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人人得懂的法律知識

人人得懂的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1-06 16:06:26

① 人人都要學習法律知識這句話的主語是

人人都要學習法律知識,這句話的主語應該是人人。

法學專業主要是學什麼是背法律

法學專業主要是學習課程為

法理學、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邏輯學、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總論、民法分論、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總論、刑法分論、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法律英語、公文寫作與處理。

實踐課程為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見習、法律咨詢、社會調查、專題辯論、模擬審判、疑案辯論、實習等,一般不少於20周。

法學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2)人人得懂的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法學專業培養要求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法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

2、掌握法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

3、了解法學的理論前沿和法制建設的趨勢;

4、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

5、具有運用法學知識去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法律首先是指一種行為規范,所以規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規范性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標准、樣式和方向。

法律同時還具有概括性,它是人們從大量實際、具體的行為中高度抽象出來的一種行為模式,它的對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復適用多次的。

法律還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為標準是按照法律規定所有公民一概適用的,不允許有法律規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觸犯法律,便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對其教育,改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學專業

③ 人人影視網被禁涉及什麼法律問題 知乎

視頻網站一般最多被涉及的問題是知識產權問題,即著作權(版權)一類的問題。

律師支招: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會用到的幾個法律常識

一、夫妻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將房屋出售給他人,如果沒有辦理過戶手續,另一方可以追回房屋。
二、夫妻一方父母贈與的房屋,如果登記在自己子女的名下,無論是婚後贈與還是婚前贈與,均屬於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為自己子女的個人財產。
三、夫妻為離婚訂立的財產分割協議,在沒有辦理離婚登記之前可以反悔。
四、贈與他人財產如果沒有進行公證,在實際交付之前是可以反悔的,但公益性捐款除外。
五、立遺囑人將財產遺贈給繼承人以外的人,受遺贈人在知道該贈與後二個月內不作出接受的表示,視為放棄遺贈。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均不屬於繼承人范圍之內,也就是說,如果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在知道受遺贈後二個月內不表示接受的,就會喪失接受遺贈的權利。
六、在各種形式的遺囑中,公證遺囑效力高於其它形式的遺囑,後立的遺囑效力高於先立的遺囑,但後立的其它形式的遺囑不能推翻公證遺囑。自書遺囑必須由立遺囑人全文親筆書寫,只是簽名不具備法律效力。如果由他人代寫,必須有二個證人(含代書人)在場見證簽名。
七、大家都知道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債務到期後的二年,但可能不知道,超過訴訟時效只是喪失勝訴的權利,但並不喪失實體權利。具體表現為:超過訴訟時效債權人仍可起訴,如果在審理過程中被告(債務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法院會駁回原告(債權人)的訴訟請求。但如果債務人不出庭應訴,或雖然出庭應訴,但沒有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法院就會判決原告(債權人)勝訴。記住哦,訴訟時效抗辯只能在一審中提出。
八、定金和訂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在約定定金的情況下,如果接受定金的一方違約,需要雙倍返還,如果給付定金的一方違約,則定金不予返還,而訂金則沒有這一法律效果。
九、《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關於經營者存在欺詐行為,應當三倍賠償的規定,也適用於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也就是說如果農民在購買生產資料時受到了欺詐,即使沒有受到損失也可以要求三倍賠償,這一點農民朋友可要記住哦!
十、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為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而受到傷害的,視同工傷,也就是說因見義勇為而受傷,是可以享受工傷待遇的哦。

⑤ 關鍵是善良

社會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助人行為其實本身就是人的天性,來自我們的基因,可以遺傳。大量的動物研究都表明,動物存在一種以自我犧牲換取其他個體與群體生存機會的本能。

正如傳統儒家所說「人性本善」,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其實最初都是善良的,我們會樂於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另外一方面,有些時候,我們會選擇幫助他人,也可能是出自於幫助自己的考慮,也就是在進行一種交換,通過幫助他人獲得自己想要獲得的東西,它可以是實際的外在獎勵,也可以是內在的自我獎勵,我們在進行助人行為的時候,會先對自己、對別人及對社會背景做出一些估價,考慮助人行為是否能夠帶給自己快樂或者減少自己的痛苦。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當你正在和喜歡的人逛街之時,有一個乞丐上前向你乞討,你是否會比獨自一人時更有可能去捐贈幫助這個乞丐?為什麼呢?正是因為愛慕之人在場,激發了你內心的表現慾望,你會傾向於表現自己的愛心,通過施予乞丐錢財這個行為,你獲得了自我尊重和旁人的贊譽,幫助自己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

除此之外,我們選擇去幫助別人也是來自於社會的期望。各種社會當中,都對人們的行為有一個共同的期望:人們應該去幫助那些對自己有善意的人,而不是傷害他們。

也就是說,當別人曾經幫助過你,你的心理上會激起回報的壓力,迫使你採取同樣的方式去對待對方。

想想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當他們遇到困難向你求助之時,你會選擇不去幫助他們嗎?

