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食品安全新聞法律責任

食品安全新聞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07 11:16:12

1. 食品安全的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事件,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指的是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版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權於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廣義指的是與食品安全相關的各種新聞事件。

1.「染色饅頭」

2011年4月初,央視報道,在上海市浦東區的一些超市染色饅頭的生產日期隨便更改,食用過多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後,溫州等地也發現類似染色饅頭。

2.「牛肉膏」

牛肉膏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於水,水溶液呈淡黃色。市場上一些熟食店、面館為牟利而用牛肉膏將豬肉「變」成牛肉。2011年4月有報道稱南京市場「牛肉膏」瘋賣。

3.「毒生薑」

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對生薑進行熏制,使正常情況下視覺不夠美觀的生薑變得嬌黃嫩脆。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查獲兩個使用硫磺熏制「毒生薑」的窩點,現場查獲「毒生薑」近1000公斤。

4.「瘦肉精」

瘦肉精是一類動物用葯,例如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及克倫特羅(Clenbuterol)等。將瘦肉精添加於飼料中,可以增加動物的瘦肉量。今年3月,媒體報道河南省孟州市等地養豬場採用違禁動物葯品「瘦肉精」飼養生豬,有毒豬肉流入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

2. 食品添加劑超標多少才能追究刑事責任 新聞

食品添加劑只要超標而引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不管超標多少,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有關食品添加劑的法律法規主要列舉如下:由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並於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其中第四十三條規定,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實行許可制度。申請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的條件、程序,按照國家有關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的規定執行。《食品安全法》可在中央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ov.cn/flfg/ 2009-02/28/content_1246367.htm)查到。
衛生部於2011年4月20日發布的GB 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繼續沿用的GB14880-94《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衛生標准》。還有於2011年7月發布實施的GB 26687-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復配食品添加劑通則》和於2011年4月20日發布的GB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於2011年4月20日實施)。其中對預包裝食品的標簽上食品添加劑通用名稱的標示方式作了相應規定。這些標准都可以在衛生部的網站上查到(www.moh.gov.cn, 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hwsjdj/s7891/201105/51641.htm)。
有關食品添加劑生產管理的規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國家質檢總局令第130號)、《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質檢總局令2010年第127號)、《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審查通則》(質檢總局公告2010年第81號)、《關於做好復配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管工作的通知》(國質檢食監函〔2011〕728號)。這些規定都可以在國家質監局的網站上查到(www.aqsiq.gov.cn)

3. 政府,企業,消費者,新聞媒體在食品安全工作中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不論由什麼來原因造成,不源同程度的危機會隨時影響每一個企業。盡管在危機發生期間,針對不同的危機誘因,其表現形式不盡相同,但是綜合已有的危機管理文獻,我們依然可以發現,成功的危機處理必須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一:快速反應,查明原因 從危...

4. 關於食品安全的新聞

foodbbs上面有個食品安全新聞的版塊,最新最全的食品安全新聞發布。
重慶查回獲千隻被灌礦石粉活雞答
鹵肉里的添加劑—行業潛規則
鮮榨「果汁」實為「毒汁」成本僅一角
韓國奶粉檢出甲醛 問題奶粉中國有售
雲陽查獲亞硝酸鹽超標「毒豬蹄」
重慶再現「染色饅頭」黑窩點
毒花椒事件
沈陽查獲25噸毒豆芽
........

5. 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新聞!

臨近年底,媒體都會做一年的大事盤點。關於食品安全的 你只要搜下 2010年 食品安全盤點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資料。
給你幾個鏈接吧,你看看是否有用。
http://www.chinanews.com.cn/jk/2010/12-21/2735204.shtml
http://www.ce.cn/cysc/sp/info/201012/20/t20101220_20625107.shtml
http://news.hsw.cn/system/2010/11/18/050686651.shtml
我就是媒體里負責食品安全的 再具體需要什麼資料你可以再告我。

6. 中國近十年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1、「礦物油風波」

簡介:

2017年3月份,某網路公司發布了一份檢測報告,其大意是在德芙、老乾媽等相關品牌的巧克力和辣椒醬中檢測了礦物油成分,同時還引用歐盟食品安全局的評估報道,稱該種礦物油能在動物體內積聚,可能在某些臟器中產生微肉芽腫。

此後,包括陳君石院士在內的眾多業內專家對此澄清,這些食品中的礦物油總量極低,根本不構成安全問題。

2.「腳臭鹽」事件

簡介:

2017年4月中旬,從山東率先查處一種聞起來有異味的食鹽開始,所謂的「腳臭鹽」新聞短時間內席捲全國,各地紛紛查處產自河南平頂山的相關食鹽,央視《新聞1+1》也專門做了節目。

最後,工信部帶隊督查企業,樣品送國家鹽產品質檢中心進行檢測,結果是兩家合格,一家現場認定有異味。

3.麥當勞冰淇淋機風波

簡介:

2017年7月26日,美國麥當勞某門店員工在其社交網站上傳了麥當勞門店的一組圖片,圖片顯示冰淇淋機內部看起來「已經發霉」。此照片隨後傳遍全球,也驚動了中國媒體,還有中國的食品安全執法部門。

