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周歲不用負法律責任
『壹』 老年人犯法不用承擔責任嗎
老年人犯法同樣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即使是特殊群體這也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具體需要承擔何種刑罰要根據具體案情而定:
1、如果老年人已經滿75周歲,故意犯罪的,就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如果確定輕處罰的,那麼刑期的計算要在法定刑期范圍內,根據犯罪嫌疑人具有的從輕處罰的情節,比照正常罪犯的刑期,選擇較輕的刑種或較短的刑期進行處罰。
2、過失犯罪的,就會從輕減輕處罰;
3、審判時已滿75守歲的老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條件的,就要對老人宣告緩刑。在確定犯罪老人滿足上面的條件之後,在要求從輕或是減輕處罰的時候,一般可以根據戶口簿、身份證、出生證明、學籍證明、人口普查登記、無利害關系人的證言等證據資料綜合判斷年齡。在我國法律中規定了老年人不能免去刑事責任,但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具體的規定如上。
拘留具體流程如下:
1、即時執行。
(1)開具《公安行政拘留執行通知書》;
(2)由2名以上民警將被處罰人送達拘留所執行,抗拒執行的,可以使用手銬等約束性警械;
(3)拘留所辦理交接手續;
(4)將《行政拘留執行回執》存入案卷備查。
2、暫緩執行。
(1)由法制部門對暫緩執行申請進行審查,確認是否有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訴訟的事由,評估採取暫緩執行的社會危險程度;
(2)符合暫緩執行條件的,填寫《暫緩執行審批表》;
(3)報局領導審批;
(4)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人擔保人或繳納保證金保證金;
(5)製作《暫緩執行行政拘留決定書》一式三份,分別送申請人、辦案單位,一份存檔備查。
3、不予執行。
(1)確認違法行為人是否符合不予執行行政拘留處罰的法定條件;
(2)填寫《行政處罰行政處罰審批表》,並提出不執行拘留的建議;
(3)經辦案部門領導同意、送法制部門審核後,報分縣局領導審。
綜上所述,七十歲以上_老人違法須負法律責任。但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違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時,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老人觸犯《刑法》,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一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一)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
(二)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歲以上的;
(四)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
『貳』 超過75歲的老人犯法用不用進入監獄服刑
超過了75歲的老人犯了法,要負刑事責任的,一般情況下不會被抓進監獄,但如果身體好,沒有疾病的,也可以進監獄。
詳情了解,可以登錄去:http://tieba..com/p/4331339755與律師交流咨問
《刑法》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七條之一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叄』 法律咨詢78歲犯法了,成不成擔法律責任
確實需要承擔責任,但我國法律針對75歲以上的老人有特別的從寬規定。根據《刑法》第十七條,75歲以上的老人如果犯故意罪行,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若為過失犯罪,則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刑法》第四十九條進一步指出,不滿18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而對於審判時已滿75周歲的老人,除非是以特別殘忍的手段導致他人死亡,否則也不適用死刑。
因此,雖然老年人犯罪時可能面臨較輕的處罰,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完全逃避法律責任。具體處理方式需依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法律條文來決定。
從社會公正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規定體現了法律對老年人犯罪的寬容態度,但同時也確保了老年人犯罪不會因為年齡而完全免除應有的法律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法律的從寬處理並不意味著對老年人犯罪行為的縱容,而是基於對老年人自身情況的考慮,給予適當的寬大處理。
此外,對於75歲以上的老年人犯罪,司法機關在量刑時會綜合考慮其年齡、身體狀況、犯罪動機和行為後果等因素,以實現法律的公平與公正。
總之,法律對75歲以上老年人犯罪的處理原則是既要體現人道主義關懷,也要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