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微信簽字能起到法律責任嗎

微信簽字能起到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4-07-05 05:13:30

❶ 微信里簽字小程序有法律依據嗎

有。
騰訊最新推出的電子簽「小合同」功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所簽署的合同遵循《民法典》、《電子簽名法》的各項規定,具備法律效力。

❷ 用微信把合同內容發給對方 對方明確表示同意,有法律效用嗎能替代紙質合同手寫簽字嗎

通過網路簽訂的合同為電子合同,符合條件的電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條 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十三條 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一)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二)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三)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四)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條件的電子簽名。

第十四條 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微信簽字能起到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電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所需滿足的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五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數據電文,視為滿足法律、法規規定的原件形式要求:

(一)能夠有效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供隨時調取查用;

(二)能夠可靠地保證自最終形成時起,內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但是,在數據電文上增加背書以及數據交換、儲存和顯示過程中發生的形式變化不影響數據電文的完整性。

第六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數據電文,視為滿足法律、法規規定的文件保存要求:

(一)能夠有效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供隨時調取查用;

(二)數據電文的格式與其生成、發送或者接收時的格式相同,或者格式不相同但是能夠准確表現原來生成、發送或者接收的內容;

(三)能夠識別數據電文的發件人、收件人以及發送、接收的時間。

第七條 數據電文不得僅因為其是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收或者儲存的而被拒絕作為證據使用。

❸ 微信合同截圖後簽字行嗎

行的。
微信簽訂的合同是有效的,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規定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只要沒有構成無效合同,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台州市司法網 發布:2025-08-23 12:57:52 瀏覽:35
行政法的溯及效力 發布:2025-08-23 12:28:36 瀏覽:204
民事訴訟法的具體研究方法 發布:2025-08-23 12:27:49 瀏覽:649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公開課 發布:2025-08-23 12:13:27 瀏覽:556
法律碩士交換生 發布:2025-08-23 12:02:44 瀏覽:543
產前診斷技術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3 12:02:35 瀏覽:833
稅收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發布:2025-08-23 11:51:54 瀏覽:535
法院告女兒 發布:2025-08-23 11:51:14 瀏覽:200
永州司法局局長 發布:2025-08-23 11:51:02 瀏覽:114
貴州省員額法官 發布:2025-08-23 11:50:07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