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什麼解除協議免除法律責任
⑴ 簽好各項免責協議'出事故我還會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嗎
要看具體的情形,簽好各項免責條款,如果該條款是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或者加重專對方責任、屬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等,該條款是無效的。
法條鏈接:〈合同法〉
1、第三十九條 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2、第四十條 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3、第五十三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4、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⑵ 這樣的情況簽免責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1、合同是否是合法有效,其核心衡量原則是該合同是否依法成立。
2、合同是否存在合同法52條及54條規定的,符合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等符合無效或可撤銷、可變更的合同情形。
如果合同不存在上述情形,系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則合同依法成立,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具備法律效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的,應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3、對於合同之中的免責條款或免責協議是否合法有效,在訂立該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詐、脅迫等符合無效、可撤銷、可變更合同的情形下。
合同之中的免責條款或免責協議還需要符合合同法53條的規定,
如果給對方當事人造成人身損害、因故意或重大過失給對方當事人造成財產損害的免責條款,即便該免責協議依法成立。亦不受法律保護,相對人應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4、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應符合合同法55條規定的情形。符合合同法56條規定的,合同內容部分無效,無效部分不影響其它部分的,合同部分無效。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52條、53條、54條、55條、56條
補充部分的回答:
1、你們不必與對方簽訂免責協議,只要對方是成年人,且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如果對方遇到人身傷害並非你們的過錯所導致,你們就不必對此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2、如果對方是未成年人、不能辨識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或間歇性精神病人,你們未經其法定監護人授權許可,將其帶走,出現任何問題,你們才需要承擔責任
⑶ 雙方簽訂協議後,什麼情況下可以單方解除協議
出現了法律規定的事由的時候就可以單方解除合同
⑷ 合同規定免除責任,但與法律相抵觸,請問有效嗎有什麼建議
1.責任劃分為內部責任和外部責任,內部責任是您和代理商之間的關系,可以雙方進行約定,您提及的條款是有效的,對合同雙方有效,但不能對抗第三方,消費者。同時,建議在條款上進行完善,比如「代理公司保證所提供的產品不存在侵犯他人物權、知識產權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否則,由此造成的損失由代理公司負責。」
2.在外部責任上,包括行政處罰、對消費者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等,您作為銷售方難以規避,不過在您承擔了責任後,可以向代理公司追償。
⑸ 簽署不合法的解除勞動合同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1、申請勞動仲裁或投訴到勞動監察,是勞動法律規定的權利,無人能剝奪。違法的條款內,簽了也沒用容,簽了也無效。
2、提供了正常的勞動,用人單位就應支付工資。依據勞動法規,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3、想離職還不容易?一紙書面的通知發過去,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你的目的就是走人、拿錢,拿錢、走人,你有必要去與公司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嗎?你不是說沒有足額支付你工資嗎?以此為理由解除了還可以獲得經濟補償。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⑹ 勞動爭議,被公司開除,賠償金不足,簽辭退協議免責
首先要依法確定你可以要求的權益項目及金額,如果認為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內的情形等,不要容與公司簽訂「辭退協議」,因為並非協商解除,可能對你爭取勞動權益不利。如果對公司的經濟補償或者賠償不同意,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