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房屋承擔法律責任
A. 房屋出租出現問題中介應該負責嗎,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出租人與房屋租賃中介機構的關系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1)如果房屋租賃中介機構向出租人報告訂立房屋租賃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房屋租賃合同的媒介服務,並由出租人支付報酬,則兩者之間就是居間合同關系。一般情況下,出租人與房屋租賃中介機構的關系絕大部分是居間合同關系。
(2)如果房屋租賃中介機構接受出租人委託,負責為出租人尋找房客,處理相關房屋租賃事宜,並約定對於中介機構在委託范圍內作出的行為由出租人承擔法律後果,那麼出租人與房屋租賃中介機構之間訂立委託合同,兩者之間是委託代理關系。
什麼是房屋租賃代理
房屋租賃代理,也是房地產經紀機構的一種經營活動,包括房屋出租代理和房屋承租代理。前者是指房地產經紀機構接受房屋出租人的委託,以出租人的名義代理出租房屋,並在出租人授權范圍內與承租人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房地產經紀機構在出租人授權范圍內所實施的一切民事行為的法律後果均由出租人承擔;後者是指房地產經紀機構接受房屋承租人的委託,以承租人的名義代理承租房屋,並在承租人授權范圍內與出租人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房地產經紀機構在承租人授權范圍內所實施的一切民事行為的法律後果均由承租人承擔。在實踐中,房屋出租代理比較常見,而房屋承租代理則不太多。
房屋租賃代理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房源與承租雙方具有多樣性
可供代理租賃的房源,既有六七十年房齡的老房子,也有近年新落成的新房子;既有簡陋的舊式里弄房子,也有高聳人雲的摩天大樓。委託出租人既有公房所有者,也有私房所有者;既有內銷商品房所有者,也有外銷商品房所有者。委託承租人既有中國公民,也有境外人士;既有本地居民,也有外地人員。諸如此類,使房屋租賃代理具有了多樣性。
(2)房屋租賃代理易受行政、司法行為的影響
盡管可供代理租賃的房源具有多樣性。但並不是所有的房屋都可以租賃。為了確保房屋租賃市場的正常發展,維護出租人與承租人的合法權益,《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6條規定了不得出租的房屋。這就決定了房屋租賃代理易受行政、司法行為的影響。房地產經紀人在審查可供代理租賃的房屋時必須嚴格依法進行。
(3)辦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
房屋租賃代理方和有關當事人應到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並領取《房屋租賃證》。房屋租賃成功,房地產經紀人才可依代理行為收取傭金。
B.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許可擅自轉租的法律後果(責任承擔)
1如果承租人轉租的抄期襲限在他的租期內,而合同約定不得轉租,那麼出租人可以向承租人要求承擔違約責任,但是出租人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第三人依然可以使用租賃物。
2如果承租人的出租期限超過自己所租期限,那麼他的行為屬於無權代理,因無權代理行為產生的後果對原出租人不產生法律後果,代理行為無效,出租人可以要求恢復房屋原狀態,出租人不需要承擔責任。對於給第三方造成的損失則由無權代理的承租人承擔。如果
2第三人在房中進行犯罪行為,如果房主或者他人得知有犯罪行為發生,則有義務進行報告,如果不知道,則不承擔責任。
C. 房屋出租代理中介應有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這件事需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中介公司要有房東的授權委託書,這樣中介將此房屋出租的回行為才是有效答的。如果沒有代為簽訂合同等的相關授權,你可以直接主張合同無效,要求中介返還你所交租金。關於家電,要看你們之間的租賃合同的具體約定,就是關於家電等配套設施的約定。如果明確約定了都含有什麼家電,以及正常的維修責任有誰承擔等,那麼你可以依據合同要求中介公司給你維修或更換。如果沒有約定,那麼就相對比較麻煩了,不過你還是可以以行業慣例、中介未盡合理的告知義務致使存在重大誤解等為由,要求中介給你維修或更換,不行就起訴。
