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

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

發布時間: 2021-01-11 21:08:53

法院一審判決後多長時間生效

您好,根據我國訴訟法的規定,自法院做出民事判決之後十五日內當事人未上訴,自法院做出刑事判決之後十日內被告方未上訴法院一審判決即可發生法律效力的!望採納!

㈡ 行政訴訟判決書已下發4年了,還具備法律效力嗎

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書,只要未經法定程序被撤銷的,判決書本身永遠有效。


法條鏈接:〈行政訴訟法〉關於執行的規定:

1、第九十四條 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

2、第九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行政機關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由行政機關依法強制執行。

3、第九十六條 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款額,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賬戶內劃撥;

(二)在規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負責人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

(三)將行政機關拒絕履行的情況予以公告;

(四)向監察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

(五)拒不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社會影響惡劣的,可以對該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第九十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間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5、第九十八條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該行政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在的行政機關負責賠償。

行政機關賠償損失後,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㈢ 房產過戶申請了強制執行,請強制執行具體細節是怎麼執行的

1、判決書生效後,履行期屆滿,對方不履行義務,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申請時效是有一方是自然人的(一年),雙方都是法人的(半年)。

3、申請時要交申請執行費,提交申請執行書。

4、執行時你要配合提供對方的財產信息情況,以便法院執行。

5、對方有工作的,可以由法院通知對方單位代扣。

6、對方有多處房產(只有一處的不能執行,得給人有地住),可以拍賣多餘的房產還債。

7、如果對方有能力履行義務而拒不履行,法院可以妨礙民事訴訟司法拘留(最多15天)。

(3)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第二十一章執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一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

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

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三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四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第二百四十五條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財產時,被執行人是公民的,應當通知被執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屬到場;被執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到場。

拒不到場的,不影響執行。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單位或者財產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應當派人參加。

對被查封、扣押的財產,執行員必須造具清單,由在場人簽名或者蓋章後,交被執行人一份。被執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他的成年家屬一份。

第二百四十六條被查封的財產,執行員可以指定被執行人負責保管。因被執行人的過錯造成的損失,由被執行人承擔。

第二百四十七條財產被查封、扣押後,執行員應當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應當拍賣被查封、扣押的財產;不適於拍賣或者當事人雙方同意不進行拍賣的,人民法院可以委託有關單位變賣或者自行變賣。

國家禁止自由買賣的物品,交有關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收購。

第二百四十八條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隱匿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發出搜查令,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

採取前款措施,由院長簽發搜查令。

第二百四十九條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票證,由執行員傳喚雙方當事人當面交付,或者由執行員轉交,並由被交付人簽收。

有關單位持有該項財物或者票證的,應當根據人民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轉交,並由被交付人簽收。

有關公民持有該項財物或者票證的,人民法院通知其交出。拒不交出的,強制執行。

第二百五十條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由院長簽發公告,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執行員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時,被執行人是公民的,應當通知被執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屬到場;被執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到場。

拒不到場的,不影響執行。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單位或者房屋、土地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應當派人參加。執行員應當將強制執行情況記入筆錄,由在場人簽名或者蓋章。

㈣ 全國法院被執行人查詢已結案什麼意思

案件狀態顯示「已結」是指案件已經了結或被執行人已經全部履行了法定義務,或經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了。

執行案件,結案情況主要有:

1、被執行人確無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可先暫停本案的執行,結案方式是,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待發現被執行人財產線索或其他可以恢復執行的情形發生,可到法院申請恢復執行。

2、法院執行系統並無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方式可選,暫用「結案」代替。

3、被執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或人民法院已執行完畢的;

(4)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節 判決和裁定

第一百五十二條判決書應當寫明判決結果和作出該判決的理由。判決書內容包括:

(一)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二)判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適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四)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第一百五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判決。

第一百五十四條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

(一)不予受理;

(二)對管轄權有異議的;

(三)駁回起訴;

(四)保全和先予執行;

(五)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六)中止或者終結訴訟;

(七)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

(八)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九)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

(十)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

對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裁定,可以上訴。

裁定書應當寫明裁定結果和作出該裁定的理由。裁定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口頭裁定的,記入筆錄。

第一百五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者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第一百五十六條公眾可以查閱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

㈤ 請問自治區政府文件和市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書哪個更具法律效力我的這份判決書生效嗎

