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人民調解協議沒有法律效力

人民調解協議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07 20:53:26

A. 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有什麼法律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第三十一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 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對調解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督促當事人履行約定的義務。

第三十二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三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無效的,當事人可以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人民調解協議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二十八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第二十九條 調解協議書可以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二)糾紛的主要事實、爭議事項以及各方當事人的責任;

(三)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內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調解協議書自各方當事人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調解員簽名並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之日起生效。調解協議書由當事人各執一份,人民調解委員會留存一份。

第三十條 口頭調解協議自各方當事人達成協議之日起生效。

B. 人民調解協議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

你好,人來民調解,是自指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以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公德為依據,對民間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使糾紛各方當事人互諒互讓、平等協商、自願達成協議,消除紛爭的一種活動。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並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C. 人民調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人民調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雙方當事人必須按照調解協議確定的義務履行。專

一方不履行的,另一屬方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判決並強制對方履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第二十八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第二十九 條調解協議書可以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二)糾紛的主要事實、爭議事項以及各方當事人的責任;

(三)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內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調解協議書自各方當事人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調解員簽名並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之日起生效。調解協議書由當事人各執一份,人民調解委員會留存一份。

第三十條 口頭調解協議自各方當事人達成協議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一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

相關漫畫——和解

D. 什麼是人民調解人民調解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人民調解是指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依照法律、政策及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對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規勸,促其彼此互諒互讓,在自主自願情況下,達成協議,消除紛爭的活動。

不具有法律效力,人民調解是我國法律所確認的一種訴訟外的調解形式,但是經調解達成的協議並不具有法律效力。

(4)人民調解協議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三十三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無效的,當事人可以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E. 人民調解法對調解協議的效力是怎樣規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三十一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

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對調解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督促當事人履行約定的義務。

第三十二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三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無效的,當事人可以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人民調解協議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調解協議通常是在調解方案的基礎上形成的。調解方案原則上應當由當事人自己提出,雙方當事人都可以提出調解方案。根據《民事調解規定》,主持調解的人員也可以提出調解方案供當事人協商時參考,雙方當事人經過調解,達成調解協議,法院應當將調解協議做記錄,並由當事人或經授權的代理人簽名。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調解協議違背法院調解有關原則的,人民法院不予確認。《民事調解規定》第12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確認:

(1)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

(2)侵害案外人利益的;

(3)違背當事人真實意思的;

(4)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性規定的。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F. 人民調解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調解書只要內容不違法,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都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版人民法院、權司法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中:依法確認人民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 ,各級人民法院特別是基層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人民法庭,要認真貫徹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對在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達成的調解協議,一方當事人反悔而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應當及時受理,並按照該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準確認定調解協議的性質和效力。
凡調解協議的內容是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的,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及社會公共利益,不具有無效、可撤銷或者變更法定事由的,應當確認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並以此作為確定當事人權利義務的依據,通過法院的裁判維護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

G. 人民調解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強制力

就樓主的問題,試探答復如下:
人民調解協議書一旦達成、並經當事人簽署,即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質,對於簽署調解協議書的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調解協議;但不具有法律強制力——如果一方不履行該調解協議,另一方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而不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告訴樓主,法律依據如下(因樓主沒有講清楚使勞動爭議,還是僱傭關系的民事爭議,故分別敘述):
1.如果是民事爭議(僱傭關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一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並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調解協議。」指的就是對當事人有約束力。
第二條「當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對方當事人履行調解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指的就是沒有法律強制力,不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而只能向法院起訴,由法院來審判,形成具有法律強制效力的民事判決書或者民事調解書。
2.如果是勞動爭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第十四條第一款「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第二款「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指的就是對當事人有約束力。
第十五條「達成調解協議後,一方當事人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指的就是沒有法律強制力,不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而只能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法院的判決書或調解書、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書具有法律強制力,而其他機構(包括人民調解委員會、工會委員會等)的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強制力(與對當事人的約束力不相同),是國家司法制度強制性所決定的,就是要維護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的裁判文書的法律強制效力,而其他文書,則不具有法律強制力——不能據此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則必須向法院起訴或者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建議樓主,盡早起訴(或者申請仲裁)!
祝依法維權成功!

H.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有法律效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第二十八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第三十條口頭調解協議自各方當事人達成協議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一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

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對調解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督促當事人履行約定的義務。

(8)人民調解協議沒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三十二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三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無效的,當事人可以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I. 未經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只要是建立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且忇議不違反法律規定就有效。

J. 調解書什麼情況下不具備法律效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內》第四、第五條的規定,具備容以下條件的調解協議有效:
(一)當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調解協議無效:
(一)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二)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人民調解委員會強迫調解的,調解協議無效。

下列調解協議,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調解協議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調解協議,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不得撤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熱點內容
經銷百草枯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10:29:22 瀏覽:210
當法官的資料 發布:2025-05-16 10:27:54 瀏覽:384
湖北用血條例 發布:2025-05-16 10:27:54 瀏覽:858
拖欠農民工按勞動法來處理 發布:2025-05-16 10:27:47 瀏覽:785
刑事訴訟法248 發布:2025-05-16 10:06:38 瀏覽:931
法律援助偵查階段律師意見 發布:2025-05-16 10:03:02 瀏覽:692
社會生存法夠硬和圓滑 發布:2025-05-16 10:01:38 瀏覽:30
關於共同侵害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09:32:59 瀏覽:803
中歐學院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6 09:25:24 瀏覽:238
政府投資項目監管有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5-05-16 09:15:13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