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分公司對外提供擔保的法律效力

分公司對外提供擔保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1-08 16:18:12

❶ 為什麼總公司不能為分公司提供保證擔保

是分公司還是子公司,分公司不是獨立法人。
應該不能獨立融資,母公司為子公司信用擔保是可以的。

❷ 企業分支機構對外做擔保,企業法人是否需要承擔擔保責任

你好:
根據我國《擔保法》第五條規定
第五條
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根據最高院關於適用《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定
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根據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
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經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如果法人的書面授權范圍不明,法人的分支機構應當對保證合同約定的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
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不足以承擔保證責任的,由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提供的保證無效後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由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企業法人有過錯的,按照擔保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處理。
根據《擔保法》第二十九條規定
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或者超出授權范圍與債權人訂立保證合同的,該合同無效或者超出授權范圍的部分無效,債權人和企業法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債權人無過錯的,由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分支機構對外做擔保,一般情況下,企業法人是要承擔擔保責任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覺得合理合法,可以採納我的回答

❸ 公司對外擔保的效力如何認定

解答:來上市公司的公司章程是對社自會公開、公示的,所以,它的重大事項要求董事會通過,也需要股東代表大會通過,還要在相關媒體上及時公告,如果違反公司章程程序性和權利性規定,那麼擔保就是無效的。但是對有限責任公司來說則有較大的區別,有限責任公司的章程不具有對外公示的效力,也不可能將所有公司業務向社會公示,也沒有這樣的場所或者媒體以供刊登或者查閱,所以有限責任公司違反公司章程對外進行擔保,只要加蓋公章或者負責人簽字真實,都應當認定為有效。 反如果章程只把《公司法》中的股東會和董事會的事項照搬進去,此時對外借款和擔保的決定權屬於誰(股東會還是董事會)? 解答:這里要考慮到章程可能會對《公司法》簡單援用,沒有對公司重大事項作出明確的規定,例如如果對外借款,我們認為這屬於公司的重大事項,不僅僅是董事會就能決定,或者執行董事一個人可以決定的,要交由股東會研究通過,這樣做才能使公司管理、治理結構更加健全。

❹ 分公司提供擔保需要注意些什麼

案例:某甲集團公司因經營需要向銀行申請借款5000萬元,由乙公司和丙集團公司下屬的分公司丁公司提供保證擔保。合同簽訂後,銀行信貸人員發現丁分公司在法律上屬於受限制保證人,簽訂的擔保合同可能無效。 評析:分公司可以作為保證人,此在擔保法以及擔保法司法解釋有明確規定。 公司法第十四條規定,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緣此,當分公司作為保證人向銀行提供保證擔保時,應履行一定的法律手續並符合一定的法律要求,否則會導致保證無效。 1、分公司可以作為保證人的法律依據。擔保法第十條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不得為保證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有法人書面授權的,可以在授權范圍內提供保證。這是分公司等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可以對外提供保證擔保的法律依據。因此,如果分公司欲對外擔保,首先要取得公司的授權。如果分公司對外擔保沒有得到公司的授權,但後來又取得了公司的授權,這種情況可以視為公司對分公司對外提供保證擔保的行為的追認,其效力與事先取得公司的授權相同。一般應採用書面形式,先由公司股東會或董事會就授權分公司對外提供保證擔保形成決議,然後由公司根據股東會或者董事會的決議出具授權書。決議由誰做出要看公司章程規定,章程沒有規定,根據公司法的規定。 2、分公司對外提供保證擔保的范圍應在公司授權的范圍之內。之所以需要取得授權是因為其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對外提供的保證擔保實際上是基於公司的授權,因此,其對外提供的保證擔保的范圍也應在公司的授權范圍內,主要包括所擔保的主債務的范圍以及保證形式等。如果分公司對外提供保證擔保超過公司的授權范圍,則根據擔保法第二十九條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或者超出授權范圍與債權人訂立保證合同的,該合同無效或者超出授權范圍的部分無效,債權人和企業法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債權人無過錯的,由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超過公司授權部分的保證擔保將無效,如授權擔保40萬,實際擔保50萬,則超過的10萬元無效,分公司僅在40萬元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公司授權不明,應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經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如果法人的書面授權范圍不明,法人的分支機構應當對保證合同約定的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此時公司對分公司的授權范圍應視為包括保證合同所約定的全部債務和保證責任方式。

