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怎麼承擔法律責任

怎麼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06 19:06:39

『壹』 刑事法律責任怎麼承擔

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任。
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是刑罰,依照中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兩種。
一、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1.管制是對罪犯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機關執行和群眾監督改造的刑罰方法。判處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勞動,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並罰時不得超過3年。
2.拘役是短期剝奪犯罪人自由,就近實行勞動的刑罰方法。 拘役由公安機關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監管場所執行,在執行期間,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兩天,參加勞動的,可以酌量發給報酬。 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並罰時不得超過1年。
3.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監獄或者其他執行場所執行。「其他執行場所」,是指少年犯管教所、拘役所等。凡是被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
4.無期徒刑,是人民法院判決的,對犯罪分子終身剝奪人身自由和政治權利,押送監獄執行強制勞動改造的重刑之一。
5.死刑分為死刑並緩期2年執行(死緩),與死刑並立即執行兩種死刑判決。
二、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
此外,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貳』 法律責任承擔

  1.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交通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2. 根據刑法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應當立案追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1款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第2條第2款規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1)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5)嚴重超載駕駛的;(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3. 通過以上規定分析,你弟弟這種交通事故,就是負全部責任也不能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4. 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的,承擔民事責任也不會不讓家人生活的,房子不能拍賣,孩子、大人的正常生活應當保障。所以就是對方民事案件勝訴,也不會怎麼樣的。

『叄』 責任怎麼承擔懂法律的來

酒店應該承擔責任,正方觀點很明確,根據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消費場所本身就版有義務負責消費權者的人身、財產安全,以前很多酒店商場門口都有免費停車,丟失後果自負,新消費者保護法就規定這屬於霸王條款,我來你這里消費,我的車子你就有義務給我保管安全,跟小孩嬉鬧一樣的道理,我來你這里消費,你就有責任保證安全,況且小孩玩耍,追逐嬉鬧,酒店就應該可以預估會出現此類危險行為發生,上菜時酒店就有義務及時制止,或者專人掩護傳菜服務員,安全的把菜端上桌,能預估的危險,酒店沒有採取措施,責任清晰,就應該承擔責任!

『肆』 有應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作為一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有權必有責。公司法定代表人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承擔法律責任,需要承擔怎樣的責任,這就是希望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及已經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當事人必須要了解的法律風險。因為稍有不慎,將陷公司,乃至自己於萬劫不復境地。現如今,國家對市場經濟的規范力度加強,司法實踐中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判決承擔民事責任、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也越來越多,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風險防範問題引起了眾多需要長久發展、持續盈利公司的高度重視。
第一部分 常見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則是違反民法法律規定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原則上代表著公司行為,具有整體意志的屬性。但由於公司法定代表人必然需要自然人擔任,自然人有自己的私利,就會有為個人利益行事的可能。如前所述,公司法定代表人代表著整個公司與外界發生法律關系的時候,法律上認為具有整體意志屬性,因此原則上視為公司行為,因此很難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自然人的民事責任,該民事責任一般由企業來承擔的。但也有例外,比如在法人人格否認的情況下,公司法定代表人與企業將對外承擔連帶民事責任。
根據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公司法定代表人常見的民事責任如下: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故意或過錯,造成公司利益受損,應向本公司承擔民事責任[1]。
典型為:公司法定代表人因嚴重失職或與合同相對人串通簽訂、履行合同,損害本公司產生的賠償責任。
二、由於法定代表人屬於並且通常又具有股東身份,因此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發起人或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規定,則應向本公司或其他第三人承擔法律責任。常見情形如下: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或發起人,未履行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義務的,除應當向本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或按照發起人協議約定承擔違約責任。[2]
(二)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應承擔賠償責任。[3]
(三)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的,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4]
(四)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利用與其他單位的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的,損害公司的,應當向公司承擔賠償責任。[5]
(五)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的自有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6]
(六)公司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

『伍』 該如何承擔法律責任

1、何某14周歲之前,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專年齡。
2、年滿14周歲屬後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3、本案中何某應對搶劫罪承擔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法官發揮 發布:2025-05-11 14:51:28 瀏覽:285
特種行業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1 14:39:18 瀏覽:602
法律知識日常生活 發布:2025-05-11 14:37:39 瀏覽:610
首封法院和解 發布:2025-05-11 14:37:22 瀏覽:201
合同法102 發布:2025-05-11 14:32:56 瀏覽:349
北京法院上班時間 發布:2025-05-11 14:30:26 瀏覽:143
南山法院符波 發布:2025-05-11 14:21:06 瀏覽:412
經濟法基礎哪個老師講得好 發布:2025-05-11 14:11:48 瀏覽:864
湖北公司法律顧問2018公告 發布:2025-05-11 14:05:33 瀏覽:236
中級法院是哪裡 發布:2025-05-11 13:37:41 瀏覽: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