判決復書下來後,政府再出台什麼條例制也必須要按照判決書上寫的去做,區政府的文件是沒辦法與法院的判決書相比的,他們必須要無條件執行判決書。你現在可以跟勞動保障局說,如果再不執行判決書內的義務的話,就去法院的行政庭提出行政訴訟,起訴費50元而已,行政訴訟一般都特別便宜。把勞動局當成被告,要求他們履行應盡的義務。 還有,剛才看到你說的市政府是市法院的上級部門,這是錯誤的,在法律上他們是同級的,一府兩院,你沒聽說過吧,政府、法院、檢察院,在法律的問題上誰也管不著誰的,而政府經常被當成被告,法院也經常判決政府輸呢。

㈥ 法庭上,調解和宣判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大多數人不願調解

解決糾紛的方式不同。民事調解書反映的是人民法院依法進行調解,促成雙方當事人自願、專合法屬地達成協議的內容;民事判決書反映的則是人民法院依法以判決的形式解決糾紛的內容。

發生法律效力的時間不同。民事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而第一審民事判決書只有在上訴期過後,當事人不上訴的情況下才發生法律效力。

不願意調解的原因有,調解內容不滿足要求不想要調解。

拓展資料:

調解是指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就爭議的實體權利、義務,在人民法院、人民調解委員會及有關組織主持下,自願進行協商,通過教育疏導,促成各方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辦法。

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以外的第三者,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願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活動。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是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行業調解以及專業機構調解。

網路_調解

㈦ 民事判決書已經生效可以在行政案件中有法律效力嗎

主要是民事判決書生效,在行政案件中是有法律效力的。

㈧ 法院強制執行需要提前通知被執行人嗎

法院強抄制執行襲需要提前通知被執行人,人民法院受理執行案件,應當向被執行人送達執行通知書;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前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書面的《執行通知書》,不能通過電話通知或者讓申請人通知。如被執行人對法院執行工作有異議,可以向紀委駐法院檢查組或上級法院投訴。

強制執行發生法律效力的文書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民事判決書、實現擔保物權裁定、確認調解協議裁定、支付令等。它們一經生效,義務人即應自動履行。如拒不履行,權利人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8)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條的規定:「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強制執行。」

第二百四十條規定: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並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㈨ 可以上訴的裁定有哪些

可以上訴的裁定為:

1、不予受理。

2、對管轄權有異議的。

3、駁回起訴。

根據最新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

1、不予受理。

2、對管轄權有異議的。

3、駁回起訴。

4、保全和先予執行。

5、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6、中止或者終結訴訟。

7、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

8、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9、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

10、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11、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

對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裁定,可以上訴。

裁定書應當寫明裁定結果和作出該裁定的理由。裁定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口頭裁定的,記入筆錄。

刑事訴訟法第180條規定:「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對被告人的上訴權,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剝奪。」

(9)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擴展閱讀

案例:

本報訊10月22日下午,關於專利等案件訴訟程序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關於專利等案件訴訟程序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

依照現行法,專利等專業技術性較強的民事和行政第一審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不服中級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判的上訴案件,由其所在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審理。因此,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設立後,集中審理專利等上訴案件,不服中級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判的上訴案件,不再由其所在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審理,需要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明確上訴程序等問題。

根據草案,當事人不服關於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體、壟斷等專業技術性較強的民事案件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應當在法定期間內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關於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體、壟斷等專業技術性較強的行政案件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應當在法定期間內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上述案件第一審判決、裁定、調解書依法申請再審、抗訴等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最高人民法院也可以依法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近日,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法院設立知識產權法庭,統一審理全國范圍內專業技術性較強的專利等上訴案件,促進有關知識產權案件審理專門化、管轄集中化、程序集約化和人員專業化。

熱點內容
收銀少錢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3 05:18:01 瀏覽:325
法律法規排序 發布:2025-05-23 05:15:49 瀏覽:281
2012年環評法規真題 發布:2025-05-23 05:15:40 瀏覽:535
民法寶典方誌平 發布:2025-05-23 05:04:30 瀏覽:68
古典自然法學派的特點 發布:2025-05-23 05:02:57 瀏覽:4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送達 發布:2025-05-23 04:42:38 瀏覽:506
勞動法病假哺乳期保險 發布:2025-05-23 04:41:21 瀏覽:324
貧困戶法律援助聯系卡 發布:2025-05-23 04:41:14 瀏覽:689
公司法律工作考核表 發布:2025-05-23 04:35:26 瀏覽:195
常用法律法規手冊2016 發布:2025-05-23 04:32:44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