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我國法律規定多少歲需付刑事責任

我國法律規定多少歲需付刑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6-11 04:58:55

Ⅰ 鎴戝浗銆婂垜娉曘嬭勫畾,璐熷垜浜嬭矗浠葷殑鏈浣庡勾榫勬槸鍑犲瞾

鎴戝浗鍒戞硶瑙勫畾錛岃礋鍒戜簨璐d換鐨勬渶浣庡勾榫勬槸鏄鍗佷簩鍛ㄥ瞾銆
宸叉弧鍗佷簩鍛ㄥ瞾涓嶆弧鍗佸洓鍛ㄥ瞾鐨勪漢錛岀姱鏁呮剰鏉浜恆佹晠鎰忎激瀹崇姜錛岃嚧浜烘諱骸鎴栬呬互鐗瑰埆孌嬪繊鎵嬫佃嚧浜洪噸浼ら犳垚涓ラ噸孌嬬柧錛屾儏鑺傛伓鍔o紝緇忔渶楂樹漢姘戞瀵熼櫌鏍稿噯榪借瘔鐨勶紝搴斿綋璐熷垜浜嬭矗浠匯傜敱姝ゅ彲瑙佸嶮浜屽懆宀佷互涓婄姱緗搴斿綋璐熷垜浜嬭矗浠匯
鏈鎴愬勾浜虹殑鐖舵瘝鎴栬呭叾浠栫洃鎶や漢搴斿綋灞ヨ屼笅鍒楃洃鎶よ亴璐o細
1銆佷負鏈鎴愬勾浜烘彁渚涚敓媧匯佸仴搴楓佸畨鍏ㄧ瓑鏂歸潰鐨勪繚闅滐紱
2銆佸叧娉ㄦ湭鎴愬勾浜虹殑鐢熺悊銆佸績鐞嗙姸鍐靛拰鎯呮劅闇奼傦紱
3銆佹暀鑲插拰寮曞兼湭鎴愬勾浜洪伒綰瀹堟硶銆佸嫟淇鑺傜害錛屽吇鎴愯壇濂界殑鎬濇兂鍝佸痙鍜岃屼負涔犳儻錛
4銆佸規湭鎴愬勾浜鴻繘琛屽畨鍏ㄦ暀鑲詫紝鎻愰珮鏈鎴愬勾浜虹殑鑷鎴戜繚鎶ゆ剰璇嗗拰鑳藉姏錛
5銆佸皧閲嶆湭鎴愬勾浜哄彈鏁欒偛鐨勬潈鍒╋紝淇濋殰閫傞緞鏈鎴愬勾浜轟緷娉曟帴鍙楀苟瀹屾垚涔夊姟鏁欒偛錛
6銆佷繚闅滄湭鎴愬勾浜轟紤鎮銆佸ū涔愬拰浣撹偛閿葷偧鐨勬椂闂達紝寮曞兼湭鎴愬勾浜鴻繘琛屾湁鐩婅韓蹇冨仴搴風殑媧誨姩錛
7銆佸Ε鍠勭$悊鍜屼繚鎶ゆ湭鎴愬勾浜虹殑璐浜э紱
8銆佷緷娉曚唬鐞嗘湭鎴愬勾浜哄疄鏂芥皯浜嬫硶寰嬭屼負錛
9銆侀勯槻鍜屽埗姝㈡湭鎴愬勾浜虹殑涓嶈壇琛屼負鍜岃繚娉曠姱緗琛屼負錛屽苟榪涜屽悎鐞嗙℃暀錛
