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責任總體上包括

法律責任總體上包括

發布時間: 2025-05-21 16:59:45

① 中國法律總體分幾大類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主要分為十部分,分別是:
(一)憲法
憲法部門在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中,處於中心的、佔主導的地位。現行的憲法部門有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及1988年、1993年和1999年三次修憲通過的17條修正案。第二層面主要有包括以下憲法性的法律文件和規范:1、國家機關組織法;2、選舉法和代表法;3、國籍法;4、特別行政區基本法;5、民族區域自治法;6、公民基本權利法;7、法官法、檢察官法;8、立法法和授權法;9、其他附屬法律和規范性法律文件等。第三層面是有關憲法的解釋。
(二)行政法
行政法是指有關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中形成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具體包括由國務院制定的有關一般行政管理的行政法規、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有關行政管理的法律、地方國家機關制定的有關行政管理的地方性法規。行政法部門不像憲法、民法刑法一樣有一部法典,而是由許多單行的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等構成。這是由行政管理活動的多樣性、復雜性及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廣泛性決定的。
(三)民法和婚姻家庭法
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財產關系的內容很廣,民法主要是調整商品經濟關系,包括財產所有權關系、商品流通關系、遺產繼承關系、知識產權關系等等,它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即橫向的經濟關系。其他經濟關系,如國家對經濟的管理、國家同企業之間以及企業內部的管理等縱向的經濟關系,主要由經濟法或行政法調整。民法還調整屬於民事范圍的人身關系,如婚姻關系、名譽權、肖像權、生命健康權、法人的名稱權等。
(四)商法
商法是指調整商事法律關系和商業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同民法、經濟法的區別,主要在於它調整的是商事關系或者商事行為,即企業組織和商業活動。不屬於商業行為的,不予調整。
屬於商法部門的主要規范性法律文件有:1、公司法;2、票據法;3、保險法;4、擔保法;5、期貨交易法;6、海商法;7、破產法;8、貿易法等。
(五)經濟法
經濟法是調整國民經濟運行中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所調整的是經濟領域中的縱向關系。
作為法律部門的經濟法和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泛指的經濟法是不同的。泛指的經濟法,包括一切有關經濟內容的經濟立法和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而作為法律部門的經濟法,則主要是指那些國家在調整國民經濟管理活動中和各種經濟組織之間的活動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經濟法和民法、商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門之間有既往極為密切的聯系,由於其調整對象都是經濟關系,故有關的法律規范之間有所交叉,如經濟合同法,既可以適用於經濟合同,又可以適用於民事合同。
(六)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
勞動法是指調整勞動關系以及由勞動關系產生的其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主要包括有:勞動合同的訂立與解除、集體勞動合同的簽訂與執行、法定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的制度,勞動報酬、工資制度,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勞動保護與勞動安全衛生的規定,勞動保障和生活福利,勞動紀律與獎懲制度,職工培訓、工會和職工自主管理,勞動爭議的處理,勞動法的監督與檢查制度,勞動爭議調解、仲裁、訴訟制度,等等。
(七)軍事法
軍事法是指調整國防建設和軍事方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該法律部門在我國是一個新興的法律部門。組成該法律部門的法律規范有以下三個層次:
1、由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兵役法、徵兵工作條例、現役軍官服役條例、現役士兵服役條例、預備役軍官法、軍官軍銜條例、文職幹部暫行條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2、由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制定的軍事法規;
3、由中央軍委各總部、國防科工委等單獨制定或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制定的軍事規章。即軍事法律、軍事法規、軍事規章。涉及軍事方面的法律主要有:國防法、兵役法等。像《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既可以屬於軍事法律部門,又屬於刑法部門。
(八)環境法
環境法是指調整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和自然資源、污染防治和其他公害方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該法律部門主要包括自然資源法和環境保護法兩大類。自然資源法主要是指對各種自然資源的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范。目前,我國有關自然資源方面的法律規范主要有: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礦產資源法、水法、水土保護法、土地管理法、節約能源管理條例等等。環境保護法主要是指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規范。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規范主要有: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九)刑法
刑法是指有關犯罪與刑罰方面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是一個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法律部門。採用的調整方法是最為嚴厲的制裁方式即刑罰的方法。該部門是以調整方法作為劃分法律部門的依據的。在我國,凡是以刑罰的方法調整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都屬於刑法部門。該部門最主要的法律規范是1997年通過的《刑法》,還包括一些散見於經濟法規、行政法規中關於追究刑事法律責任的規定等。
(十)訴訟程序法
訴訟程序法是指調整訴訟活動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包括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訴訟法律部門還有第二層次的部門法。主要規范性法律文件有:律師法、公證法、調解法、仲裁法、監獄法等。

