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司會計怎麼就法律責任了

公司會計怎麼就法律責任了

發布時間: 2021-01-08 03:30:56

❶ 加入一個公司的賬出了問題,會計承擔法律責任

會計法有規定要求如實做帳的,如果帳有問題是在你之前,那你就保存好證據,以防不測。
如果帳是你出的問題,那應當及時補救。否則一旦被查出有問題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❷ 如何區分企業法人和財務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一、企業法人是指具有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資金數額、企業名稱、組織章程、組織機構、住所等法定條件,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經主管機關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的社會經濟組織。

  1. 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企業/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只向本企業/公司承擔因自身過錯而產生的民事責任。

  2. 由於單位違法可能會受到雙重製裁,除了法人的單位責任外,法定代表人作為主管人員也應當承擔個人法律責任。

    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

民法通則》第43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承擔對第三人責任後,可以追償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的賠償責任。

二、財務負責人一般由總會計師或財務總監擔任,全面負責公司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與監督工作。根據新《會計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負責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襲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費人。」新《會計法》 明確規定7單位負責人的會計責任,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1. 保證會計資料質量的責任。新《會計法》第四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2. 保證財務會計報告質量的責任。新《會計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並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還須由總會計師簽名並蓋章。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真實、完整。」

  3. 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責任。新《會計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

  4. 保障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的責任。新《會計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

  5. 依法接受監督的責任。根據新《會計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接受有關監督檢查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如實提供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不得拒絕、隱匿、謊報,應當向接受委託的會計師事務所如實提供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膽務所出具不實或者不當的審計報告。否則,也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6. 依法設置會計機構,配置會計人員的責任。根據新《會計法》第三十六條、三十八條規定,各單位應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並指定會計主管人員。

❸ 公司做假賬會計有什麼責任

二、常見會計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1、違法行為:
①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行為。(賬簿)
②私設會計賬簿的行為。(賬簿)
③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行為。(憑證)
④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的行為。(憑證)
⑤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行為。(處理方法)
⑥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行為。(報表)
⑦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行為。(記賬文字和貨幣)
⑧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行為。(檔案)
⑨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行為。(內部控制)
⑩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會計法》規定的行為。(任用人員)
2、法律責任:①責令限期改正: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
②罰款:A、單位並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B、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③給予行政處分:國家工作人員
④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情節嚴重方可吊銷
⑤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
三、其他會計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一)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1、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不構成犯罪的:
①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
②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③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④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
⑤會計人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二)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1、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不構成犯罪的:
①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
②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③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④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
⑤會計人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三)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1、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不構成犯罪的:
①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②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❹ 《會計法》規定企業負責人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會計法》規定企業負責人應負的法律責任: 《會計法》第四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單位負責人應當承擔以下責任:通報。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採取通報方式對違法行為人予以公告、批評;罰款。在對單位實施罰款的同時,可以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以300o元以上50000~以下的罰款:行政處分。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可以由所在單位或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會計法>第45條規定,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夠成犯罪的,可以處以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可以由所在單位或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會計法>第46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分析以上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單位負責人承擔的責任,應當是嚴格責任,單位負責人對單位發生的會計違法行為,除非能證明其反對或者是不知情否則應當對會計違法行為承擔責任。這是因為:(1)會計核算工作是單位工作的重要方面,單位負責人有責任和義務對會計工作進行領導,不能借口不懂業務而放任會計工作的管理。(2)根據我國《公司法>等涉及企業組織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單位的負責人對內對外代表單位。領導單位的日常工作,而會計工作是單位日常工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單位會計記錄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也是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進行的。(3)從實踐來看,近年來發生的會計違規行為絕大部分是在單位負責人的直接參與和領導下進行的。(4)從會計人員和單位負責人的關系來看,如果僅是規定會計人員對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事實上難以達到目的。在單位中,會計人員在現有體制下仍屬單位工作人員,從管理角度看,會計人員是單位會計信息的主要執行人員,他們是被管理者,其行為受到單位負責人意願的約束。因此,如果不讓單位負責人對會計核算承擔責任,而單獨要求會計人員對會計核算負責是不現實的。從職責和職權相適應的角度看,這樣做也會加重會計人員的責任。在《會計法》有關會計法律責任的規定下,單位負責人作為本單位會計行為第一責任人。應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把握單位會計法律責任和單位負責人會計法律責任的區別,認識單位負責人在《會計法》貫徹實施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單位會計法律責任和單位負責人會計法律責任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撇開主觀因素,單位會計核算制度不嚴和運行機制不健全是一個共同的原因,也就是《會計法》在單位中並未得到徹底的實施,這個責任在單位負責人。因此必須要充分認識單位負責人在作為單位會計行為第一責任人在貫徹實施《會計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學習《會計法》和其他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會計核算的基本知識,這是單位負責人必須具備的素質。同時還應對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嚴格把關,對不合格的應堅決不予任用。三是切實加強會計監督。要使《會計法》在單位中的貫徹實施有保證,單位負責人必須在單位內部實施會計監督.明確自身的監督職責,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在內部會計監督中的職權以及對違反《會計法》行為的檢舉和查處。另外還要切實加強審計監督,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兩方面都應落實。 參考資料: http://ke.soso.com/v3836216.htm

