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動遷款家庭分配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動遷款家庭分配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1-01-06 15:00:21

A. 分家協議書對以後房屋拆遷有法律保護嗎房產證還是父親的名字

看你們分家協議怎麼說的,當然也可以作為以後出現糾紛的依據,房產證當然是所有權的第一任,在沒有第一人授權的情況下,房屋拆遷後房產證還是第一人的名字,只有第一人授權,公證處公證後才能生效的!

B. 市政府道理工程要拆遷,和村委會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有法律效力

法律規定拆遷方只能是市、縣級政府,安置補償協議也必須要跟市、縣級政府簽才合法有效。

C. 房屋拆遷,家人簽訂的這個協議有用嗎

您好,拆遷復補償協議類似於合同制,因此其屬性具有合同的所有特點。也就是說,補償協議的簽訂必須由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出於真實、自願意思簽訂的協議,才具有合法有效的法律效力。
在實踐中,拆遷方為了達到低成本、高效率的拆遷目的,常常逼迫、引誘、哄騙家裡老人或者未成年小孩簽拆遷補償協議,甚至在被拆遷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讓別人代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使拆遷補償嚴重低於房子土地本身的市場價值,使被拆遷人利益受到損害,都是不合法的,被拆遷人是可以以相應證據,提起撤銷協議或者協議無效的訴訟,從而維護自己的合法補償利益的。

D. 房屋拆遷簽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一般依法簽訂的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的拆遷協議通常是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現在其權利依法產生後受到法律的保護;其義務依法產生後,則受到法律的強制。依法訂立的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必須認真恪守,當事人任何一方均無權擅自變更或解除。如果在履行協議中發生糾紛,協議條款便是解決糾紛的主要依據。
一、生效條件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必須有拆遷當事人的單位、姓名、經辦人姓名,協議必須經雙方當事人簽名蓋章後才具有法律效力。
拆遷非出租房屋,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拆遷出租房屋,拆遷人應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簽訂協議。
二、主要內容
(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積、標准和地點;
(3)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5)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停產停業損失費發放標准和支付方式;
(6)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式;
(7)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條款。
至於每一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具體包括哪些內容,還應視拆遷補償方式不同而不同。對於實行貨幣補償的,協議中應主要載明補償金額、搬遷期限;對於實行產權調換的,協議主要載明安置用房的結構、面積和地點、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三、必須公證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拆遷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代管的房屋所訂立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即實行強制性公證。通過公證,保證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有利於消除被代管人對協議的疑慮。

E. 簽約動遷協議合同,有法律効力嗎

跟政府簽訂的動遷協議肯定是有法律效力的啊。

F. 拆遷辦不履行協議,協議還有法律效力嗎

拆遷辦如果是法人單位,蓋章簽訂協議有法律效力。
合同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G.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被拆遷方先簽字按手印協議有效嗎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拆遷人與房屋所有人、承租人之間簽訂的有關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協議。
拆遷補償安置的基本原則是對房屋所有人進行補償安置,兼顧承租人。
一般來說,拆遷人只與房屋所有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但如果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則應與房屋所有人、承租人分別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一、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公有居住房屋,被拆遷人選擇貨幣補償的;
二、拆遷執行政府規定租金的私有居住房屋的;
三、拆遷房管部門依法代管的房屋;
四、拆遷宗教團體委託房管部門代理經租的房屋。房屋所有人、承租人交付檢驗自房屋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合法有效的房地產權證、公房租賃憑證、房屋租賃合同等,從而確定各自的身份。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應包含以下主要內容:
一、被拆遷房屋的具體情況。市民在此要注意的是房屋的建築面積,私房以房產證上登記的面積為准,公有居住房屋則以租賃單上記載的居住面積為基礎,按照房屋類型乘以一定的系數,換算成建築面積。
二、貨幣補償的金額。貨幣補償金額以評估方法來確定,如果評估價低於各區公布的最低補償標准,以最低補償標准為補償金額;若高於最低補償標准,則以評估價為補償金額。
三、合同要明確拆遷支票的具體支付時間,以防拆遷公司到時拖拉。
四、搬遷時間,即市民具體何時搬走。
五、雙方當事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一般有提前搬遷可享受的獎勵款,空調拆裝、搬家費的補貼等。如果被拆遷人選擇房屋調換方式安置的,協議中還應當包括安置房屋具體情況,如房屋的價值金額、面積、地點和層次等。