② 主體責任的概念

責任主體是什麼意思
因違反法律而必須承擔法律責任的自然人或組織。
(1)刑法上,刑事責任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中國刑法規定,年滿16周歲且精神正常的人,為負完全責任的責任主體,14周至16周歲的人為負相對責任的責任主體,不滿14歲或精神病患叮為不負刑事責任的人。
(2)民法上,責任主體包括公民和法人。中國民法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和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而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是民事責任的責任主體;10周歲以上但尚未達到18周歲的公民及年滿18周歲但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為承擔相對民事責任的責任主體;10周歲以下的人或精神病患者不是民事責任的責任主體。
(3)行政法上,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授權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為行政責任的責任主體。
參考資料:gongjushu.cnki.net/...605041

問題二:什麼是主體責任
從責任主體上看,黨委的主體責任主要包括黨委領導班子的集體責任、黨委主要負責人的第一責任、班子分管領導的領導責任。領導班子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全面領導的集體責任,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是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應當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根據工作分工,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主要領導責任。從責任內容上看,黨委的主體責任包括貫徹中央和上級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部署和要求、開展黨性黨風黨紀和廉潔從政教育、貫徹落實黨風廉政法規制度、強化權力制約和監督、加強作風建設等許多方面。

問題三:如何理解黨委的主體責任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是當前全國上下黨委紀檢系統熱議的話題。這一提法讓人耳目一新,同時也讓不少人困惑。因為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和把握「兩個責任」的內涵和關系,就無法將「兩個責任」落到實處。作為基層人社部門的一名紀檢監察工作人員,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與感悟,通過深入學習思考,對「兩個責任」發表一下粗淺的理解和認識。
一、如何理解黨委的主體責任
1.從概念上理解:黨委的主體責任指各級黨委要切實擔負統一領導、直接主抓、全面落實的責任,把反腐倡廉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列入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目標管理,統一研究部署、統一組織實施、統一檢查考核;要督促各職能部門充分履職,也要督促下級黨委履行主體責任,形成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
2.從地位上理解:黨委的主體責任是由黨委的領導地位和黨委統一領導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主體定位所決定的。主體責任,顧名思義,就是主要責任人是誰或者誰應當承擔主要責任。主體與責任顛倒過來即責任主體,也就是說,誰承擔主體責任,誰就是責任中的「主體」角色,要負主要責任。黨委在黨風廉政建設中負主體責任,意味著黨委就是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主體,黨委應該負全面責任、負總責。
3.從責任主體上理解:黨委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責任主體。黨委的主體責任包括黨委領導班子的集體責任、黨委主要負責人的第一責任、班子分管領導的領導責任。領導班子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全面領導的集體責任。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是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應當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根據工作分工,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主要領導責任。
4.從責任內容上理解:一是領導責任。全面領導本地區、本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定期研究、分析、部署。二是教育責任。組織本地區、本單位黨員幹部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三是管理責任。做到一級管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既要健全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選好管好乾部,又要積極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推動權力陽光運行,構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長效機制。四是督導責任。對本級黨委各部門、下級黨委(黨組)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抓反腐倡廉工作情況,對紀委履行監督責任情況,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督察、指導,組織檢查考核,發現問題及時提醒、糾偏。五是示範責任。各級黨委(黨組)班子及其成員特別是主要負責人,要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帶頭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抓好自身的反腐倡廉建設,並教育和管理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做到勤政廉政、一心為民,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以黨風帶政風促民風。
二、如何正確理解紀委的監督責任
1.從概念上理解:紀委的監督責任指各級紀委要根據上級紀委的決策部署,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向黨委提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建議;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發揮反腐敗組織協調作用,整體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各項工作;協助黨委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分解到各部門,加強檢查考核,促進各項任務落實。
2.從地位上理解:紀委的監督責任是由紀委作為黨內專門監督機關的地位所決定的。紀委不僅要對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進行監督,還應當監督黨委,包括監督黨委是否履行好其主體責任。
3.從責任上理解:紀委擁有對違反紀律行為進行執紀問責的權力,承擔著對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履行職責和行使權力的監督責任。紀委的監督對象主要包括黨的各級領.

熱點內容
2018法律知識講座稿 發布:2025-05-21 22:21:51 瀏覽:309
印發法律顧問團管理辦法 發布:2025-05-21 22:06:18 瀏覽:858
司法的主動性 發布:2025-05-21 22:06:11 瀏覽:622
司法局部長 發布:2025-05-21 21:57:54 瀏覽:278
城管打架處罰條例 發布:2025-05-21 21:47:35 瀏覽:418
檢查院法官 發布:2025-05-21 21:47:30 瀏覽:954
明法典婚姻法1042條 發布:2025-05-21 21:37:23 瀏覽:763
酒店財務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1 21:25:56 瀏覽:937
2013新婚姻法房產 發布:2025-05-21 21:24:27 瀏覽:189
法律知識大全內容 發布:2025-05-21 21:18:22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