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一般人法律知識

一般人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1-10 09:50:34

Ⅰ 普通人(成人)應該懂一些怎樣的法律知識(請列舉出來,感謝!)

你起碼要會辨識一些常見的犯罪行為,所以有空看一下刑法裡面侵犯人身和財產的回犯罪答以及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刑法總則關於刑罰、緩刑、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的內容還是可以了解一下的。
最起碼要能區分動產不動產以及產權轉移相關知識,了解一下物權法是有必要的。
成人要參加工作吧,所以勞動合同法了解越多對你越好。
想自己創業就要了解一下商法的相關內容。
基本上日常生活了解這些東西已經夠了,再了解得更多的話,基本上你就成專業人才了

Ⅱ 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的法律知識有哪些

在生活中常用的有《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物權法》。此外,了解《刑法》中的一些罪的規定也是有用的。

Ⅲ 普通人應該知道哪些法律常識

日常生活中,我們雖然不願意,但總免不了會牽涉到一些與法律相關的問題。比如財產問題、婚姻問題、勞資問題、合同問題、孩子問題、消費問題……大多數人不了解法律,所以了解掌握一點相關的法律知識是很必要的。
下面羅列的一些法律常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法律的概念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這一意志的內容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它通過規定人們相互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確認、保護和發展對統治階級有利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二、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法律體系,也稱為部門法體系,是指一國的現行法律規范,按照一定的標准和原則,劃分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內部和諧一致、有機聯系的整體。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門法: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訴訟法。三、民事訴訟時效,通常情況下位兩年,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 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勞動者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做出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Ⅳ 普通人應該知道哪些法律常識

要了解:

憲法(國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的制訂依據)、
刑法(可以避回免犯罪答)、
民法通則(依法維護民事權益)、
居民身份證法(關於身份證的法規)、
婚姻法(婚姻幸福的保證)、
道路交通安全法(出行安全的保證)、
治安管理處罰法(維護社會秩序、人身財產安全的法寶)、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安全、打假的法寶)。

Ⅳ 一般人應該知道的法律常識有哪些

我覺得一般人都應該知道的法律知識有,不能故意傷害他人,不殘害他人生命,不能惡意誹謗他人,不放火打劫,不敲詐勒索他人,

Ⅵ 作為普通人,應該懂得哪些法律常識,如何能快速獲取自己需要的知道的法律糾紛知識, 希望能指導一二

看你自己的生活需要,比如,理不理財、開不開車、有沒有借錢、做不做生意、用不用信用卡等等,可以去圖書館找近幾年的法律書看,網上查法律條文還是比較可靠的,但查法律問題卻非常不靠譜,至少網路里大部分法律問題的答案都是錯的。重大法律問題直接找律師,別再自己摸索了,容易得不償失。

Ⅶ 漲知識,普通人應該知道哪些法律常識

一、法律的概念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這一意志的內容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它通過規定人們相互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確認、保護和發展對統治階級有利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二、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

法律體系,也稱為部門法體系,是指一國的現行法律規范,按照一定的標准和原則,劃分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內部和諧一致、有機聯系的整體。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門法: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訴訟法。

三、民事訴訟時效,通常情況下位兩年,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勞動者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做出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法院訴訟費收取標准:

一、案件受理費

(一)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二)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其他人格權的案件,每件交納100元至500元。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三)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准交納。

(四)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商標、專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納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納50元。

(六)當事人提出案件管轄權異議,異議不成立的,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五、行政賠償

行政賠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並造成了損害,由行政機關作為賠償義務機關對造成的損害履行賠償義務。構成行政賠償的,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必須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的行為。

(2)必須是行為依法確認違法的。

(3)必須存在損害事實。

(4)損害事實是在執行公務、行使行政管理權過程中發生的,而且與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因果關系。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68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由該行政機關負責賠償;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由該工作人員所在的行政機關負責賠償,行政機關賠償後,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六、犯罪

《刑法》第13條規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七、年齡與承擔刑事責任的關系

(1)我國刑法規定公民完全承擔刑事責任年齡為16周歲,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為14周歲,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為14周歲以下。

(2)已滿14周歲的公民,犯以下各罪應承擔刑事責任: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八、刑事追訴時效期限

犯罪行為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不滿1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時效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九、合同的一般條款

除由法律、法規直接規定外,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是通過合同條款來確定的。因此,《合同法》第12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但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1)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2)標的;(3)數量;(4)質量;(5)價款或者報酬;(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十、解決合同爭議的途徑

