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日本
⑴ 國內法碩or日本留學
出去讀法律的話,語言要求很高的,而且又是跨專業,這個難度不小。
法碩么,考的人是在太多了,從七八年前起非常火爆,但現在法碩出來的也很難混。你是一門心思准備學法律了么
⑵ 本科日語專業在讀法律碩士研究方向選擇哪個方向才能和本科專業有機結合現在很迷
你是說去日本研究,還是在國內研究的呢?
日本近代法律中的大部分內容,專如民法的大部、刑屬法、社會保障法等很多法律都是從德國引進的,幾乎就是翻版,~!
日本人俗稱「六法」,憲法、民法、刑法、~!
在國際化的大環境中的現在,建議還是研究日本法律中的弱項--〉國際法!
本人就是從日本某著名高校法律專業出來後回來的,可是~!
⑶ 我現在是法律碩士研究生在讀,畢業後想申請去日本讀博士,但是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日語二級水平
這要看學校的政策跟你在學校的成績情況了!如果不能申請,可選擇自考,不過自考費用相對較高。
⑷ 考律師資格證需要什麼
一、考律師資格證需要的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具有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者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有法律專業知識(持港澳台地區和外國高等院校學歷的人員,其學歷經認證後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5、品行良好。
依據《司法部關於確定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的意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轄自治縣,各自治區所轄縣,各自治州所轄縣;國務院審批確定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西藏自治區所轄市、地區、縣、縣級市、市轄區,可以將報名的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專科學歷。
二、律師資格證教材:
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有三卷:
第一卷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第三卷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仲裁法。
三、合格分數:國家司法考試的通過數額及合格分數線,待考試結束後,由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公布。
(4)法律碩士日本擴展閱讀:
地點與方式:
在內地工作、學習或者居住的香港、澳門居民,可以在香港、澳門報名,也可以在內地居所地司法行政機關指定的報名點報名,並按要求提交相關材料。在內地報名的,須提交在內地工作、學習或者居住的證明。
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評卷。評卷工作結束後,考試成績由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公布。根據《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試行)》的規定,國家司法考試的通過數額及合格分數線,待考試結束後,由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公布。
⑸ 急~~~~去日本讀法律碩士好不好
你是學中國的法律還是日本的法律啊,如果你以後要在日本工作或者從事與日本有關的外事工作那你可以去,如果以後在中國工作那就沒必要去了.
⑹ 我現在是一名研一在讀的學生,專業是法律碩士。計劃著畢業後去日本留學。
我覺得既然你來的資金方面有自壓力,建議你要想好留學的目的。
日本商學跟法學非常好的學校是日本一橋大學,要求是日語一級,另外學校的導師認可你的研究方向,過去不需要再讀語言,但是要參加日本修士的考試。北海道比較好的大學是北海道大學,北海道教育大學,學費希望你第一年准備12萬左右。我一個姐姐是浙江大學光學系的,也是去的日本讀研,當時在浙江省團委的一個留學公司了解的這些信息,在他們那邊做的DIY留學走的。你應該找幾家專業的留學機構問一下情況。
⑺ 在日本讀法律碩士,在日本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
1、我知道的人里,把司法書士、行政書士的資格拿到後,有在日本、海外版就職的;考律師資權格太難了,也可以試一下;各類商貿公司也可能。
2、現在不景氣,日本的大公司在裁員,中小公司生存艱難,你找工作可能會有「艱苦卓絕」的過程,我的建議是,只要是可能收外國人的公司,考試面試50-100家再說。
⑻ 未來十年中國的十大熱門行業是什麼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未來十年中國十大熱門行業有哪些?哪個行業最吃香?
未來十年中國十大熱門行業:財務規劃師,人力資源經理,電子商務工程師,網路營銷,網路媒體高級編輯,企業高級規劃師,公關經理,游戲,動畫設計工程師,公務員,職業規劃師, 律師 。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第四 職業顧問的職業門檻很高。它需要結合市場信息研究能力,職業規劃,個人職業評價,心理研究等專業知識。它還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相關的專業教育和工作背景以及各種行業。人才需求眾所周知。
目前,國內注冊律師遠沒有中國發展市場經濟和法治的要求。人們的法律意識日益加強。資產重組,兼並重組,以及大量中小企業的涌現,會增加很多法律事務,對律師的需求會迅速增加。
⑼ 上海外國語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如果你足夠優秀,可以考慮報考卓越學院。
卓越學院採用榮譽培養制度,以國家戰略與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培養兼具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擅長多元文化理解與溝通,在國際事務合作與競爭中善於把握機遇和爭取主動的國際青年精英。
卓院可以說是全上外就讀門檻最高的院系,非卓院學生也可以通過校內選拔進入卓院參與課程學習,當然選拔競爭也非常激烈。
卓越學院為學子提供的不僅是高水平的師資力量,還有國際化的培養制度。2016年首批開設「多語種高級翻譯實驗班」和「多語種國別區域實驗班」兩個核心平台,2017年增設「多語種國際組織人才實驗班」,2018年增設「多語種外交外事人才實驗班」。
在此你不僅可以收獲豐富的語言知識和國際視野,還有各種課內和課余活動所帶來的綜合素養的提升。
⑽ 關於廈門大學的以前或廈門大學的歷史
廈門大學經私立廈門大學、國立廈門大學、廈門大學三個階段,具體歷史發展如下:
一、私立廈門大學
1919年8月,陳嘉庚在上海聘任全國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黃炎培、汪精衛、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復、黃琬、葉淵、鄧萃英等10人為籌備員。
1919年10月召開私立廈門大學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擬訂《廈門大學組織大綱》,會議推舉鄧萃英為廈門大學首任校長、鄭貞文為教務長、何公敢為總務長。
1921年4月6日,廈門大學借集美學校舉行開校式,初創時為私立,設有師范(包括文、理科)、商學兩部。
1921年7月4日,林文慶接受陳嘉庚先生邀請繼任廈門大學校長, 在林文慶校長掌校期間,陸續增設工學、新聞、法學、醫葯等科系,初步建成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到民國19年(1930年)擴充為文、理、法、商、教育5個學院、21個系。
民國25年合並為文、理、商3個學院、9個系。學生由開始時的136人發展到300多人。
二、國立廈門大學
1937年7月1日,經陳嘉庚函請,南京國民政府同意將私立廈門大學改為國立。
1937年7月6日,著名物理學家、清華大學教授薩本棟博士任廈門大學校長。
1937年9月4日,由於日軍侵犯廈門,學校遷鼓浪嶼。
1945年9月19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為國立廈門大學校長。
1946年6月1日,廈門大學校本部開始遷回廈門,長汀各界在體育場舉行歡送大會,贈送大匾額一塊,上刻「南方之強」四個大字。
1949年1月31日,前校長薩本棟在美國逝世,按其遺囑將骨灰安葬在廈門大學校內。
三、廈門大學
1949年10月17日,廈門解放,廈門市軍管會於10月20日委派軍代表吳強、肖楓接管廈門大學,組建新的廈大黨支部。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經濟學家王亞南教授為廈門大學校長。
1951年,原省立福建農學院並入廈大,改成廈門大學農學院,原私立福建大學的政治、法律、經濟三系並入廈大。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大調整。1952年院系調整前,廈門大學擁有7個學院。
1952年院系調整後的廈門大學只保留文理學院,成為文理科的綜合性大學,並在52年之後陸續又有院系調出。
1958年7月,廈門大學下放歸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經中央批准,廈門大學改為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1966~1970年,廈門大學停止招生5年。
1971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時有9個系,除保留1966年的8個系外,福建師范學院教育系遷回廈大開辦。
1972年,廈門大學水產相關系調入廈門水產學院。
1981年11月26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1986年9月12日,舉辦試辦廈門大學研究生院成立大會。
1995年7月,廈門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
