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規定一般侵權責任類型

法律規定一般侵權責任類型

發布時間: 2021-01-09 17:22:49

法律責任可分為哪幾種類型

法律責任根據不同種情,分以下幾種類型:

1、根據責任行為違反的法律性質,分為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違憲責任;

2、根據主觀過錯在法律責任中的地位,分為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

3、按照行為主體的名義,分為職務責任、個人責任。

法律責任的特徵為:

1、法律責任是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而形成的法律後果,以法律義務存在為前提;

2、法律責任即承擔不利的後果;

3、法律責任的認定和追究,由國家專門機關依法定程序進行;

4、法律責任的實現由國家強制力作保障。

(1)法律規定一般侵權責任類型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准,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分析、判斷的標准。

根據違法行為的一般特點,我們把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概括為:主體、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五個方面。

1、主體。法律責任主體,是指違法主體或者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責任主體不完全等同於違法主體。

2、違法行為或違約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所規定的義務、超越權利的界限行使權利以及侵權行為的總稱,一般認為違法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和一般違法行為。

3、損害事實。損害事實即受到的損失和傷害的事實,包括對人身、對財產、對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損失和傷害。

4、主觀過錯。過錯即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觀故意或者過失。

5、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因果關系的特殊形式。

參考資料:網路—法律責任

⑵ 什麼是侵權行為,侵權行為的類型及侵權民事責任的一般

您好,侵權行為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依法應當專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屬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⑶ 侵權行為分為幾類

侵權行為分為以下幾類:
一、一般侵權行為和特殊侵權行為(按照行為的構成要件不同)
1、一般侵權行為:致行為人基於過錯直接致人損害,因而適用民法上的一般責任條款的行為,一般侵權行為主要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和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原則。
2、特殊侵權行為:指行為人即使無過錯,但他人的損害確系與行為人有關的行為、事件或者特別原因所致,因而適用民法上特別責任條款或民事特別法規定應負民事責任的行為,特殊侵權行為主要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特殊侵權行為主要有:
(1)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的職務侵權行為。
(2)產品質量不合格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3)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4)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5)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6)工作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7)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行為。
(8)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二、積極侵權行為與消極侵權行為:(行為的性質不同)
1、積極侵權行為:指行為人以一定的作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2、消極侵權行為:指行為人以一定的不作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構成消極侵權行為,須以行為人須有作為的義務為前提。
三、單獨侵權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行為的人數不同)
1、單獨侵權行為:指一個人單獨實施的侵權行為。
2、共同侵權行為:指兩個以上的人共同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分共同加害行為和共同危險行為。
3、共同加害行為具有如下特徵:
(1)主體的復合性。 (2)主觀的共同過錯性。 (3)行為的共同性。(4)結果的單一性。
4、共同加害行為除具備一般侵權行為構成要件外,還須具備以下特殊條件:
(1)主體方面的要件。兩個以上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或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
(2)客觀方面的要件。各個共同加害行為人須具有共同加害的行為。
(3)主觀方面的要件。各行為人之間應有共同過錯。
5、共同危險行為除具備一般侵權行為構成要件外,還應具備以下要件:
(1)主體方面的要件。兩個以上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或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
(2)客觀方面的要件。須實施了共同危險的行為。
(3)主觀方面的要件。共同危險行為人主觀上應有共同過錯。

⑷ 侵權責任法規定的侵權責任類型有哪些

第五章產品責任
第六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
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
第八章環境污染責任
第九章高度危險責任
第十章飼養動物損害責任
第十一章物件損害責任

⑸ 侵權有幾種

根據歸責原則的不同,可以將侵權行為劃分為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一般侵權是回適用過錯責答任原則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及過錯推定責任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必須有法律作出特別規定。概括起來,兩者主要有如下區別:第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必須同時具備過錯、加害行為、加害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特殊侵權不需要以過錯要件為要件或者法律直接推定侵權人存在過錯由其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第二,是否以法律的特別規定為前提不同。一般侵權不需要法律進行單獨特別規定,而後者必須有法律單獨特別規定為前提。第三,適用的歸責原則不同。這也是劃分兩者的標准。一般侵權適用過錯歸責原則。特殊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⑹ 法律責任一般有哪幾種類型

根據承擔法律責任的不同,法律責任分為刑事、民事、行政法律責任;根據民事主體平等與否可分為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又分為違約之債、侵權之債。

⑺ 什麼是侵權行為,侵權行為的類型及侵權民事責任的一般構成要件是

A、侵權行為的概念。侵權行為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版,依法應權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B、侵權行為的分類:
一、一般侵權與特殊侵權;
二、單獨侵權與共同侵權;
三、積極侵權與消極侵權。

C、一般侵權行為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1、侵權行為;
2、損害事實;
3、因果關系;
4、主觀過錯。

熱點內容
個人相關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0 08:44:10 瀏覽:138
法碩非法學題型 發布:2025-05-20 08:27:09 瀏覽:962
行政法規設定的證明 發布:2025-05-20 08:12:52 瀏覽:538
未成年人刑事責任與法律後果 發布:2025-05-20 08:08:02 瀏覽:53
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勞動法 發布:2025-05-20 08:07:27 瀏覽:186
合同法對要約撤回與撤銷的規定 發布:2025-05-20 07:58:50 瀏覽:701
欠錢被起訴到法院了 發布:2025-05-20 07:54:33 瀏覽:730
高平書法學校 發布:2025-05-20 07:45:55 瀏覽:85
汽車法規書籍 發布:2025-05-20 07:45:55 瀏覽:722
2019司法考試真題 發布:2025-05-20 07:45:21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