但一天後事情就反轉,該「發霉零件」是冰淇淋機的清潔滴漏盤,用於承接可能滴落的零件潤滑劑,並不和食品接觸。

4.2009年2月27日,「咯咯噠」問題雞蛋所用飼料廠的法人代表獲刑,該廠於08年9月兩次向飼料中加入三聚氰胺。在08年10月,在香港對從內地進口的雞蛋中檢測出三聚氰胺後,引起了廣泛關注,所以問題飼料被查出,但雞蛋價格出現下跌。

5.2008年8月,人造「新鮮紅棗」流入烏魯木齊市場。主要經過兩道工序,鐵鍋里放進醬油,使青棗變成紅色,並保持光澤。再次放進加入大量糖精鈉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過量食用會造成血小板減少,釀成急性大出血等直接身體危害。

6.2008年6月1日,江西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通報,在5月22日至28日之間,先後有6名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就診的患者,在使用江西博雅生物制葯公司生產的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後死亡。

7.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廠生產的一些「紅心咸鴨蛋」在北京被檢測出含有致癌物質蘇丹紅。部分河北農戶用添加了工業染料蘇丹紅的飼料喂養鴨子,導致蛋黃內含有蘇丹紅,以致全北京市范圍內停售河北產「紅心」咸鴨蛋。

(6)食品安全新聞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農業部日前發布的2015年全年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信息顯示,2015年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繼續保持穩定,「十二五」期間蔬菜、畜禽產品、水產品合格率分別上升3.0、0.3和4.2個百分點,均為歷史最好水平。

監測信息顯示,2015年全年農產品質量總體合格率為97.1%,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分別為96.1%、95.6%、97.6%、99.4%和95.5%。農業部已將結果通報各地,督促有關地區加強監管,跟進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依法查處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單位。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表示,要力爭「十三五」末主要農產品的合格率達到97%以上,要全面提升源頭控制能力、標准化生產能力、風險防控能力、質量追溯管理能力、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完善監管制度和工作機制。推動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及農葯、畜禽屠宰等配套法規,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據悉,今年農業部將繼續以違規濫用獸用抗生素、非法屠宰病死畜禽等為重點,開展專項整治。

7. 近年來的食品安全事件

2005年食品安全事件1、蘇丹紅事件席捲全國2005年2月,在英國最大的食品製造商第一食品公司生產的回產品中發現答了被歐盟禁用的蘇丹紅(一號)色素。不到1個月,蘇丹紅事件席捲中國。 2、立頓速溶茶涉嫌氟超標2005年3月下旬,據媒體報道,美國的一個醫療項目研究,發現聯合利華旗下的立頓普通型速溶茶的氟化物含量為6.5ppm,大大超過美國環保局制定的飲水氟化物含量不得超過4ppm的標准,而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所規定的瓶裝水及飲料標准為:氟化物含量不得超過2.4ppm。3、雀巢奶粉被指碘超標5月底,浙江省工商局公布雀巢金牌成長3+奶粉20040921批次碘含量超標,為不合格產品。 在雀巢金牌成長3+奶粉碘超標曝光10天之後,雀巢

8. 食品安全的安全事件有哪些

食品安全事件復,有狹義和廣義兩制種。狹義指的是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於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廣義指的是與食品安全相關的各種新聞事件。

1.「染色饅頭」

2011年4月初,央視報道,在上海市浦東區的一些超市染色饅頭的生產日期隨便更改,食用過多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後,溫州等地也發現類似染色饅頭。

2.「牛肉膏」

牛肉膏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於水,水溶液呈淡黃色。市場上一些熟食店、面館為牟利而用牛肉膏將豬肉「變」成牛肉。2011年4月有報道稱南京市場「牛肉膏」瘋賣。

3.「毒生薑」

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對生薑進行熏制,使正常情況下視覺不夠美觀的生薑變得嬌黃嫩脆。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查獲兩個使用硫磺熏制「毒生薑」的窩點,現場查獲「毒生薑」近1000公斤。

4.「瘦肉精」

瘦肉精是一類動物用葯,例如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及克倫特羅(Clenbuterol)等。將瘦肉精添加於飼料中,可以增加動物的瘦肉量。今年3月,媒體報道河南省孟州市等地養豬場採用違禁動物葯品「瘦肉精」飼養生豬,有毒豬肉流入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

9.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准·······

您好:不正確。不是僅僅針對外地的犯法行為。

10. 新聞工作者將一如既往揭露食品犯罪行為,維護百姓食品安全這句話對不對

新聞工作者將一如既往地解六食品犯罪的行為維護百姓的食品安全,這句話的話,我覺得。應該是不對的不能一如既往的揭露食品的犯罪行為

熱點內容
三十道德經 發布:2025-10-11 07:33:49 瀏覽:155
法治趣味 發布:2025-10-11 07:33:04 瀏覽:452
省級示範司法所 發布:2025-10-11 07:20:26 瀏覽:666
中山市司法拍賣網 發布:2025-10-11 07:15:54 瀏覽:393
人民法院的產生 發布:2025-10-11 06:05:56 瀏覽:733
羅江司法局 發布:2025-10-11 06:00:42 瀏覽:300
11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 發布:2025-10-11 05:57:52 瀏覽:325
共同承擔債務承諾書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11 05:54:01 瀏覽:203
馬尾法律援助中心在線咨詢 發布:2025-10-11 05:43:47 瀏覽:535
新聞報道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11 05:42:30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