公正地及時地解決合同爭議對於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加強合同領域的法治建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大意義。根據《合同法》第128條之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4種途徑解決合同爭議,即:(1)協商和解;(2)調解;(3)提請仲裁機構仲裁;(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十一、勞動爭議的解決

因簽訂、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十二、關於民間借貸

(1)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

(2)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在借款時將利息扣除的,應當按實際借款數返還並計算利息。

(3)在借貸關系中,僅起聯系、介紹作用,對債務的履行沒有保證意思表示的,不承擔保證責任。

(4)有保證人的借貸債務到期後,債務人有清償能力的,由債務人承擔責任;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的或者債務人下落不明的,由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

十三、無效婚姻、可撤銷婚姻

修訂後的婚姻法增設了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制度,規定: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1)重婚的;(2)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3)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4)未到法定婚齡的。

(二)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

(三)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利益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十四、夫妻共同財產、個人所有財產和約定財產

修改後的婚姻法對夫妻共同財產、個人特有財產和約定財產製作出具體規定:

1.共同財產,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1)工資、獎金;(2)生產、經營的收益;(3)知識產權的收益;(4)因繼承或贈予所得的財產,但遺囑或贈予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5)其他共同所有的財產。

2.個人所有財產,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1)一方的婚前財產;(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3.約定財產,規定:(1)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共同所有、各自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婚姻法關於共同財產制或個人財產制的規定。(2)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3)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的財產清償。(4)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十五、法定繼承的順序

法定繼承,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父母、子女。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繼承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十六、仲裁

仲裁製度是指民(商)事爭議的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自願將爭議提交選定的第三者根據一定程序規則和公正原則作出裁決,並有義務履行裁決的一種法律制度。

仲裁通常為行業性的民間活動,是一種私行為,即私人裁判行為,而非國家裁判行為,它與和解、調解、訴訟並列為解決民(商)事爭議的方式。但仲裁依法受國家監督,國家通過法院對仲裁協議的效力、仲裁程序的制定以及仲裁裁決的執行和遇有當事人不自願執行的情況時可按照審判地法律所規定的范圍進行干預。因此,仲裁活動具有司法性,是中國司法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十七、簡易程序

簡易程序就是簡化了的普通程序,是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所適用的程序。適用簡易程序,在起訴方式、傳喚方式以及開庭審理等方面比普通程序更簡便易行,極大地方便了當事人進行訴訟。同時,快速、及時審結案件,可以減少當事人的訟累,提高辦案效率,節省訴訟成本,並為人民法院集中力量審理好復雜、重大的民事案件騰出必要的時間和精力。

十八、證據

《民訴法》第63條規定了證據有下列幾種:

(一)書證;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

(四)證人證言;

(五)當事人的陳述;

(六)鑒定結論;

(七)勘驗筆錄。

由當事人提交的,主要有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

十九、管轄

管轄是人民法院對符合受理條件的案件確定應由何級、何地法院受理的法律制度,分為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通常情況下被告住所地法院都具有管轄權。

二十、遺產

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遺產必須符合三個特徵:第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第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第三,必須是合法財產。這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才能成為遺產。遺產包括以下幾項:

(l)公民的合法收入。如,工資、獎金、存款利息、從事合法經營的收入、繼承或接受贈予所得的財產。

(2)公民的房屋、儲蓄、生活用品。

(3)公民的樹木、牲畜和家禽。樹木,主要指公民在宅基地上自種的樹木和自留山上種的樹木。

(4)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公民的文物一般指公民自己收藏的書畫、古玩、藝術品等。如果上述文物之中有特別珍貴的文物,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處理。

(5)法律允許公民個人所有的生產資料。如農村承包專業戶的汽車、拖拉機、加工機具等。城市個體經營者、華僑和港、澳、台同胞在內地投資所擁有的各類生產資料。

(6)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即基於公民的著作被出版而獲得的稿費、獎金,或者因發明被利用而取得的專利轉讓費和專利使用費等。

(7)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如公民的國庫券、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復員、轉業軍人的復員費、轉業費,公民的離退休金、養老金等。