10銆佸叾浠栧簲褰撳飽琛岀殑鐩戞姢鑱岃矗銆
緇間笂鎵榪幫紝淇濇姢鏈鎴愬勾浜鴻韓蹇冨仴搴鳳紝淇濋殰鏈鎴愬勾浜哄悎娉曟潈鐩婏紝淇冭繘鏈鎴愬勾浜哄痙鏅轟綋緹庡姵鍏ㄩ潰鍙戝睍錛屽煿鍏繪湁鐞嗘兂銆佹湁閬撳痙銆佹湁鏂囧寲銆佹湁綰寰嬬殑紺句細涓諱箟寤鴻捐呭拰鎺ョ彮浜猴紝鍩瑰吇鎷呭綋姘戞棌澶嶅叴澶т換鐨勬椂浠f柊浜恆備笉婊″嶮鍏鍛ㄥ瞾涓嶄簣鍒戜簨澶勭綒鐨勶紝璐d護鍏剁埗姣嶆垨鑰呭叾浠栫洃鎶や漢鍔犱互綆℃暀錛涘湪蹇呰佺殑鏃跺欙紝渚濇硶榪涜屼笓闂ㄧ煫娌繪暀鑲層
銆愭硶寰嬩緷鎹銆戱細
銆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鍒戞硶銆嬬鍗佷竷鏉
銆愬垜浜嬭矗浠誨勾榫勩戝凡婊″嶮鍏鍛ㄥ瞾鐨勪漢鐘緗錛屽簲褰撹礋鍒戜簨璐d換銆
宸叉弧鍗佸洓鍛ㄥ瞾涓嶆弧鍗佸叚鍛ㄥ瞾鐨勪漢錛岀姱鏁呮剰鏉浜恆佹晠鎰忎激瀹寵嚧浜洪噸浼ゆ垨鑰呮諱骸銆佸己濂搞佹姠鍔銆佽穿鍗栨瘨鍝併佹斁鐏銆佺垎鐐搞佹姇鏀懼嵄闄╃墿璐ㄧ姜鐨勶紝搴斿綋璐熷垜浜嬭矗浠匯
宸叉弧鍗佷簩鍛ㄥ瞾涓嶆弧鍗佸洓鍛ㄥ瞾鐨勪漢錛岀姱鏁呮剰鏉浜恆佹晠鎰忎激瀹崇姜錛岃嚧浜烘諱骸鎴栬呬互鐗瑰埆孌嬪繊鎵嬫佃嚧浜洪噸浼ら犳垚涓ラ噸孌嬬柧錛屾儏鑺傛伓鍔o紝緇忔渶楂樹漢姘戞瀵熼櫌鏍稿噯榪借瘔鐨勶紝搴斿綋璐熷垜浜嬭矗浠匯
銆愭湭鎴愬勾浜轟粠瀹姐戝逛緷鐓у墠涓夋捐勫畾榪界┒鍒戜簨璐d換鐨勪笉婊″嶮鍏鍛ㄥ瞾鐨勪漢錛屽簲褰撲粠杞繪垨鑰呭噺杞誨勭綒銆
鍥犱笉婊″嶮鍏鍛ㄥ瞾涓嶄簣鍒戜簨澶勭綒鐨勶紝璐d護鍏剁埗姣嶆垨鑰呭叾浠栫洃鎶や漢鍔犱互綆℃暀錛涘湪蹇呰佺殑鏃跺欙紝渚濇硶榪涜屼笓闂ㄧ煫娌繪暀鑲層
絎鍗佷竷鏉′箣涓銆愯佸勾鐘浠庡姐戝凡婊′竷鍗佷簲鍛ㄥ瞾鐨勪漢鏁呮剰鐘緗鐨勶紝鍙浠ヤ粠杞繪垨鑰呭噺杞誨勭綒錛涜繃澶辯姱緗鐨勶紝搴斿綋浠庤交鎴栬呭噺杞誨勭綒銆