D. 房屋租賃過程中的法律責任!
如果你此舉嚴重違抄反了公司規章制度,公司追究你的責任可能是有道理的。你可以建議公司以欺詐為由起訴出租方,同時保留追究出租方刑事責任的權利,如果通過起訴挽回了經濟損失,你可以請求公司從輕發落你。如果公司不肯起訴出租方,你可以自費請律師(以公司名義)起訴出租方,挽回損失之後請求公司免於追究你的工作失誤責任。
以上是我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E. 房屋租賃合同中的不得將該房屋部分和全部與第三人合作合營是什麼意思,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不得將該房屋部分和全部與第三人合作合營是指你不可以將房子租給除內你之外的第三人容。
如果出租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 違約責任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條 非金錢債務的違約責任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第一百一十三條 損害賠償的范圍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百二十條 雙方違約的責任
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F. 房屋出租人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原房東是有責任的。談房價時他應該有告知義務。租客可以起訴原房東。
G. 出租房從事違法行為,房東應承擔什麼責任
房東沒有犯來法不需要承擔責任,但如果源知道且沒有向公安機關報告的應付相應的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七條 房屋出租人將房屋出租給無身份證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規定登記承租人姓名、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進行犯罪活動,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7)出租房屋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其中《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指出:
第二十四條 承租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出租人有權終止合同,收回房屋,因此而造成損失的,由承租人賠償:
(一)將承租的房屋擅自轉租的;
(二)將承租的房屋擅自轉讓、轉借他人或擅自調換使用的;
(三)將承租的房屋擅自拆改結構或改變用途的;
(四)拖欠租金累計6個月以上的;
(五)拖欠住宅用房無正當理由閑置6個月以上的;
(六)利用承租房屋進行違法活動的;
(七)故意損壞承租房屋的;
(八)法律、法規規定其他可以收回的。
H. 如果出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間且合同具有法律效益期間強行讓承租人搬離租賃房屋,需要負法律責任並賠償嗎
房屋租賃糾紛的幾種常見形式1.承租人不履行合同,長期拖欠租金。這類糾紛占租賃糾紛70%,是目前房屋租賃糾紛的主要表現形式。2.未經有關部門批准,擅自改變房屋使用功能而發生的糾紛。這類糾紛在近年的房屋租賃中為數不少。如八卦嶺、上步、車公廟等工業區,原房屋使用功能絕大多數是廠房,但現在實際上絕大部分已改變為商業用途。其中未經審批業主或承租人擅自改變用途的佔有相當大的比例。這類房屋進入租賃市場後,極易發生租賃糾紛。3.不簽訂書面合同,或合同不規范,主要內容不完備,雙方權利義務不明確而發生租賃糾紛。由於租住住雙方缺乏法律知識,或怕麻煩、圖簡便,特別是農村股份公司的村民出租房屋時,很少簽訂書面合同,更是留下了糾紛的種子。4.為逃避管理和偷逃稅、費而變相出租房屋發生的租賃糾紛。一些業主為了不交管理費和租賃稅賦,便和承租人串通,假以合同、聯營、承包甚至借住的名義變相出租房屋,結果有的承租人假戲真做,不但不交房租,反而要出租人承擔相應的經營責任風險,從而導致雙方發生租賃糾紛。由於當事人規避管理和法律,發生糾紛後,往往因其行為的違法性致使合同無效,而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護。5.專業市場欠租金戶聯手拒交租金而發生租賃糾紛。一些經營虧本或獲利較少的承租人,為了堤內損失堤外補,即少交或不交租金,聯絡多個小業主(承租人)以各種借口拒交租金,進而轉移其經營風險。而且如果出租人處理方法欠妥或所出租的房屋在產權、質量、用途、等方面存在瑕疵的話,就極易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引起市場所有承租人拒交租金甚至索賠損失的事件發生。
I. 出租房屋出現倒塌事故由誰負責的有關法律常識
出租房屋出現倒塌事故的責任後果,在租賃合同中有約定的,按約定執行,通常由出租人承擔相應的責任後果。
但在房屋租賃過程中,因承租人的使用不當等原因造成的,則應由承租人承擔法律責任。如果屬於第三人造成的,則第三人最終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二十條出租人應當履行租賃物的維修義務,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百二十一條承租人在租賃物需要維修時可以要求出租人在合理期限內維修。出租人未履行維修義務的,承租人可以自行維修,維修費用由出租人負擔。因維修租賃物影響承租人使用的,應當相應減少租金或者延長租期。
第二百二十二條承租人應當妥善保管租賃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賃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9)出租房屋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七條承租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方法使用租賃物。對租賃物的使用方法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應當按照租賃物的性質使用。
第二百一十八條承租人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耗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二百一十九條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並要求賠償損失。
J. 房屋租賃合同上寫房子不能轉租 如果轉租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如果房屋租賃合同上明確指出不能轉租那麼將不能轉租,法律規定可以合法轉租,但是必須要經過出租人同意後租賃合同才會繼續有效。否則租賃合同中的條款將會無效。如果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八條規定:「承租人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耗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10)出租房屋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合同法》也指出轉租期間的若干問題:
第二百三十一條因不可歸責於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百三十二條當事人對租賃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視為不定期租賃。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第二百三十三條租賃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訂立合同時明知該租賃物質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第二百三十四條承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間死亡的,與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租賃合同租賃該房屋。
第二百三十五條租賃期間屆滿,承租人應當返還租賃物。返還的租賃物應當符合按照約定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