違反民事法律法規應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版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5)違反民事法律的規定要承擔什麼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條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組織,該組織分立、合並的,承繼權利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⑥ 違反憲法就一定要承擔民事法律責任嗎

對於您的問題回答如下:
1、不一定要承擔民事責任。要具體看違反憲法中的哪些規定,比如與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相關的,則需要承擔民事責任。
2、有的則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希望以上對您有所幫助。

⑦ 在什麼情況下違反刑法缺要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違法或者犯罪以後,必須同時承擔兩種責任
一種是刑事(行政)法內律責任,刑事責容任的處罰理由破壞法律,破壞社會秩序。而對犯罪行為的處罰則是為了維護法制,恢復社會秩序,是由國家行使的一種刑罰權

另外一種就是民事法律責任,一般稱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是因為在刑事犯罪行為中對他人造成損害的補償,如果被害人有要求,則同時應該承擔民事法律責任以賠償被傷害人的損失。

⑧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構成犯罪的,追究什麼責任

1、涉事單位未按規定採取防護措施、未及時消除隱患、未做好應急設備維護檢測、不及時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並處罰款。

2、其他應配合突發事件應對的單位或個人,不福或不配合其依法採取的措施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造成損害的,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法律規定】

(1)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編造並傳播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而進行傳播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暫停其業務活動或者吊銷其執業許可證;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對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2)第六十六條 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本法規定,不服從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發布的決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採取的措施,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3)第六十七條 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本法規定,導致突發事件發生或者危害擴大,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⑨ 承擔民事責任是因為我們違反了什麼

承擔民事責任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給人家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或者財產上的損失,需要我們對他進行一些金錢上的賠償。這時候我們往往就說要承擔一些民事責任。

⑩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九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拓展資料

第九十七條是關於賠償責任及民事賠償責任優先原則的規定。

一、關於賠償責任

民事責任是根據民法的規定,公民或法人在違反自己的民事義務或侵犯他人的民事權利時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承擔民事責任的形式,在財產關系方面,表現為恢復被違法行為所破壞的財產權利;在人身方面,除恢復人身權利外,還必須賠償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

對於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除了適用本條規定外,還要依據民法通則、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承擔民事責任。

二、關於民事賠償優先的法律原則

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出現違反本法規定的違法行為,依據本章法律責任的規定,可能會出現財產責任方面的競合,即一方面因為給他人的人身和財產造成損害而需要對受害者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另一方面還需要接受監管部門罰款的行政處罰;如果構成犯罪的,還要承擔罰金的刑事責任。

當一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同時面臨民事賠償、罰款、罰金的處罰時,可能會出現因財產不足而難以同時支付的問題。在此情況下,我國的公司法、產品質量法等法律已經作出了明確的回答,那就是民事賠償責任優先的原則,本法也明確了這一原則,目的是保護權益受侵害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民事賠償和繳納罰款、罰金,都是一種財產責任,需要違法者通過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來承擔其違法行為的後果。

但三者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民事賠償屬於民事責任的一種,目的是賠償受害人所受到的人身和財產的損失,具有補償性質;

罰款是一種行政處罰,是一種行政責任,是行政機關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當事人所給予的一種處罰手段;

而罰金則是一種刑事責任,是審判機關對於觸犯刑法,構成犯罪的當事人所給予的刑事制裁。

從這三種法律責任的決定主體上說,民事賠償和罰金都是由國家的審判機關決定的;而罰款是由行政機關決定的。從這三種法律責任的性質上說,民事賠償體現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補償,而罰款和罰金則體現的是國家對違法者的懲罰。

確立民事賠償責任優先的原則具有積極的意義。實踐中存在當違法者的財產不能同時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時,往往是罰款、罰金優先,而民事侵權的受害人得不到賠償。

這樣做的結果是,雖然違法者受到了經濟上的制裁,但是受害者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其合法權益沒有得到切實的保障。通過確立民事賠償責任優先的原則,可以使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使其受損的權利得到補償,這充分體現了立法機關以人為本的立法理念。

熱點內容
香港立法會圖片 發布:2025-10-12 01:54:52 瀏覽:484
傷害案法律援助辯護詞 發布:2025-10-12 01:54:43 瀏覽:268
順義刑事律師 發布:2025-10-12 01:52:05 瀏覽:848
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 發布:2025-10-12 01:39:58 瀏覽:762
生活中的民法原則 發布:2025-10-12 01:39:57 瀏覽:691
行政法經典著作 發布:2025-10-12 01:39:48 瀏覽:915
法院能 發布:2025-10-12 01:38:49 瀏覽:11
下列社會關系屬於民法調整的是 發布:2025-10-12 01:23:52 瀏覽:665
罰款是否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10-12 00:58:23 瀏覽:213
18年實級職稱經濟法第二章 發布:2025-10-12 00:51:44 瀏覽: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