Ⅱ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不滿18歲的人犯罪

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犯罪,可能會被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也有可能不會受到處罰,根據規定,若是犯罪行為人沒有滿十二周歲,不會被判刑。具體未成年犯罪如何處罰,需要結合實際的犯罪案件確定。

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犯罪,可能會被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偶爾與幼女發生性行為,情節輕微、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不認為是犯罪。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使用輕微暴力或者威脅,強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隨身攜帶的生活、學慣用品或者錢財數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輕微傷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學習、生活等危害後果的,不認為是犯罪。

未成年承擔刑事責任後再起訴監護人可以獲得賠償嗎?
1、未成年承擔刑事責任後再起訴監護人可能可以獲得賠償、也有可能不能。
具體是否可以獲得賠償,與未成年的犯罪行為是否導致受害人遭受物質損失有關。
2、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1)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2)刑事附帶民事案件的未成年被告人有個人財產的,應當由本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不足部分由監護人予以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被告人對被害人物質損失的賠償情況,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綜上所述是小編對根據我國刑法規定不滿18歲的人犯罪做出的相關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Ⅲ 簡述刑法有關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

刑法對於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
1、不滿12周歲的人犯罪的,屬於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2、14-16周歲的人犯法定八類惡性犯罪、12-14周歲的人犯嚴重暴力性犯罪經最高檢追訴的,屬於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3、年滿16周歲的人犯罪的,屬於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的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根據刑法第17條第2款關於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對8種犯罪負刑事責任的規定,完全可以得出未滿14周歲的人實施刑法所禁止的任何危害行為都不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結論。

未成年犯罪判刑原則是怎樣的?
1、從寬處理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必須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也就是說,不滿十八歲是一個法定從寬處罰的情節。至於是從輕還是減輕以及從輕的幅度,則根據具體案件確定。根據這一原則,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原則上不應判處法定最高刑,在具體量刑時一般應將未成年人中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低齡犯罪者與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高齡犯罪者區別開來,在同一年齡段內的犯罪,在決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時,一般也要體現不同行為人年齡上的差別。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體現和實現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減輕處罰的從寬原則。
2、不適用死刑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49條:「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的規定,未成年人不論犯何罪均不應判處死刑。這是剛性要求,不允許有任何例外。所謂犯罪的時候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時候。如果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即使審判的時候已滿18周歲也應適用本條規定。我國刑法之所以規定對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主要原因在於:死刑是一種最嚴厲的刑罰,它關繫到犯罪人的生死存亡。不滿18周歲的人由於未成年,還處在生理與心理發育過程中,認識能力和控制能力都還比較弱,因此,尚未達到罪行極其嚴重、不堪改造的程度,故不宜適用死刑。
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則
我國未成人保護法第38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也明確地規定:「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這就從法律上明確了司法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教育、感化、挽救原則要求司法人員在辦理未成人案件中要正確處理懲罰和教育的關系。要將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司法人員對未成人要堅持攻心為主,象父母對孩子、教師對學生一樣,針對其個人特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之認識到自已行為的危害性。

綜上所述是小編對簡述刑法有關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做出的相關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法律依據】:《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Ⅳ 法律規定的十四歲、十六歲、十八歲主要區別在哪

一、14歲是刑事責任能力的界限,14歲以下的人觸犯刑法不承擔刑事責任。

二、14至16歲承擔部分罪名的刑事責任。

三、16歲以上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四、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中國《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據此,在我國,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只對八種較為嚴重的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人對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擔刑事責任,因此我國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而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的一部分,關押於少管所。

(4)我國法律規定多少歲需付刑事責任擴展閱讀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一、自身預防

未成年人要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增加抵禦犯罪感染的能力,這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性措施。

二、家庭預防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從家庭抓起。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子女樹好榜樣。其次,家長要與子女多溝通,建立起與自己孩子之間的相互理解、信任的柔情關系。

三、學校預防

堅持正面教育原則,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突出重點,狠抓後進生轉化。完善學校法制教育機制,使其發揮作用。

四、社會預防

要加強文化市場、娛樂場所管理,消除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不良文化和社會醜陋現象,凈化社會環境。

熱點內容
香港偽造證據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1 19:02:29 瀏覽:322
法制與法治的區別認識舉例 發布:2025-08-11 19:01:42 瀏覽:109
法院序列流轉 發布:2025-08-11 19:00:53 瀏覽:482
ppp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5-08-11 18:59:17 瀏覽:788
法律責任包括賠償嗎 發布:2025-08-11 18:48:29 瀏覽:147
用法治治水 發布:2025-08-11 18:48:27 瀏覽:828
2014年黃韋博行政法系統強化講義 發布:2025-08-11 18:43:26 瀏覽:912
行政法中的駁回訴訟請求 發布:2025-08-11 18:36:12 瀏覽:455
全椒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8-11 18:34:39 瀏覽:919
海南大學法律碩士學制 發布:2025-08-11 18:03:41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