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法律知識考試加強監督檢查
㈠ 湖南省考83人作弊被通報,如何加強監管考試
湖南省考83人作弊,如何加強對考試的監管,這個其實現在能做到的基本都已經做到了,在考場監管這方面已經幾乎做到完美無缺的程度了,是學生自己的問題思想的問題,這不是說通過監控手段就可以改變的。
還是說要跟學生普及考試作弊,給自己人生所帶來的影響,自己覺得有必要專門開設這樣一堂課程,告訴學生,你在什麼樣的考試裡面做了考試違紀的相應行為,什麼樣的行為對應什麼樣的處罰,他對你以後的人生有什麼影響,這些應該明確,而不是說現在讓學生知道你考試作弊會被成績清零,但是詳細的細節,學生不清楚,仍然有學生鋌而走險。
㈡ 司法考試具體內容是什麼
考試主要測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和評卷,成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公布。國家司法考試的考試成績一次有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司法部統一頒發相關證書,並可以從事執業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等崗位的工作。
㈢ 吉林市行政執法監督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對行政執法行為的監督,促進依法行政,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市人民政府對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對所屬工作部門包括實行垂直領導的部門,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對本部門及縣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行政執法監督適用本辦法。第三條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履行本市行政區域內的行政執法監督職責。具體職責是:
(一)依法審查、確認行政執法主體資格;
(二)對行政執法主體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組織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
(四)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培訓、考核;
(五)對行政執法證件實施管理;
(六)對行政許可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並對重大行政許可決定進行備案;
(七)對行政處罰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並對重大行政處罰決定進行備案;
(八)查處和糾正違法或不當的行政執法行為,並實施錯案責任追究;
(九)對以市政府名義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事前審查;
(十)對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核備案;
(十一)協調處理行政執法爭議;
(十二)對行政復議決定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十三)以市政府名義聘請行政執法監督員;
(十四)承擔上級人民政府法制部門交辦的其他行政執法監督工作。
市人民政府所屬工作部門包括實行垂直領導的部門法制機構負責本部門及下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行政執法監督工作。
縣(市)區人民政府法制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行政執法監督工作。第四條行政執法監督的主要方式:
(一)進行行政執法定期檢查、專項檢查、抽查等;
(二)調閱審查有關案卷、文件或資料;
(三)調查了解行政執法部門和行政執法人員有關情況;
(四)定期或不定期徵求行政相對人意見;
(五)對有關案件組織調查或督辦。
法制部門和法制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時,有關部門和人員必須予以協助和配合。第五條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和縣(市)區人民政府法制機構對本轄區內的具有行政執法權的機關或組織的主體資格進行審查和確認,不具備行政執法主體資格不得從事行政執法活動。第六條市人民政府委託有關組織進行行政執法的,應報省人民政府法制部門備案;縣(市)區人民政府委託有關組織進行行政執法的,須報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備案;行政執法部門委託有關組織進行行政執法的,須分別報本級人民政府法制部門或上一級行政執法部門法制機構備案。
委託機關應自委託關系確定後二十日內向審核機關上報備案。備案報告應載明委託依據、委託內容、受委託組織性質及基本情況並附有確定委託關系的文件。第七條行政執法部門應按要求定期將其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情況向市政府做出報告,並接受法制部門及法制機構的監督檢查。第八條行政執法部門應認真組織落實市政府制定的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實施方案及標准,接受市政府的考核。
行政執法責任制考核結果作為評定行政執法機關領導幹部政績和對行政執法人員獎懲的重要依據。第九條行政執法部門及經合法授權或委託的組織中從事行政執法活動的人員須按市政府統一計劃進行綜合法律知識和專業法律知識培訓、考試。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的,方可申領《吉林省人民政府行政執法證》。第十條行政執法證件由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統一管理。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按有關規定頒發《吉林省人民政府行政執法證》,並按規定進行年度培訓和審驗。
行政執法人員未按本辦法第九條規定進行培訓或培訓考試不合格的,不予頒發行政執法證件,不得上崗執法。
持證人調離執法崗位的,須由所在單位收回行政執法證件,並交回發證機關。
法律、行政法規有特別規定,領取和使用由國務院所屬部門統一印製的行政執法證件的部門,應將證件樣式及本部門持證人員名單報送本級人民政府法制部門或法制機構備案。第十一條市人民政府法制部門及法制機構應對行政執法部門實施行政許可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並對重大行政許可決定進行備案審核。監督檢查和備案審核中發現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不得繼續實施。第十二條行政執法部門做出的重大行政許可決定,應自許可決定做出後5日內,向本級人民政府法制部門或法制機構備案。
重大行政許可決定報送備案應提交備案報告和行政許可相關材料復印件各一份。
