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協議有什麼法律效力

協議有什麼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08 12:46:02

1. 協議有法律效力

具有復法律效力。

民間協議具制有法律效力的前提為:協議雙方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且是在雙方都自願的前提下簽訂,沒有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協議所具備的格式、內容、項目齊全,經雙方簽字確認,且雙方都沒有欺騙的行為,代理人代理手續合法。

合同法》規定合同有效要件為: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4、合同標的須確定和可能。

(1)協議有什麼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協議的格式

1 、標題:雙方單位名稱事由,協議書三部分組成。

2 、正文:條款內容

協商目的

協商目的責任

協議的時間和期限

協商目的條款和酬金{價格明確總額大寫必須明確貨幣種類}

履行條款期限

違反條款的責任處理

落款{簽署}

簽署日期

2. 合同與協議的區別及法律效力有哪些

從其區別角度來說,協議是簽訂合同的基礎,合同又是協議的具體化。所謂回協議是指答有關國家、政黨、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者個人,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訂立的一種具有政治、經濟或其關系的契約。合同與協議雖然有其共同之處,但兩者也有其明顯區別。合同的特點是明確、詳細、具體,並規定有違約責任;而協議的特點是沒有具體標的、簡單、概括、原則,不涉及違約責任。合同與協議是兩個既有共同點又有區別的概念,不能只從名稱上來區分,而應該根據其實質內容來確定。如果協議的內容寫得比較明確、具體、詳細、齊全,並涉及到違約責任,即使其名稱寫的是協議,也是合同;如果合同的內容寫得比較概括、原則、很不具體,也不涉及違約責任,即使其名稱寫的是合同,也不能稱其為合同,而是協議。

3. 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你好,勞動復合同法只允許用制人單位在兩種情形下跟勞動者約定違約金的問題,其中就有一種是服務期限違約,賠償培訓費用。
但是前提是你跟該公司成立勞動關系,如果你們之間並未成立勞動關系(是跟安保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或者將要簽訂勞動合同),該公司無權向你主張返還培訓費。

4. 協議怎樣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來來說,合同只要體自現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合同約定事項不違反法律法規和行政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序良俗,不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依法成就的合同就產生法定約束力。

合同須具體要符合以下條件:

一、簽定合同或協議的當事人需是雙方或多方,而不能是單方所為,經過平等、自願協商而訂立;

二、簽訂的主體是有資格的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等),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的內容能夠正確認識,可自由支配自己的行為,能夠以自己的名義簽訂相關合同、協議;

三、簽定的合同、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法律和行政強制性規定與反公序良俗。

四、合同或協議內容不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

五、書面形式簽訂合同,一般包括一下條款:1、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2、標的:3、數量:4、質量:5、價款或者報酬: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7、違約責任:8、解決爭議的方法

5. 協議法律效力

你好:
1、合同的真偽要求合同的原件進行甄別,復印件不可以。
2、即使有你的簽名和內手印,但是卻沒有容合同的原件其法律效力也是不能判定的。
3、財產分割協議不能左右其他人,但是可以約束合同雙方當事人。前提是合同是在雙方自願合法的情況下簽訂的。
派出所等待裁決是什麼意思???裁決什麼???

6. 協議書具有什麼樣的法律效力

合同與協議是同一概念,協議是人們一種習慣上的叫法,類似的提法還有契約,如房契、地專契。屬

合同法第2條對合同所作的定義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由此可見,合同就是具有特定內容的協議,用來約定當事人相互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同樣具備上述特徵的協議就是合同。

實踐中,合同可以以不同的名稱出現,如合同,合同書,協議,協議書,備忘錄,名字並不重要,關鍵是看其內容。

★簽訂協議時雙方自願,意思表達一致。沒有受脅迫或重大誤解的,是有效的,具有法律效力,應受該協議約束。

7. 什麼樣的協議才具有真正的法律效力

這個需要具體案件具體判斷。簡單來說,就是需要合格的主體,明確的意思表示以及合法的標的,這三者的結合才能認定某一協議是否合法,具有法律效力。

有什麼不明白的,點我咨詢。

8. 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應該是沒有效力的
第一,從司法實踐的情況來看,跟單位簽定的協回議必須加蓋單位公章才有效力答。
第二,買土地修路這件事,對於一個村來說,是件大事,不是僅僅一個隊長及幾個社員代表就有權決定的,這種事應該由全體村民大會決定。他們必須召開村民大會通過,你也最好要有這方面的證據,比如他們的會議紀錄什麼的,以備不時之需。另外,也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還是得村支部和村委會加蓋公章才能確認協議對雙方生效。

9. 什麼樣的合同或者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一般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也是就是具有法律效力。具體要符合以下條件:

簽定合同或協議的當事人需是雙方或多方,而不能是單方所為,經過平等、自願協商而訂立;

簽訂的主體是有資格的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等),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的內容能夠正確認識,可自由支配自己的行為,能夠以自己的名義簽訂相關合同、協議;

簽定的合同、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的強行性效力性法律規定(如,不得違反公序良俗,說白了就是公共道德秩序)。

合同或協議內容不損害國有、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

(9)協議有什麼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廣義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門中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狹義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

還有最狹義合同僅指民事合同中的債權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合同(Contract),又稱為契約、協議,是平等的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是兩個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協議。

只有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國家法律約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國家法律約束力 。

10. 什麼樣的協議具備法律效力

? 企業家應該能復夠辨識各類不同協制議之間的區別。盡管存在少數特例,但一般情況下,口頭協議雖然具備法律效力但往往難以證實。如果沒有協議文件,協議雙方對協議的理解很可能不一致。如果你希望協議的所有條款都具備法律效力,那就把它們寫下來。 准備好書面協議之後,對於其中的哪些內容具備法律效力,你還需要做到心中有數。按照協議用語,書面協議分為三個基本類型:協議將來達成協議(agreement to agree)、協議意向書、以及說明詳細且具備約束力的協議。 協議將來達成協議只是說明繼續協商的意向。盡管將來有可能會追加其他協議條款,但這類協議只是說明,協議各方有責任繼續協商,以達成最終協議。 意向書往往對協議的基本條款進行說明,但具體細節要留待將來再進一步完善。對於協議意向書,至為關鍵的是,你需要搞清楚,協議條款是立即生效,還是說在最後條款最終確定之前並不存在任何具備約束力的協議。比較明智的做法是,在意向書中增加一個條文,說明哪些條款是目前就具備法律效力的,哪些還不是。並且,達成最終協議時,一定要以書面形式將之製作成完整的文件。

熱點內容
法律法規培訓評價 發布:2025-10-10 18:07:01 瀏覽:249
工會立法宗旨 發布:2025-10-10 17:27:34 瀏覽:876
新民法典第五編 發布:2025-10-10 17:15:11 瀏覽:825
禁食野味法規 發布:2025-10-10 17:14:25 瀏覽:40
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中開展社會 發布:2025-10-10 17:09:04 瀏覽:223
魔法學校三眼貓讀後感 發布:2025-10-10 17:08:59 瀏覽:366
開發區法律服務類型 發布:2025-10-10 17:04:36 瀏覽:232
設立公司監事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10-10 16:59:33 瀏覽:4
大型司法局 發布:2025-10-10 16:58:05 瀏覽:842
2035年成為法治國家 發布:2025-10-10 16:57:12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