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委託行政機關法律責任

委託行政機關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11 19:50:43

『壹』 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怎麼理解

行政許可法第24條的全文如下:

第二十四條 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回律、法規、規章的規答定,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委託機關應當將受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予以公告。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行政機關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許可。

注意第一款的後一句話:「委託機關應當將受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予以公告。」

也就是說,法律、法規、規章並不規定受委託機關的主體,以及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這是由委託機關自行確定並予以公告的。法律、法規、規章只是規定某個行政機關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的行政許可。具體的由哪個其他行政機關實施、實施的內容由委託機關予以公告。

這個法條同時也反向說明,如果沒有法律、法規、規章這三個級別的規范性文件,任何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

『貳』 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委託下列哪一機關

行政許可法

第二十抄二條 行政許可由具有行政許可權的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第二十三條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在法定授權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被授權的組織適用本法有關行政機關的規定。
第二十四條 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委託機關應當將受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予以公告。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行政機關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許可。

由此可知,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包括事業單位)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規直接授權的才能實施行政許可。而本身已承擔行政許可實施職責的行政機關只能自己實施或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不得再委託事業單位實施。

『叄』 行政處罰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嗎

行政處罰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

《行政處罰法》第十八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3)委託行政機關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國的行政處罰可以分為人身罰、行為罰、財產罰和申誡罰。

第一,人身罰。人身罰也稱自由罰,是指特定行政主體限制和剝奪違法行為人的人身自由的行政處行政拘留罰。這是最嚴厲的行政處罰。人身罰主要是指行政拘留和勞動教養。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廢止勞動教養制度。

第二,行為罰又稱能力罰。是指行政主體限制或剝奪違法行為人特定的行為能力的制裁形式。它是僅次於人身罰的一種較為嚴厲的行政處罰措施。

1、責令停產、停業。這是行政主體對從事生產經營者所實施的違法行為而給予的行政處罰措施。它直接剝奪生產經營者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權利。只適用於違法行為嚴重的行政相對方。

2、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營業執照。這是指行政主體依法收回或暫時扣留違法者已經獲得的從事某種活動的權利或資格的證書。目的在於取消或暫時中止被處罰人的一定資格、剝奪或限制某種特許的權利。

第三,財產罰。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對違法行為人給予的剝奪財產權的處罰形式。它是運用最廣泛的一種行政處罰。

1、罰款。指行政主體強制違法者承擔一定金錢給付義務,要求違法者在一定期限內交納一定數量貨幣的處罰。

2、沒收財物(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等)。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將違法行為人的部分或全部違法所得、非法財物包括違禁品或實施違法行為的工具收歸國有的處罰方式。

第四:申誡罰。又稱精神罰、聲譽罰,是指行政主體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譴責和警戒。它是對違法者的名譽、榮譽、信譽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一定損害的處罰方式。

1、警告。指行政主體對違法者提出告誡或譴責。

2、通報批評。是對違法者在榮譽上或信譽上的懲戒措施。通報批評必須以書面形式作出,並在一定范圍內公開。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肆』 受行政機關委託實施行政處罰的非行政機關組織,其實施行政處罰行為的後果的法律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1. 委託行政機關
    因為他是授權給其他組織的,其他組織的行為後果是歸於授權組回織來承擔的,除非這答個組織超越授權范圍和職責行使不相關的行為,這樣他才能自己承擔這個責任,

  2.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18條第2款,行政機關可以將某些行政處罰委託給具備法定條件的其他組織實施,受委託組織實施行政處罰應以委託行政機關的名義進行,並接受委託行政機關的監督,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組織實施處罰行為的法律後果負責。

『伍』 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可不可以委託符合條件的其他組織實施行政許可

不可以。根據如下:第二十四條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回、規章的規定,可以答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委託機關應當將受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予以公告。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行政機關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許可。
根據這一規定,許可只能委託行政機關,而不能委託其他組織。

『陸』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是否可以將法定職權內實施的行政許可委託給其他行政機關實施