㈣ 法治觀念淡薄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有哪些
法治觀念淡薄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主要包括加強法治教育、完善法律制度、嚴格執法監督以及提升司法公信力等幾個方面。
首先,法治觀念淡薄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源於法治教育的不足。許多人對法律的了解僅停留在表面,甚至對基本法律常識都缺乏認知。這導致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能不自覺地觸犯法律,或者在遇到法律問題時不知所措。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我們需要加強法治教育,從小培養公民的法治意識。例如,學校可以增設法治課程,社區可以定期開展法律知識講座,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其次,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導致法治觀念淡薄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法律制度存在漏洞或不明確,就會給人們留下鑽法律空子的機會,從而削弱法治的權威性。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完善法律制度,確保其嚴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針對新興領域如互聯網、人工智慧等,應及時出台相關法律法規,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再者,執法不嚴、執法不公等問題也會影響人們對法治的信仰。如果執法者不能秉公執法,甚至濫用職權,那麼法律的威嚴就會受到嚴重損害。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執法監督,確保法律的公正實施。例如,可以設立獨立的執法監督機構,對執法行為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同時鼓勵公眾對不當執法行為進行舉報。
最後,司法公信力不高也是導致法治觀念淡薄的一個因素。如果司法裁決不能得到公眾的廣泛認可,那麼法治的根基就會動搖。為了提高司法公信力,我們需要加強司法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例如,可以推行公開審判制度,讓公眾了解司法過程;同時,也可以建立司法聽證制度,讓公眾有機會參與到司法決策中來。
綜上所述,要解決法治觀念淡薄的問題,我們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加強法治教育、完善法律制度、嚴格執法監督以及提升司法公信力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逐步樹立起全社會的法治觀念,確保法律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㈤ 2010年江西省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考試答案
2010年江西省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考試C卷答案
一、 單選
1、C 2、B 3、B 4、B 5、D 6、A 7、A 8、D 9、B 10、B
11、B 12、A 13、A 14、A 15、D 16、D 17、C 18、B 19、C 20、A
二、 不定項選擇
1、ABC 2、AD 3、ABCD 4、D 5、ABCD 6、BD 7、BC 8、ABCD 9、AD
10、BD 11、A 12、BD 13、A 14、B 15、D
三、 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 簡答題
1、答:《江西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第四條規定:行政執法監督的范圍包括下列內容:(一)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二)行政執法主體和程序的合法性;(三)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四)行政執法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情況;(五)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情況;(六)違法行政行為的查處情況;(七)行政復議情況;(八)其他需要監督的事項。
2、答:1、訊問、詢問 2、調取 3、鑒定 4、勘驗 5、檢查 6、辨認 7、抽樣取證
3、答:(1)按製作主體分類。可以分為以個人名義製作的文書和以執法機關名義製作的文書;(2)按文書種類分類。可以分為執行類文書、證據類文書和工作類文書;(3)按文書形式分類。可以分為填寫式文書、書寫式文書和筆錄式文書。
五、 案例分析
(一)
1、答:執法不正確。(1)適應行政處罰的程序不正確。《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規定:「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張某個人罰款1000元的行政處罰顯然不適合簡易程序,其決定是不正確的,而應適應行政處罰的一般程序,須經過立案、調查取證、告知權利、說明理由、當事人陳述與申辯後作出處罰決定;(2)扣留張某的餐飲器具不正確。《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可以採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記保存,並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由此執法人員因執法任務較重,為防止張某拒繳罰款而扣留張某餐飲器具是不正確的。
2、答:《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告知權利的內容包括告知申請迴避權,申辯權,陳述事實、提出證據權,申請行政復議權,提起行政訴訟權以及請求賠償權等。
(二)
答:趙某要求賠償的行為合法,屬於行政賠償范圍,但提出的具體賠償要求計算標准不當。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二章第一節第四條(一)款規定,法院撤銷工商機關作出的錯誤的行政處罰後,工商機關歸還了經營許可證,當事人趙某有權要求工商機關進行賠償。但《國家賠償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條(六)款規定,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的經常性費用開支,但不賠償有可能取得的利潤,所以趙某要求賠償餐館可賺9000元的利潤損失,將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