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責任應該董事長還是總經理

法律責任應該董事長還是總經理

發布時間: 2024-08-09 02:12:45

㈠ 如果公司出了問題,負責任的是法人,董事長,還是總經理,股東有責任嗎

「法人」不是正確的表述,應該表述為「法定代表人」,在我國的公司法體制下,一般認為法人(指單位)的正職行政負責人為其唯一法定代表人,一般在公司中,董事長、執行董事、經理都有可能是法定代表人的,公司出了問題,一般來說法定代表人便是負責人。另外,如果是股東抽逃出資的,也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
我國的公司法體制有濃重的計劃經濟特點,實行首長負責制,因此,無論是公司法還是民法典規定,都一般規定法定代表人可以成為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的追償對象,雖然規定上需要法定代表人存在過錯,但是在實踐當中,諸如生產過程中的意外事故、產品責任事故等通常都是由法定代表人負責。
但這不代表其他主體不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①董事、監事還有其他高管人員,具有公司法上的勤勉忠實義務,因為履職問題導致造成公司損失的,需要承擔內部責任;
②一般來說,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受到有限責任的保護,以一定的最高財產額為限度承擔責任,但是如果股東抽逃出資的,也面臨由相應的機關責令改正的法律風險,在上市公司中,大股東更面臨多重的規制,並不是完全沒有責任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十一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十二條 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八十一條 營利法人應當設執行機構。執行機構行使召集權力機構會議,決定法人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決定法人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以及法人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執行機構為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的,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按照法人章程的規定擔任法定代表人;未設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的,法人章程規定的主要負責人為其執行機構和法定代表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五條 公司成立後,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百條 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後,抽逃其出資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

㈡ 請問公司如果設立了總經理,總經理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根據《公司法》第五十條規定 總經理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公司的生產經回營管理工作,組織實施答董事會決議;
(二)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三)擬訂公司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
(四)擬訂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五)制定公司的具體規章
(六)提請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除應由董事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負責管理人員;
(八)董事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