滿意請採納

❺ 企業注冊公司需要會計人員,以後企業違法,這個會計就是幫忙注冊公司用的沒參與業務,會計有法律責任嗎

只要是會計本身沒有違法行為,
會計就是不需要擔負法律責任的。責任都是由法人和股東來承擔的。
你是哪裡的?

❻ 一公司會計,他就拿基本工資,他公司涉嫌犯罪,他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么

會計就是做賬,只是負責財務專業的事情。
如果涉及犯罪的,除非你做兩盤賬被查出來。但是跟公司的違法不相干(但是你對公司的經營合法性是有證據證明你不知道他違法)

❼ 公司違反財務會計制度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根據《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違反會計制度規定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包括:
(1)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行為。是指依法應當設置會計賬簿的單位和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設置會計賬簿、設置虛假會計賬簿或者設置不符合規定的會計賬簿及設置多套會計賬簿的行為。
(2)私設會計賬簿的行為。就是指依法應當建賬的單位和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法定的會計賬簿之外私自設置會計賬簿的行為,這是對第一種違法行為的補充。俗稱「二本賬」、「賬外賬」。
(3)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行為。就是指出具原始憑證的單位、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出具的原始憑證不合法;或者取得原始憑證的單位、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取得的原始憑證不合法。
(4)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的行為。
(5)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行為。
(6)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行為。
(7)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行為。
(8)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行為。
(9)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行為。
(10)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行為。

❽ 公司會計有大責任,會有法律責任嗎

偷稅漏稅需要做假賬吧,你不能把真賬本給人家稅務局拿過去呀,看看這幾年的虛開增值稅的大案,應該有點害怕了吧。公司做的好多違法的事情最後都是會計背鍋的,有沒有。

❾ 違反會計制度要承擔法律責任為什麼還有企業鋌而走險

對於違反會計制度的個人和企業需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根

據《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違反會計制度規定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行

為包括:
1)不依法設置會計帳簿的行為。是指依法應當設置會計帳簿的單位和個人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設置會計帳簿、設置虛假會計帳簿或者

設置不符合規定的會計帳簿及設置多套會計帳簿的行為。
2)私設會計帳簿的行為。就是指依法應當建帳的單位和個人,違反法律、

行政法規的規定,在法定的會計帳簿之外私自設置會計帳簿的行為,這是

對第一種違法行為的補充。俗稱「二本帳」、「帳外帳」。
3)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

的行為。就是指出具原始憑證的單位、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出具的原始憑證不合法;或者取得原始憑證的單位、個人違反法律、行政

法規的規定,取得的原始憑證不合法。
4)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帳簿或者登記會計帳簿不符合規

定的行為。
5)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行為。
6)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行為。
7)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帳本位幣的行為。
8)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行為。
9)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

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行為。
10)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行為。

熱點內容
法官法放寬 發布:2025-10-11 04:03:25 瀏覽:827
梨園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11 03:54:53 瀏覽:805
邯鄲法院張繼紅 發布:2025-10-11 03:51:54 瀏覽:671
婚姻法34條第2款 發布:2025-10-11 03:35:34 瀏覽:454
法規和規章區別 發布:2025-10-11 03:28:32 瀏覽:713
法規處審核 發布:2025-10-11 03:28:25 瀏覽:822
中國婚姻法多大可以結婚17年 發布:2025-10-11 03:16:56 瀏覽:211
2015年婚姻法解釋 發布:2025-10-11 03:16:55 瀏覽:6
法官算軍人嗎 發布:2025-10-11 03:10:39 瀏覽:640
新婚姻法見面禮 發布:2025-10-11 02:46:00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