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法律知識試題及答案
㈠ 涼山州2015年招聘教師公共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一、2015年四川公共基礎講義+模擬題(十套)。二、2015年四川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講內義+模擬題(十套)。
三、容2015年四川教師招聘考試大綱與分析詳細介紹。
四、教師招聘考試全套在線視頻課程(重點)。五、2015年四川教師招聘考試所報科目基礎知識。
六、2015年四川教師招聘考試所報科目試題與答案。
七、各省教師招聘考試歷年真題試卷參考。
八、2015年四川教招教育綜合-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九、2015年四川教招教育綜合-教學技能。十、2015年四川教招教育綜合-教育法律法規。
十一、2015年四川教招教育綜合-教育心理學。自己參考下這些資料,老 胖 子 網 裡面有下載。
㈡ 2020揭西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及解析
隨著2020年各地市的教師招聘公告的接連發出,各位期望成為一名教師的考生朋友是否做好了認真備考的准備呢?讓我們一起用歷年出現過的試題來試刀吧!
單選題
1.在影響人的發展的諸多因素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
A.教育 B.環境
C.遺傳 D.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答案】D。
【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人身心發展的四大因素。在影響人的發展的諸因素中,遺傳提供可能性(物質基礎、生理前提);學校教育起著主導作用;環境可以把可能性變為現實,是現實基礎;而個體主觀能動性是推動人身心發展的動力,也是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本題選擇D。
相關知識點鏈接:影響人身心發展的因素
(一)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1.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遺傳素質的差異對人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作用,但是遺傳素質具有可塑性。
3.遺傳素質的成熟機制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水平及階段,為一定年齡階段的身心特點的出現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二)環境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1.環境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
2.環境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外部的客觀條件,環境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又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3.人在接受環境影響和作用時,也不是消極的、被動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人在改造環境的實踐中發展著自身。因此,誇大環境對人的發展的作用,特別是環境決定論,是錯誤的。
(三)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四)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個體的實踐活動是個體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2.經驗課程區別於學科課程的根本之處在於它強調課程應以( )為中心。
A.知識 B.技能 C.問題 D.活動
【答案】D。
【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課程的分類。經驗課程又叫做活動課程,主張從兒童的興趣和經驗出發,以兒童活動為中心來設計課程。經驗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關於現實世界的直接經驗和真切體驗。學科課程是從學科知識整體中選取關聯密切的內容組成一門學科,分科組織教學。經驗課程區別於學科課程的根本之處在於它強調課程應以活動為中心。因此本題選擇D。
相關知識點鏈接:課程的類型
按照學科固有的屬性來劃分,分為學科課程和經驗課程
(一)學科課程是一種主張以學科為中心來編定的課程。
學科課程是以文化知識為基礎,按照一定的價值標准,從不同的知識領域或學術領域選擇一定的內容,根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為學科的課程。學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傳承人類文明,使學生掌握、傳遞和發展千百年來人類積累起來的知識文化遺產。邏輯性、系統性和簡約性是學科課程最大的特點。
(二)經驗課程是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以兒童的主體性活動的經驗為中心組織的課程。
經驗課程強調學生的直接經驗的價值,課程目標的基本來源就是學生的經驗及其生長需要,經驗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使學生獲得關於現實世界的直接經驗和真切體驗。
3.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課程設計的表現方式不包括( )。
A.課程標准 B.課程計劃 C.教材 D.多媒體課件
【答案】D。
【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課程設計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結構地產生課程計劃、課程標准以及教材等系統化的活動。因此課程設計的表現方式包括課程計劃、課程標准和教材。也稱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課程的文本表現形式、課程的物化形式等。因此,本題選擇D。
相關知識點鏈接: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
(一)課程計劃(教學計劃)
1.課程計劃的含義
課程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2.課程計劃的構成
(1)教學科目的設置(首要問題)
(2)學科順序
(3)課時分配
(4)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
(二)課程標准
1.課程標準的概念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的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它規定了學科的教學目的與任務,知識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有關教學法的基本要求。學科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分學科展開,它體現了國家對每門學科教學的統一要求,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也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准。
2.課程標準的內容
(1)前言。
(2)課程目標。
(3)內容標准。
(4)實施建議。
(5)附錄。
(三)教材和教科書(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
教材是教學的材料。狹義的教材又稱教科書或課本,是依據課程標准編制、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也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與課程的核心組成部分。它不同於一般的書籍,通常按學年或學期分冊、劃分單元或章節,它一般由目錄、課文、習題、練習、實驗、圖表、注釋、附錄等分部分構成,其中,課文是教材的主體部分。
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在心理學上屬於( )的結果。
A.刺激的抑制 B.刺激的分化 C.刺激的泛化 D.刺激的評價
【答案】C。
【中公講師解析】本題考查刺激的泛化與分化。刺激的泛化是面對相似刺激無法分清,給予相同反應。蛇與井繩屬於相似刺激,都害怕屬於相同反應,因此屬於刺激的泛化,故本題選擇C。
相關知識點鏈接: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
(一)獲得(習得)與消退
條件反射的獲得是指條件刺激(如鈴聲)反復與無條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條件刺激獲得信號意義的過程,亦即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
條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條件反射形成後,如果條件刺激重復出現多次而沒有無條件刺激相伴隨,則條件反應會變得越來越弱,並最終消失。
(二)刺激泛化與分化
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動物一旦學會對某一特定的條件刺激做出條件反應以後,其他與該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也能誘發其條件反應。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過選擇性強化和消退使有機體學會對條件刺激和與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
刺激泛華與分化是互補的過程。泛華是對事物的相似性的反應,分化則是對事物的差異性的反應。
以上的題目你是否都熟練掌握了?希望這幾道題的練習以及講解對考生們的備考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