我想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去拒絕幫助這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

在社會規范當中,還存在著一種責任規范,社會期待人們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正如父母應當撫養孩子,教師應當愛護學生的這種責任一樣,從小到大,我們不斷地接受的社會文化,都告訴我們應當去關愛幫助他人,逐漸的,這樣一種意識就會內化成我們的責任。

當他人遭遇苦難之時,我們會覺得有義務應當去施予援手。

更多關於善良的問題歡迎私信檸檬心理。

⑥ 大學生犯罪,我們應不應該原諒他們

1,犯錯和犯罪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犯錯,是年輕不懂事,涉世不深,經不住誘惑而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經過糾錯和教育可改正,正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免。這樣的人或事可以諒解。

但是犯罪就不同了,犯罪就是違反了法律法規,你所做的事違反了社會道德准則,違背了他人意願,造成了他人的損失和傷害,給受害人造成了難以想像的痛苦,這是不能原諒的。不說是大學生,你受過高等教育,就是任何人也得伏法。

古有「王子犯法與庶人同罪"之說,今法制社會更不能三六九等。對犯罪者法不容情,應一視同仁。

⑦ 請幫我用法律的知識點辨析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條規定: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許有人超越法律的特權。

⑧ 人人都該懂的基本法律知識 的書籍有什麼

《法律常識全知道》
《一本書讀懂法律常識》

⑨ 有人說,法律是社會生活中人人必須遵守的唯一準則。運用所學知識,分析這種說法是否正確,並說明原因。__

這種觀點是錯抄誤的。社會襲生活准則有不同種類。法律是社會生活中人人都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但不是唯一的行為准則。除法律外,還有道德、紀律、規章、守則等行為准則,這些都是要求人們必須遵守的社會生活准則,而法律只是唯一由國家制定的或認可的准則。

⑩ 不懂法律害處大,如同盲人騎瞎馬。人人學法長知識,心明眼亮走天下……」全文

治安類
(1)
無理故意挑事端, 尋釁滋事擾治安。
社會秩序被擾亂, 法律責任要承擔。
泄憤報復特可怕, 引發後果付代價。
理智處理是上策, 依法行事最可嘉。
(2)
賭博吸毒與嫖娼,不良行為惹禍端。
打架斗毆受罰款,處事魯莽討人嫌。
聚眾攔車法不容,妨害安全要拘留。
人人守法促和諧,文明之風遍青田。
(3)

不懂法律害處大,如同盲人騎瞎馬;
造謠生事應負責,亂發傳單也違法;
遊行集會須批准,煽動策劃要判刑;
維權理性是正道,破壞秩序法不饒。
村民自治類
村民自治政策好,公平公正又公開。
賄選拉票使不得,違法亂紀要擔責。
村規民約勤制定,小情大事把會開。
民主選舉需依法,積極參與享民主。
計生類
不懂法律害處大,違法超生把責挑。
非法鑒定當嚴懲,偽造證明必受罰。
抗拒執行法不容,情節嚴重要坐牢。
社會和諧共維護,齊建美好新家園。
土地法類
土地權屬無私有,耕地農田受保護。
違法佔地要處理,買賣土地法不許。
使用土地應登記,出讓轉讓政府批。
征而未用要復耕,荒蕪害國又害己。
刑法類
遇事處理莫過激,行為沖動嘗惡果。
維權理性講原則,砸打搶奪要不得。
擾亂秩序法不容,警告拘留或罰款。
情節嚴重要坐牢,千萬不要去犯法。
依法用水用電類
不懂法律害處大,如同盲人騎瞎馬;
用水用電應交費,催繳欠費有律條。
竊電盜水也違法,情節嚴重要坐牢。
市場秩序要維護,人人守法安天下。
城市建設類
不懂法律害處大,違法施工把責挑;
佔地亂建當受罰,改變用途也違法。
建房用地須申報,欺瞞超蓋逃不了;
人人依法來規劃,共建美好新家園。
青少年守法類
喝酒吸煙迷游戲,不良行為莫沾染。
打架斗毆好賭博,自毀前程多悔恨。
社會如海人如流,公共秩序要遵守。
苗正木直勤修剪,長成棟梁可參天。
民間融資類
非法融資花招多,投資理財要謹慎。
高利回報有陷阱,三思而行莫貪財。
違法投資無利圖,上當受騙自承擔。
人人依法來監督,集資詐騙難逍遙。
集會遊行示威法部分
不懂法律害處大, 如同盲人騎瞎馬;
社會秩序被擾亂, 法律責任要承擔;
無理故意挑事端, 尋釁滋事擾治安;
聚眾攔車法不容, 妨害安全要拘留;
造謠生事應負責, 亂發傳單也違法;
遊行集會須批准, 煽動策劃要判刑;
維權理性是正道, 破壞秩序法不饒。
人人守法促和諧, 文明之風遍青田。
和諧過節類
賭博吸毒與嫖娼,不良行為莫沾染。
節里出行防扒手,乘車不乘亂和破。
僱工轉工多注意,安全生產是第一。
遵紀守法講和諧,歡歡喜喜過春節。

甲型N1HI流感防治類
流感病毒不可怕,可防可治不慌張。
感染主動要隔離,社會公德記心間。
上下同心克難關,部門聯動顯神威。
法律法規築防線,投機取巧嚴懲治。

統計法類
統計工作莫作秀,數據真實要可靠。
官員幹部少干預,問責機制強落實。
弄虛作假要懲治,違法行為嚴查處。國民經濟穩發展,和諧社會共創建。

熱點內容
2017婚姻法財產新規定 發布:2025-05-11 10:39:31 瀏覽:864
撫順市道德模範 發布:2025-05-11 10:37:25 瀏覽:149
合同法借貸合同 發布:2025-05-11 10:37:21 瀏覽:171
司法活動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5-05-11 10:37:19 瀏覽:530
省法律援助中心參公機構 發布:2025-05-11 10:37:12 瀏覽:1000
鄭碼輸入法官網 發布:2025-05-11 10:28:36 瀏覽:836
馬工程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教案 發布:2025-05-11 10:11:21 瀏覽:195
賓館管理規章制度禁語 發布:2025-05-11 09:55:31 瀏覽:554
勞動法病假偽造假條 發布:2025-05-11 09:48:14 瀏覽:175
申請法院對法官的監督 發布:2025-05-11 09:37:32 瀏覽: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