H. 分家協議書有法律依據嗎,關於拆遷補償的分配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的拆遷協議通常是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現在其權利依法產生後受到法律的保護;其義務依法產生後,則受到法律的強制。依法訂立的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必須認真恪守,當事人任何一方均無權擅自變更或解除。如果在履行協議中發生糾紛,協議條款便是解決糾紛的主要依據。
一、生效條件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必須有拆遷當事人的單位、姓名、經辦人姓名,協議必須經雙方當事人簽名蓋章後才具有法律效力。
拆遷非出租房屋,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拆遷出租房屋,拆遷人應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簽訂協議。
二、主要內容
(1)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積、標准和地點;
(3)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5)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或停產停業損失費發放標准和支付方式;
(6)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的方式;
(7)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條款。
至於每一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具體包括哪些內容,還應視拆遷補償方式不同而不同。對於實行貨幣補償的,協議中應主要載明補償金額、搬遷期限;對於實行產權調換的,協議主要載明安置用房的結構、面積和地點、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三、必須公證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拆遷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代管的房屋所訂立的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即實行強制性公證。通過公證,保證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有利於消除被代管人對協議的疑慮。

I. 拆遷協議誰簽字拆遷款就給誰嗎

房屋拆遷補償包括哪些內容
1、房屋重置費
此項補償要求被拆遷人必須為房屋的合法所有權人,不得是違章建築。《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徵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築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不予補償。」
但是,拆遷律師提醒大家,「違法建築」也分不同況:
(1)對依法應當予以拆除的,進行拆除並不予補償;
(2)對於拆遷公告前可以補辦手續的違章建築或手續不全的房屋等,要根據實際情況,應予補償的則予以補償。
房屋補償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房屋自身價值
房屋價值要根據被拆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以平方米為單位估算成本價,也可能會包括區位補償費。
(2)附屬物
此處附屬物是指合法依附於房屋而存在,對房屋具有某種用途,有利於提升房屋價值,並可估算價值的某種設施。它既可以是房屋所有人添加的,也可以是房屋使用人添加的。
(3)收益權
這里的收益權是指獲取基於所有者財產,根據合同或者法律而產生即將獲得的利益或合法預期收益。它要求受益人必須是房屋的合法佔有使用人。
2、周轉補償費
房屋被拆可能會導致被拆遷人一時「無家可歸」。不論是租房、住在別人家無疑都會產生一些費用。周轉補償費就是針對此種情況,根據當地租房標准,根據被拆遷人家庭人口數量給予相應補償。
3、其他獎勵性費用
一般為促進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拆遷方會根據拆遷項目的實際情況並結合法律法規,設定一定的獎勵性補償。如果被拆遷人積極房屋拆遷配合拆遷工作或自願做出一些「犧牲」如搬至郊區居住或不要求重新安置房屋的都可以享受到此項獎勵補助。

熱點內容
馬工程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教案 發布:2025-05-11 10:11:21 瀏覽:195
賓館管理規章制度禁語 發布:2025-05-11 09:55:31 瀏覽:554
勞動法病假偽造假條 發布:2025-05-11 09:48:14 瀏覽:175
申請法院對法官的監督 發布:2025-05-11 09:37:32 瀏覽:299
刑事訴訟法96條是常見的嗎 發布:2025-05-11 09:33:47 瀏覽:551
遵道德名言 發布:2025-05-11 09:30:40 瀏覽:836
毛筆書法學校 發布:2025-05-11 09:24:16 瀏覽:968
婚姻法解釋二22條出資 發布:2025-05-11 09:24:06 瀏覽:583
女性胸的刑法 發布:2025-05-11 09:21:50 瀏覽:153
民法537 發布:2025-05-11 09:21:13 瀏覽: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