1996年,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1997年4月,廈門大學「211工程」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專家審定立項建設。
2001年2月,被列入國家「985工程」一期重點建設高校之一。4月6日,廈門大學漳州校區奠基興建。12月,首批獲准試辦示範性軟體學院。
2004年,被列入國家「985工程」二期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2004年7月,廈門大學被增列為中管高校。
2005年底,廈門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評估。
2006年,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111計劃」)首批立項名單;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010年,學校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國家」珠峰計劃)。
2012年,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廈門市政府在北京簽署《重點共建協議》協議,繼續重點共建廈門大學。
2012年,學校成立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分校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佔地900畝,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於2016年正式辦學。
2012年11月,入選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2013年6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7月,入選首批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10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月,廈門市政府與廈門大學簽署共建廈門大學醫學院協議。
2014年,學校牽頭的兩個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2011計劃」;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5年4月6日,學校整合航空系、機電工程系和自動化系等學科組建成立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
2017年1月,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2018年4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准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7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聯合發文,確定「十三五」期間新增8所共建高校,廈門大學位列其中。8月,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正式批復。
2019年3月,學校整合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人口研究所、人類學與民族學系、人類學研究所組建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9月,廈門大學成為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創始成員、理事單位。
(10)法律碩士日本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3月,廈門大學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29個學院和15個研究院。
一、人文與藝術學部(文學部)
1、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人類學與民族學系。
2、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系、廣告學系、傳播學系。
3、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系、歐洲語言文學系、日本語言文學系、法語語言文學系。
4、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音樂系、設計系。
5、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華文系。
6、廈門大學國際學院
二、社會科學學部(社科學部)
1、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統計系、財政系、金融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2、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系、旅遊與酒店管理系、工商管理教育中心(MBA中心)、高級經理教育中心(EMBA項目)、財務學系、市場學系。
3、廈門大學法學院:廈門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4、廈門國家會計學院: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聯合教育中心、物流與項目管理工程碩士教育中心。
5、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系、公共管理系、社會學系、公共管理教育中心(MPA中心)。
6、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7、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8、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育學公共教學部、教師教育部。
9、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
10、廈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11、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
三、自然科學學部(理學部)
1、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系、信息與計算數學系、概率與數理統計系。
2、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理學部分):物理學系、天文學系。
3、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理學部分):化學系、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化學生物學系。
四、工程技術學部(工學部)
1、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工學部分):物理學系、天文學系。
2、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工學部分):化學系、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化學生物學系。3、廈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系、智能科學與技術系、通信工程系、網路空間安全系。
4、廈門大學軟體學院。
5、廈門大學材料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生物材料系。
6、廈門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建築系、土木工程系、城市規劃系。
7、廈門大學能源學院。
8、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飛行器系、動力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儀器與電氣系、自動化系。
9、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科學系、電子工程系。
五、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部(醫學部)
1、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系、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系、生物醫學科學系、農業生物技術系。
2、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3、廈門大學葯學院:葯學系。
4、廈門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中醫學系、護理學系、眼視光系。
六、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部(地學部)
1、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海洋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海洋化學與地球化學系、物理海洋學系、應用海洋物理與工程系、地質海洋學系。
2、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環境科學系、生態學系、環境與生態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