Ⅷ 一般人應知的15個法律常識是哪些

1. 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將人誤傷,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
2. 繼承權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兒別忘了父母遺產有您的一份。
3. 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包括下班時順道買菜的情況。
4. 如果對行政機關的罰款、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為不服,可申請行政復議。
5. 如被公安機關傳喚或拘傳,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特殊情況下不得超過24小時。
6. 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學校、精神病院受到損害,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答:在幼兒園、學校學習、生活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因這些單位沒有盡到監護職責而受到傷害,這些單位應適當給予賠償。單位有過錯的,亦應適當承擔責任。
7. 如果別人借您錢,您一定要他出借據,而且借款數額一定要大寫。(註:訴訟時效為2年)
8. 如果想要保護自己的家或其他財產,一定不要私設電網或設置毒物等,否則可能觸犯危害公共安全罪。
9. 如果您成為被告,又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律師,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您提供法律幫助。
10.如果想寫遺囑,一定要註明年月日,並親自簽名。讓人代書,一定要兩個以上證人在場見證,代書人、見證人、遺囑人都要簽名,最好委託律師見證並執行遺囑。
11.什麼條件下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答:公民在贍養、工傷、刑事訴訟、請求國家賠償和請求依法發給撫恤金等方面需要獲得律師幫助,但是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獲得法律援助。
12.撫恤金和生活補助費可以作為遺產繼承嗎?
答:撫恤金、生活補助費是在死者死亡後,由國家發給死者親屬的費用,用以優撫救濟死者家屬中未成年人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不屬於死者的遺產,一般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13.雙方不登記結婚,但已擺傳統的結婚酒,是否符合事實婚姻?
答:新的婚姻法無「事實婚姻」這一說法,如雙方不領結婚證,則在法律上沒構成婚姻事實,法律上定義為「同居關系」。原則上這種情況是不受婚姻法保護的
14.如何從法律上判斷民間借貸是否合法?
答:民間借貸屬於高風險事件,法律規定高於同期利率4倍以上的民間借貸,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如目前一年期貸款利率為6%,即民間借貸1年期利率高於24%(即月息2%)以上,高出部分不受法律保護。
15.請律師打官司時要注意哪幾個方面
答:(1)要與律師事務所簽訂委託代理合同;(2)律師代理權要清楚;(3)將律師代理費交給律師事務所;(4)對律師應講實情;(5)對律師的許諾或暗示要有正確的認識;(6)對律師的專業分工要做到了如指掌。

Ⅸ 一般人應該知道的15個法律常識是哪些

1未成年的孩子將人誤傷,其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

2.繼承權是男女平等,嫁出去的女兒別忘了,父母的遺產中有你的一份。
3.人在上下班途中發生的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工傷待遇。
4.如果對行政機關的罰款、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為不服,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5.如果被公安機關傳喚或者拘傳,時間不能超過12小時,特殊情況下不能超越24小時。
6.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學校或者精神病院受到傷害,這些部位應當給於適當賠償。
7.如果他人借你錢,須他人出借據,數額大寫。
8.想保護自己的家與財產時不能私設電網,或者下毒,否則就是觸犯危害公共安全罪。
9.如果你成為被告,經濟困難沒有委託律師,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你提供法律幫助。
10.如果你想寫遺囑,一定註明日期,並親自簽名,若讓人代書須有兩個以上證人在場。
11.公民在贍養、工傷、刑事訴訟、請求國家賠償和請求依法發給撫恤金等方面,需要獲得律師幫助又無力支付費用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獲得法律援助。
12.撫恤金和生活補助費,是在死者死亡後,國家發給死者親屬的費用,不屬於遺產,一般不能作為繼承。

13.雙方不登記結婚,視為同居關系,這關系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14.民間借貸屬於高風險事件,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15.請律師打官司,要注意幾個方面,要與律師事務所簽定委託代理合同,律師代理權要清楚,將律師代理費交給律師事務所,對律師講實情,對律師的許諾或暗示要有正確的認識,對律師的專業分工要做到了如指掌。

熱點內容
什麼不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5-05-21 03:58:16 瀏覽:578
司法拍賣房交付 發布:2025-05-21 03:45:17 瀏覽:93
勞動法10年工齡保險 發布:2025-05-21 03:44:35 瀏覽:405
法院胸針 發布:2025-05-21 03:38:49 瀏覽:438
和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1 03:21:31 瀏覽:729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鍾育周 發布:2025-05-21 03:12:18 瀏覽:277
司法認知范圍 發布:2025-05-21 03:03:15 瀏覽:912
法律援助中心財務管理制度 發布:2025-05-21 03:01:47 瀏覽:868
離職多久不可以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1 02:52:06 瀏覽:84
交通認定書沒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1 02:40:03 瀏覽: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