❺ 分公司是否可以對外簽訂合同

《公司法》第14條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分公司,在業務、資金、人事等方面受總公司的管轄,在法律上不具有法人資格,從根本屬性上來講,其屬於總公司的一個分支機構。分公司雖然沒有獨立的財產和法人資格,但只要分公司經過工商部門的登記後,領取了營業執照,分公司可以作為《民事訴訟法》上的其他組織成為民事訴訟當事人。根據民訴意見第41條的規定,總公司非依法設立分公司,或者雖依法設立,但沒有領取營業執照,還是應當以設立該分公司的總公司為民事訴訟當事人。我們認為,分公司能否對外直接以當事人的身份參加到民事訴訟活動中,實質要以其是否領取了營業執照為要件,因為一旦分公司經過工商部門登記領取了營業執照,其對外便公示了分公司作為一個組織機構可以對外進行經營活動,因此其當然可以作為民事訴訟上的當事人參加民事訴訟活動。本文著重闡述經過合法登記、領取了營業執照的分公司是否可以以自己名義對外簽訂合同及其效力以及分公司民事責任承擔的形式。分公司是否可以以自己名義對外簽訂合同?我們認為,分公司可以自己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分公司一旦經過工商登記機關登記領取了營業執照,同時也是對外公示了其作為總公司的分支機構具有的合法經營權。而合法經營權的具體體現形式就是分公司對外可以以自己名義在營業執照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相關的商事活動。總公司設立分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快捷、充分地以分公司的形式對外開展業務,從而達到總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分公司以其自己名義對外簽訂合同時,基於其合法經營權已經得到法律的認可,分公司對外簽訂合同只需加蓋分公司的印章即可。如果每個合同都必需加蓋總公司的印章,實質上是削弱了分公司實際經營活動中組織機構的合法經營權,與總公司設立登記分公司的目的也就背道而馳了。分公司以自己名義對外簽訂合同的效力一般情況下,分公司對外以自己名義簽訂的合同,只要在其經營范圍內,或者雖然超出經營范圍但簽訂合同內容不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規定,應當認定該合同為合法有效(具體理由請參閱《公司法》一百問(三)公司對外簽訂合同超出經營范圍是否有效)。針對分公司超出經營范圍對外以自己名義簽訂合同需要指出的一點,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分公司對外提供擔保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國《擔保法》司法解釋第17條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經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如果法人的書面授權范圍不明,法人的分支機構應當對保證合同約定的全部債務承擔保證責任。」分公司以自己名義對外簽訂合同的責任承擔形式如前所述,分公司作為總公司的分支機構,是可以以自己名義對外簽訂合同的,在簽訂合同後所引起的法律責任具體為:分公司在實際經營中,擁有其實際經營管理的財產,一旦分公司被要求承擔相關民事責任後,應當首先以其實際經營管理的財產進行償付,當其實際經營管理的財產無法清償債務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78條的規定,法院可以裁定總公司為被執行人清償債務,而一旦總公司直接經營管理的財產仍不能清償債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執行總公司其他設立的分公司的財產。值得注意的是,在對上述的財產進行執行的時候,法律上規定對於被承包或租賃的分公司,對於承包人或者承租人投入及應得的收益應依法保護。在分公司以自己名義對外簽訂合同中總公司承擔補充責任時還有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分公司對外簽訂合同的內容超出了總公司賦予其的授權范圍,那麼總公司能否以分公司超出其授權范圍為由拒絕承擔清償責任?我們認為,分公司的經營行為作為總公司的經營活動的具體體現形式,其對外簽訂合同,本身就是一種代錶行為,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訂立合同以外,其對外簽訂的合同即使超越總公司的授權范圍,那也是總公司與分公司內部之間的約定,無法對抗相對人與分公司對外簽訂的合同。合同既然合法有效,那麼總公司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清償責任。總公司對於分公司對外簽訂合同所引起的民事責任的承擔實際上是一種補充清償的責任,一旦分公司對外債務難以清償,總公司就應當承擔所剩餘債務清償的責任。實務中,我們一般的做法是將分公司以及總公司列為共同被告,要求分公司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要求總公司承擔分公司債務不能清償後的補充清償責任。

❻ 分公司能否作為被擔保人個人為分公司出具了擔保函,這個擔保函有效嗎謝謝!

在法律上,分公司不具有獨立的主體資格。
若分公司作為被擔保人,一般需要公司的授權。
個人為分公司出具的擔保函,是否有效,需要看合同的約定及相關文件。

❼ 分公司擔保無效 因該由哪一方承擔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回行)第一答百零七條規定: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以自己的名義對外簽訂的保證合同,一般應當認定無效。但因此產生的財產責任,分支機構如有償付能力的,應當自行承擔;如無償付能力的,應由企業法人承擔。《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九條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與債權人訂立保證合同的,該合同無效,債權人無過錯的,由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該保證合同無效,老李應向你承擔還款責任,在你無過錯的情況下,給你造成的損失應由該分公司所屬的企業法人承擔。雲南法聞律師事務所律師 胡嬌

❽ 財務獨立核算的分公司可以對外擔保嗎

《中華人民抄共和國擔保法》
第五條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第十條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不得為保證人。
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有法人書面授權的,可以在授權范圍內提供保證。
第二十九條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或者超出授權范圍與債權人訂立保證合同的,該合同無效或者超出授權范圍的部分無效,債權人和企業法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債權人無過錯的,由企業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熱點內容
法律法規培訓評價 發布:2025-10-10 18:07:01 瀏覽:249
工會立法宗旨 發布:2025-10-10 17:27:34 瀏覽:876
新民法典第五編 發布:2025-10-10 17:15:11 瀏覽:825
禁食野味法規 發布:2025-10-10 17:14:25 瀏覽:40
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中開展社會 發布:2025-10-10 17:09:04 瀏覽:223
魔法學校三眼貓讀後感 發布:2025-10-10 17:08:59 瀏覽:366
開發區法律服務類型 發布:2025-10-10 17:04:36 瀏覽:232
設立公司監事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10-10 16:59:33 瀏覽:4
大型司法局 發布:2025-10-10 16:58:05 瀏覽:842
2035年成為法治國家 發布:2025-10-10 16:57:12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