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違約責任過高的法律依據

違約責任過高的法律依據

發布時間: 2021-01-08 14:19:30

⑴ 離婚協議中違約金過高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合同違約金沒有法律規定上限,但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版的30%,當事人可以請求權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如:雙方約定違約金為2萬元,但因違約實際給對方造成損失1萬元,則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在1.3萬元和2萬元之間適當調整違約金金額。
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⑵ 違約金約定過高如何認定和調整

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30%的可以認定為違約金約定過高。違約金約定過高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調整,進行適當減少。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2)違約責任過高的法律依據擴展閱讀

對於過高違約金的法律干預,應確立以「不主動干預」為原則,以為國家及社會公益目的而主動干預為例外的機制。

根據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法院不會主動審查違約金是否過高或過低,也不會主動調整違約金,而是由一方當事人提出主張後才加以審查、調整違約金,就如訴訟時效問題一樣。很多當事人由於對法律的不了解,害怕提出減少違約金的請求就等於認可自己違約的事實,因此不敢提出。

實際上這一擔心完全是不必要的,法院不會因為當事人提出了違約金過高的抗辯就認定當事人肯定違約,二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系。

⑶ 按合同法規定,違約金最高不超過多少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違約金過高的比較標准為守約方的實際損失,如上所述,實際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履行利益損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的規定,以調整到實際損失的130%為原則,以體現違約金的懲罰性。

法律對於違約金的最高限度並沒有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的定金數額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百分之二十的,超過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⑷ 違約金超出法律規定違法嗎

在履約過程中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約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關於違約金調整具體規則和基本原則的規定。具體規則:(1)以實際損失為基礎;(2)兼顧合同履行情況;(3)當事人的過錯;(4)合同履行的預期效益。基本原則: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這是調整違約金所應遵循的,也是衡量違約金調整是否正確最終最高的判斷標准。如果違約金調整後違背了該兩條原則,其裁判結果都是錯誤的。畢竟具體規則必須要在基本原則的指導下適用。關於違約金是否過高的判斷標准。此規定也屬於具體規則的范疇,也應在基本原則的指導下適用。在適用時不能拘泥、僵化,以為凡是超過損失30%的,都認為是過分高於所造成的損失。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⑸ 法律規定違約金最多不能超過多少

《合同法》第114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所以,違約金具有懲罰性的特徵,它不以非違約方遭受損失為前提。

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標的的20%。但是如果過高或者過低是可以請求法院給予減少或者增加的。

《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適當減少。但是違約金是當事人雙方在訂約時對一方違約後可能造成的損失的一種預先估算,與違約後守約方的實際損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法律規定預定違約金,除了給當事人施加心理壓力外,也避免了違約後損失計算的麻煩和當事人證明損失大小的麻煩,使當事人能迅速確定自己應當承擔的具體責任。因此,當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違約金額、或者當違約金過分高於損失時,則需承擔證明損失大小的責任。

⑹ 如何認定約定的違約金過高

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專據違約情況向對屬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所以,違約金具有懲罰性的特徵,它不以非違約方遭受損失為前提。
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但是如果過高或者過低是可以請求法院給予減少或者增加的。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
造成的損失,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適當減少。
但是違約金是當事人雙方在訂約時對一方違約後可能造成的損失的一種預先估算,與違約後守約方的實際損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
法律規定預定違約金,除了給當事人施加心理壓力外,也避免了違約後損失計算的麻煩和當事人證明損失大小的麻煩,使當事人能迅速確定自己應當承擔的具體責任。因此,當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違約金額、或者當違約金過分高於損失時,則需承擔證明損失大小的責任。

⑺ 中國法律有規定合同違約金的最高限額么如果有,在哪一條

針對合同違約金的最高限額法律有相關的規定,規定如下: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的上限,是不能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7)違約責任過高的法律依據擴展閱讀:

違約金是指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或者法律直接規定,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應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違約金的標準是金錢,但當事人也可以約定違約金的標的物為金錢以外的其他財產。

違約金具有擔保債務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懲罰違約人和補償無過錯一方當事人所受損失的效果,因此有的國家將其作為合同擔保的措施之一,有的國家將其作為違反合同的責任承擔方式。

違約金有兩種:

①懲罰性違約金,其作用全在懲罰,如果對方因違約而遭受財產損失,則違約一方除支付違約金外,還應另行賠償對方的損失。

②補償性違約金,是對合同一方當事人因他方違約可能遭受的財產損失的一種預先估計,給付了違約金,即免除了違約一方賠償對方所遭受的財產損失的責任;即使損失大於違約金,亦不再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4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熱點內容
結構初步設計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7 20:40:23 瀏覽:167
經濟法專業考研最易的學校 發布:2025-05-17 20:37:51 瀏覽:607
成人本科可以考司法考試 發布:2025-05-17 20:36:28 瀏覽:698
執業律師能不能開法律咨詢中心 發布:2025-05-17 20:29:28 瀏覽:815
西安市高新區法院地址 發布:2025-05-17 20:29:21 瀏覽:452
不變的道德 發布:2025-05-17 20:16:25 瀏覽:914
法治工商品牌 發布:2025-05-17 20:03:26 瀏覽:150
警察行政法和警察法 發布:2025-05-17 19:49:17 瀏覽:825
民事訴訟法司法考試2017 發布:2025-05-17 19:35:18 瀏覽:535
法律顧問工作日誌表 發布:2025-05-17 19:35:12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