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法律責任包括哪些
㈠ 委託代理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1. 如果委託書的授權不夠明確,導致被代理人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時,代理人需承擔連帶責任。若代理人知道所代理的事項違法但仍進行代理活動,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將共同承擔連帶責任。
2. 如果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造成損失,例如與自己的其他交易,代理人需承擔民事責任。這指的是代理人單方面代理行為。若代理人與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代理人和第三人將共同承擔連帶責任。
3. 如果代理人無權、超越許可權或代理權終止後仍進行代理行為,造成損失的,除非被代理人追認,否則行為人和代理人將承擔法律責任。若被代理人未作否認表示,則視為同意。若第三人知代理行為無效而仍與代理人實施民事行為,導致損失,第三人和行為人將共同承擔連帶責任。
4. 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代理人可以將自己取得的代理權轉托他人,但應先獲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未經同意的,代理人應在事後及時告知被代理人。若被代理人不接受,代理人應對轉托行為承擔法律責任。在緊急情況下為保護被代理人利益而轉托的,不受此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七條。
㈡ 委託代理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一、委託代理簽訂合同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1、代理人接受委託簽訂合同的,由委託人承擔合同產生的法律責任,代理人一般不承擔責任。
2、但代理人有無權代理行為,造成他人損失的,代理人要承擔賠償的責任。
3、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七條 【違法代理及其法律後果】
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事項違法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未作反對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百七十一條 【無權代理】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二、濫用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種類
1、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同自己簽訂合同。在此情形下,代理人同時為代理關系中的代理人和合同的相對人,交易雙方的交易行為實際上只有代理人一人全部實施,這既違背代理制度的宗旨,也極易發生代理人損被代理人而利己的行為,應予禁止。
2、雙方代理行為也屬於代理權濫用的行為。雙方代理也稱同時代理。這種行為在有關代理人從事代理事務必須履行的義務中已經提及,雙方代理會導致在合同簽訂過程中難以平衡雙方當事人的利益,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因此要禁止這種行為。
3、代理人與對方通謀簽訂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合同。此種行為違背了代理的誠信原則,屬與違反代理制度宗旨的濫用代理權行為。
上述是小編整理的內容,依據《民法典》的規定,代理人代委託人簽訂合同的,合同產生的法律責任,一般由委託人承擔。但是代理人簽訂代理事項違反仍然代理的,代理人和被代理人承擔連帶責任;代理人無權仍然實施代理,被代理人不追認,代理行為造成他人損失的,代理人要承擔賠償責任。
㈢ 招標代理機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規定
1)《招標投標法》及《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對招標代理機構法律責任的相關規定。
《招標投標法》第50條規定,招標代理機構泄露應當保密的與招標投標活動有關的情況資料和招標代理機構違反本法規定與招標人、投標人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該條款中即規定了招標代理機構的民事責任,又規定了招標代理機構的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65條規定,招標代理機構在所代理的招標項目中投標、代理投標或者向該項目投標人提供咨詢的,接受委託編制標底的中介機構參加受託編制標底項目的投標或者為該項目的投標人編制投標文件、提供咨詢的,依照《招標投標法》第50條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78條規定,取得招標職業資格的專業人員違反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招標業務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暫停一定期限內從事招標、業務;情節特別嚴重的,取消招標職業資格。
招標代理機構承擔民事責任主要方式為賠償損失;招標代理機構因違法行為應承擔的行政責任方式有警告;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單位及直接負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罰款,對於罰款額度,根據違法行為的輕度及所造成的後果,處以不同罰款額;取消代理資格,根據違法行為的嚴重程度給予不同的處罰期限;暫停招標代理資格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㈣ 代理行為產生的法律後果由誰承擔:
法律主觀:
一、代理行為的後果應由誰承擔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代理包括委託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指定代理搏皮人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單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權。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蓋章。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代理人基搜差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代理人知道被委託代理的事項違法仍然進行代理活動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不表示反對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委託代理人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托他人代理的,應當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沒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應當在事後及時告訴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對自己所轉托的人的行為負民事責任,但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轉托他人代理的除外。
二、委託代理終止的情形有哪些
(一)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
(二)被代理人取消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
(三)代理人死亡;
(四)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五)作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終止。
三、法律規定中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終止的情形有哪些
(一)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復民事行為能力;
(二)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死亡;
(三)漏昌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四)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單位取消指定;
(五)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間的監護關系消滅。
法律客觀: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6868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