你好。
行政來許可法第三源章第二十三條: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在法定授權范圍內,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被授權的組織適用本法有關行政機關的規定。
行政許可法第三章第二十四條:
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委託機關應當將受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予以公告。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行政機關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許可。
一般來說,授權行為因為產生了新的行政主體,或者對被授權行政主體的職權進行了擴充,所以被授權對象的選擇標准往往更為嚴格,具有管理公共事務只能得組織,這只是選擇授權對象的一個必要條件。
而委託行為因為不產生新的行政主體,轉移的也只是行政職權的使用權,所以選擇委託對象時來的比較寬松。如果委託對象是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那當然沒問題,如果不是這種組織,也可以。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你。

『柒』 行政機關可以委託組織進行行政處罰 這個委託的組織具有行政主體資格嗎

受託的組織是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八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許可權內委託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組織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託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九條 受委託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

(三)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7)委託行政機關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機構、組織:

一、中央機關與機構主要有六類:

1、國務院;

2、國務院組成部門,包括部委行署;

3、國務院直屬單位和特設機構;

4、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機構;

5、授權的內設機構,原則上內設機構沒有行政職權,但有些內設機構經過法律法規特別授權而享有了一定的行政職權,考試中常見的有專利評審委員會,它是知識產權局的內設機構,商標評審委員會是工商局的內設機構,公安部下屬的公安消防局,公安交管局以及公安邊防局是公安部的內設機構。

6、授權的議事協調機構

二、地方機關與機構也分為六類:

1、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縣級到省級人民政府。

2、縣以上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特設機構,這里與中央工作部門、直屬機構、特設機構是一樣的,基本上中央有什麼部門,地方也有什麼部門,這里要注意的是定語,必須是縣級以上,鄉鎮人民政府是沒有工作部門、直屬機構、特設機構的,鄉鎮人民政府沒有工作部門。

3、各種派出機關,具有準政府的地位,包括省級人民政府派出的地區行政公署,縣級人民政府派出的區公所及縣級政府或市轄區人民政府派出的街道辦事處。

4、中央機關或機構依法設立的分支機構

5、授權的派出機構、內設機構,包括派出所,公安所,稅務所,

6、一定條件下的綜合執法機構,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和組建的綜合執法機構

三、非政府組織和個人,非政府組織經過授權可以成為行政主體,包括四類:

1、授權的企業組織,如鐵路運輸企業,郵政企業,電信企業等公用事業企業。

2、授權的事業單位。

3、授權的社會團體,如行業協會。

4、授權的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

以上四類組織可以根據授權獲得行政主體資格,這里必須是授權,僅僅委託不產生主體資格的取得。

『捌』 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怎麼理解

行政許可法第24條的來全文如自下:
第二十四條
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委託機關應當將受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予以公告。
委託行政機關對受委託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並對該行為的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託行政機關在委託范圍內,以委託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許可;不得再委託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許可。
注意第一款的後一句話:「委託機關應當將受委託行政機關和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予以公告。」
也就是說,法律、法規、規章並不規定受委託機關的主體,以及受委託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這是由委託機關自行確定並予以公告的。法律、法規、規章只是規定某個行政機關可以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的行政許可。具體的由哪個其他行政機關實施、實施的內容由委託機關予以公告。
這個法條同時也反向說明,如果沒有法律、法規、規章這三個級別的規范性文件,任何行政機關不得委託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

『玖』 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被申請復議的,( )是被申請人。

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被申請復議的,委託的行政機關內是被申請容人;答案選A;

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和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包括事業單位、企業單位、社會組織、人民團體,而且還可以包括某些個人或某些私人組織。如國務院發布的《家畜家禽防病條例》規定,農牧部門及其畜禽防疫機構可以委託有條件的飼養戶或檢疫單位檢疫,家畜出售者可持有被授權檢疫的飼養戶或檢疫單位的檢疫證明進入市場。

(9)委託行政機關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非國家機關的組織的基本職能不是行使行政職權或其他國家職權,而是從事其他非國家職能性質的活動。行政機關雖然可以在本系統內相互委託處理某些行政事務,這種委託是行政機關系統內部的公務協作,不是行政法上的行政委託,因而行政機關不是被委託的組織。

被委託的組織在行使行政職權時,只能以委託機關的名義行使職權,而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其行為的法律後果不由其承擔,而由委託的行政機關承擔。

有些行政職權不允許委託非行政機關的組織行使,如行政立法權、涉及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和強制措施權、行政許可權等,行政機關不得委託給非國家機關的組織行使。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