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葯酒中非法添加葯品的法律責任

葯酒中非法添加葯品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5-23 07:24:38

1. 銷售自製葯酒違反了什麼法律

案情簡介
被告人風華(化名)使用中葯材、葯酒和白酒泡製壯陽酒,以每兩15元的價格在其經營的店鋪內銷售。2018年8月,青島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稽查支隊對該地點進行調查,現場繳獲其銷售的壯陽酒5升。經鑒定,繳獲的壯陽酒內檢測出西地那非成分。
裁判結果
市南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風華銷售明知加入西地那非成分的自製葯酒,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市南法院判決風華的行為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同時禁止被告人風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
法官說法
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的規定,西地那非應當認定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在食品或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中添加屬於違法行為。本案中,被告人風華明知葯酒中含有西地那非成分仍用於銷售,其行為依法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應予處罰。
案件索引:(2020)魯0202刑初40號
相關法律條文
一、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條
:生產經營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葯材的物質。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葯材的物質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制定、公布。
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
:下列物質應當認定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一)法律、法規禁止在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添加、使用的物質;
(二)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質名單》上的物質;
(三)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告禁止使用的農葯、獸葯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四)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青島市市南區人民法院
作者/來源:蚌埠檢察
熱點內容
個體診所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8 22:49:57 瀏覽:568
隱藏廣告道德 發布:2025-10-18 22:40:08 瀏覽:576
衛星鍋條例 發布:2025-10-18 22:40:05 瀏覽:930
中國婚姻法2018新規定三胎 發布:2025-10-18 22:40:04 瀏覽:470
法院把財產 發布:2025-10-18 22:39:54 瀏覽:991
司法通河北 發布:2025-10-18 22:18:28 瀏覽:659
聾啞人受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10-18 22:14:45 瀏覽:475
塗道勇法官 發布:2025-10-18 22:04:51 瀏覽:961
離開道德 發布:2025-10-18 21:57:31 瀏覽:494
勞動法剖宮產 發布:2025-10-18 21:44:39 瀏覽: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