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人民警察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人民警察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5-05-04 15:22:59

Ⅰ 人民警察違法使用武器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我國警察持槍殺人並不一定會判刑的,如果是在執行職務活動中,在緊急情形下對於犯罪分子警告無效後,可以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中槍死亡的,不負法律責任。非法持有槍支並過失致人死亡的,應當按非法持有槍支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數罪並罰。具體判刑時間由法院根據案件情況進行認定。量刑幅度可以查看刑法的規定。人民警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是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相關法律明確規定,人民警察的任務是維護國家顫掘肢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散戚武器條例》第二條
人民警察制止違法犯罪行為,可以採取強制手段;根據需要,可以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使茄世用警械;使用警械不能制止,或者不使用武器制止,可能發生嚴重危害後果的,可以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使用武器。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規定裝備的警棍、催淚彈、高壓水槍、特種防暴槍、手銬、腳鐐、警繩等警用器械;所稱武器,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規定裝備的槍支、彈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

Ⅱ 人民警察違法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一、
(一)對實施違法行為的人民警察的行政處分和刑事處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規定:人民警察不得實施下列行為: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泄露國家秘密、警務工作秘密;弄虛作假,隱瞞案情,包庇、縱容違法犯罪活動;刑訊逼供或者體罰、虐待人犯;非法剝奪、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體、物品、住所或者場所;敲詐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賄賂;毆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違法實施處罰或者收取費用;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或者受雇於任何個人或者組織;玩忽職守,不履行法定義務;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如果人民警察實施了上述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追究刑事責任及給予行政處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48條的規定,人民警察違反規定使用武器、警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三)降低或取消警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48條的規定,對受行政處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降低警銜、取消警銜。
(四)停止執行職務、禁閉的措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48條規定,對違反紀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時可以對其採取停止執行職務、禁閉的措施。
(五)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50條規定:「人民警察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或者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賠償。」
二、人民警察的行政處分
1、行政處分概念
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對違法、違紀的國家公務員所給予的內部行政懲戒。根據國家公務員法的規定,國家公務員實施了違紀違法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的,或者雖然構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
人民警察的行政處分是指警察機關依法對違法、違紀的警察人員所給予的警察內部行政懲戒行為。是警察機關依照法律和有關規章,給所屬的違法或違紀警察人員的一種行政制裁,同時又是被處分人的行政責任的體現形式之一。行政法律責任從責任主體上說,行政責任與行政違法是對應的;從責任內容上說,行政責任與違法、違紀又是相互銜接的。據此,行政處分是人民警察因違反行政法規范、違反紀律而依法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是行政違法引起的法律後果。
2、人民警察行政處分的特徵
人民警察行政處分責任是是一種內部行政懲戒行為;人民警察行政處分是一種獨立的法律責任;人民警察行政處分是警察人員行政違法違紀引起的法律後果。 三、對人民警察行政處分的種類
人民警察法對人民警察人民警察的行政處分的種類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48條規定,對人民警察的行政處分可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六種。
(一)警告指對犯有一定錯誤或有過失的警察人員進行警示、告誡的一種行政處分行為。 (二)記過指將警察人員已經實施的過錯行為進行登記。並直接影響警察人員當年評優選先等資格的一種行政處分行為。
(三)記大過指將已經實施的過錯行為登記起來,並記入個人檔案,直接影響當年評優選先等資格,影響晉升工資、職務等一種行政處分行為。
(四)降級指行政機關對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所犯錯誤的個人,進行降低職務或級別的一種行政處分。
(五)撤職指對違反有關規定的警察人員,按照法定程序和法定事由,經單位領導集體研究決定,向有管轄權的人事部門提出處分意見,經審批後,對其擔任的職務進行撤銷,不再擔任該職務的一種處分。
(六)開除指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警察人員,經過法定程序和出現法定事由,經警察機關、行政機關所作出開除公職的一種處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48條第2款規定:「對受行政處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降低警銜、取消警銜。」在處分期間,不能享受正常的晉升職務、級別,其中受警告以上的行政處分的,不得晉升工資檔次。由於警銜只在人民警察中實行,不涉及其他的國家公務員。因此,不宜把降低警銜、取消警銜列入國家公務員統一適用的行政處分種類之中。警銜降級的處分僅是針對人民警察警銜管理工作而言,不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所規定的行政處分相提並論。
除行政處分外,在行政機關內部的人事管理活動中,對國家公務員個人作出的具體人事處理決定,還有定級、考核等次、降職、免職、迴避、晉級、增資、辭職、辭退以及退休等涉及其個人權益的決定。

Ⅲ 警察追犯人導致犯人死亡有責任嗎

警察追犯人導致犯人死亡,是否有責任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
1、如果交警在追緝過程中違反規定,駕駛機動車追趕並導致人員死亡,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處分和賠償死者喪葬費及死亡賠償金;
2、若追趕行為超出必要限度導致死亡,追趕者可能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應承擔刑事責任,但可減輕或免除處罰;
3、如果追趕者沒有過錯,且追趕條件正常,被追者因自身原因死亡,追趕者原則上不承擔責任;
4、死者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因為人死後權利和義務消滅,不再承擔法律責任。
警察執法權力的限制:
1、法律依據:警察在執行職務時必須依據法律法規,不能超越法定許可權和程序;
2、必要性原則:警察使用武力或採取強制措施必須是為了防止犯罪或保護公共安全,且在無其他手段可用時;
3、比例原則:警察使用的武力或措施應與所要達到的目的相適應,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4、人權保障:警察在執法過程中應尊重和保護人權,避免不當對待或濫用職權;
5、後果責任:如果警察在執法中的行為導致不當後果,需根據情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綜上所述,警察追犯人導致犯人死亡是否有責任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如果追趕過程中違反規定導致死亡,則應承擔法律責任;若追趕行為超出必要限度導致死亡,則可能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如果追趕者沒有過錯且追趕條件正常,被追者因自身原因死亡,則追趕者原則上不承擔責任;而死者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因為人死後權利和義務消滅,不再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三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熱點內容
商品房備案價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4 18:29:21 瀏覽:126
湘雅司法所 發布:2025-05-04 18:26:20 瀏覽:605
2017年和2016年國際經濟法司考真題 發布:2025-05-04 18:25:27 瀏覽:102
勞動社會保障法作業1 發布:2025-05-04 18:08:41 瀏覽:627
瓦房店法院法官 發布:2025-05-04 18:08:41 瀏覽:746
法治社會手抄報 發布:2025-05-04 17:58:46 瀏覽:347
為明確法律責任劃分現將告知 發布:2025-05-04 17:41:35 瀏覽:518
勞動法服裝費 發布:2025-05-04 17:37:07 瀏覽:590
授權函具備法律效力么 發布:2025-05-04 17:34:50 瀏覽:844
湖南停車條例 發布:2025-05-04 17:32:06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