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訂購合同法律效力
Ⅰ 關於商品房定購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商品房定購協議書≥在法律上是有效的,你要注意定購和訂購是不同的,定購違版約除退還定金外,一般權按定金額來賠付;訂購對雙方沒有約束力,只需退還訂金。按你說的協議條文內容來看,開發商要陪付給你違約金,但你要注意開發商是否因為"不可抗力事件"才無法完成協議,如天災、政府政策改變等非開發商的原因造成,如果是的話你只能拿回定金,如果不是"不可抗力事件"那你可到法院去告開發商。
Ⅱ 簽訂房屋定購協議,個人原因逾期未簽正式合同有法律責任嗎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出賣人通過認購、訂購、預訂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受定金作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擔保的,如果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按照法律關於定金的規定處理」,以及對應的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基於你自身的原因而未能簽訂正式購房合同,則定金不予退還是有依據的。
2、至於其他的要求賠償期間對房地產公司造成的損失,則難以成立,因為對方首先應當對損失數額進行舉證,且在違約金和定金之間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條「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違約金和定金不能同時適用的。
3、定金不要求返還本案即可了結,他們只是履行通知程序,同時希望你為了避免損失能繼續購房。
4、認購書的性質問題:
相對商品房預售合同來說,訂購協議是本約訂立之前先行訂立的預約合同。預約合同的意義,是為在公平、誠信原則下繼續進行磋商,最終訂立正式的、條款完備的本約創造條件。(以上選自蘇州中院判決書「l戴雪飛訴華新公司商品房訂購協議定金糾紛案」)
以上供參考。
Ⅲ 房屋訂購意向協議書有
房屋訂購意來向書不具備合同的主自要內容時,不具備法律效力,它只能是一個意向性的文件,是開發商的一個預約。但我不懂你為何交了6萬元定金,這你可以返回。 假如該意向協議書具備了購房合同的主要內容,合同中對房屋的價格、位置、結構、面積等都做了約定,就具有法律效力,你所交的6萬元定金,被告違約時應雙倍返還。當然,你也可以主張以合同確定的價格繼續要求購買房屋。
Ⅳ 簽房屋訂購合同要注意什麼 房屋交付時糾紛有哪些
1、買售人應當仔細閱讀本合同內容,對合同條款及專業用詞理解不一內致的,可向當地房地產容開發主管部門咨詢,如無異議視為雙方同意內容。
2、在簽訂合同前,出賣人應當向買受人出示應當由出賣人提供的有關證書、證明文件。
3、合同條款應 該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之規定,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解釋。
Ⅳ 房屋認購協議書和房屋訂購書的區別在於什麼
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
(一)目的不同。
商品房認購書是預約合同,即為將來訂專立商品房屬買賣合同為目的而簽訂的合同,屬於前契約階段合同;商品房買賣合同是本約合同,是為商品房買賣這一目的確定權利義務的合同。
(二)約定的內容不同。
認購書中約定的相對簡單,通常只約定房屋的面積、總價、地理位置及將在某一時間和地點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等內容,買賣雙方一般無法直接憑認購書完成交易;商品房買賣合同則包括了房屋買賣的所有主要條款,如房款和房屋的交付方式和時間、產權證的辦理、違約責任等,買賣雙方可以就此完成交易。
(三)簽訂的時間點往往不同。
認購書通常是在商品房可以預售前簽訂,這是開發商為了能盡快回籠資金和穩定客戶的方法;買賣合同的簽訂則是在開發商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後或在現房銷售的情況下簽訂。
房屋認購書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區別不在於其的名稱,而在於其的內容,如認購書具備了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並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則認購書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
Ⅵ 房屋訂購協議和房屋買賣合同的區別
一、房屋訂購書是指房屋買賣雙方在訂立正式的房屋買賣合同之前書面約定雙方在將來某一時間訂立正式的房屋買賣合同的協議。
其目的是對雙方買賣房屋的有關事宜做出初步的確認,協議中一般都約定以一定數額的定金作為將來簽訂正式買賣房屋行為的擔保,房屋訂購書屬預約合同性質,其定金多屬訂約定金。
二、我國合同法對預約合同沒有直接做出規定,但對預約合同也無限制性規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前,有學者認為開發商在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尚不具備預售商品房資格的情況下採取預購書、訂購書、認購書等形式出售房屋實質上是一種變相的預售,是在規避法律法規在商品房預售方面所作的強制性和禁止性的規定,其預約合同是無效的。
上述《解釋》實施後,對房屋預購、訂購、認購做出了規定,承認了房屋預約買賣的效力,並對訂約定金作出了規定。《解釋》第四條規定:出賣人通過認購、訂購、預訂等方式向買受人收受定金作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擔保的,如果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應當按照法律關於定金的規定處理;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雙方的事由,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未能訂立的,出賣人應當將定金返還買受人。
Ⅶ 購房合同和房屋訂購協議是一樣的嗎
購房抄合同和房屋訂購協議襲是不一樣的。
一、購房合同:
1、購房合同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及其他有關法律;
3、法規之規定,買受人和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就買賣4、商品房達成的協議;
5、購房合同具有法律效應,是受法律保護的。
二、房屋訂購協議:
1、房屋協議書是商品房買賣雙方在簽署預售合同或買賣合同前所簽訂的文書,是對雙方交易房屋有關事宜的初步確認;
2、是開發商承諾在一定期間內保證不將房屋賣給除認購人以外的第三人;
3、認購人則保證將在此期間內遵循協議約定的條款與開發商就買房事項進行商談;
4、這種行為的主要特徵是買賣雙方約定的為將來訂立合同而談判的義務,而並非最終達到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