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攬裝修火災鄰商鋪法律責任
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經1997年11月1日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通過;根據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的決定》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分總則、建築許可、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建築工程監理、建築安全生產管理、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法律責任、附則8章85條,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內容:
(1997年11月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8次會議通過;根據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0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建築活動,實施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法。
本法所稱建築活動,是指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
第三條建築活動應當確保建築工程質量和安全,符合國家的建築工程安全標准。
第四條國家扶持建築業的發展,支持建築科學技術研究,提高房屋建築設計水平,鼓勵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提倡採用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先進工藝、新型建築材料和現代管理方式。
第五條從事建築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妨礙和阻撓依法進行的建築活動。
第六條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的建築活動實施統一監督。
第二章建築許可
第一節建築工程施工許可
第七條建築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但是,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限額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
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批准開工報告的建築工程,不再領取施工許可證。
第八條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已經辦理該建築工程用地批准手續;
(二)在城市規劃區的建築工程,已經取得規劃許可證;
(三)需要拆遷的,其拆遷進度符合施工要求;
(四)已經確定建築施工企業;
(五)有滿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圖紙及技術資料;
(六)有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具體措施;
(七)建設資金已經落實;
(八)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對符合條件的申請頒發施工許可證。
第九條建設單位應當自領取施工許可證之日起三個月內開工,因故不能按期開工的,應當向發證機關申請延期;延期以兩次為限,每次不超過三個月。既不開工又不申請延期或者超過延期時限的,施工許可證自行廢止。
第十條在建的建築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設單位應當自中止施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發證機關報告,並按照規定做好建築工程的維護管理工作。
建築工程恢復施工時,應當向發證機關報告;中止施工滿一年的工程恢復施工前,建設單位應當報發證機關核驗施工許可證。
第十一條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批准開工報告的建築工程,因故不能按期開工或者中止施工的,應當及時向批准機關報告情況。因故不能按期開工超過六個月的,應當重新辦理開工報告的批准手續。
第二節從業資格
第十二條從事建築活動的建築施工企業、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國家規定的注冊資本;
(二)與其從事的建築活動相適應的具有法定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有從事相關建築活動所應有的技術裝備;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三條從事建築活動的建築施工企業、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按照其擁有的注冊資本、專業技術人員、技術裝備和已完成的建築工程業績等資質條件,劃分為不同的資質等級,經資質審查合格,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後,方可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建築活動。
第十四條從事建築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依法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證書,並在執業資格證書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建築活動。
第三章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十五條建築工程的發包單位與承包單位應當依法訂立書面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發包單位和承包單位應當全面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不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的,依法承擔違約責任。
第十六條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的招標投標活動,應當遵循公開、公正、平等競爭的原則,擇優選擇承包單位。
建築工程的招標投標,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招標投標法律的規定。
第十七條發包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建築工程發包中不得收受賄賂、回扣或者索取其他好處。
承包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利用向發包單位及其工作人員行賄、提供回扣或者給予其他好處等不正當手段承攬工程。
第十八條建築工程造價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發包單位與承包單位在合同中約定。公開招標發包的,其造價的約定,須遵守招標投標法律的規定。
發包單位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及時撥付工程款項。
第二節發包
第十九條建築工程依法實行招標發包,對不適於招標發包的可以直接發包。
第二十條建築工程實行公開招標的,發包單位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發布招標公告,提供載有招標工程的主要技術要求、主要的合同條款、評標的標准和方法以及開標、評標、定標的程序等內容的招標文件。
開標應當在招標文件規定的時間、地點公開進行。開標後應當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標准和程序對標書進行評價、比較,在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投標者中,擇優選定中標者。
第二十一條建築招標的開標、評標、定標由建設單位依法組織實施,並接受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
第二十二條建築工程實行招標發包的,發包單位應當將建築工程發包給依法中標的承包單位。建築工程實行直接發包的,發包單位應當將建築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承包單位。
第二十三條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發包單位將招標發包的建築工程發包給指定的承包單位。
第二十四條提倡對建築工程實行總承包,禁止將建築工程肢解發包。
建築工程的發包單位可以將建築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設備采購一並發包給一個工程總承包單位,也可以將建築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設備采購的一項或者多項發包給一個工程總承包單位;但是,不得將應當由一個承包單位完成的建築工程肢解成若幹部分發包給幾個承包單位。
第二十五條按照合同約定,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由工程承包單位采購的,發包單位不得指定承包單位購入用於工程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或者指定生產廠、供應商。
第三節承包
第二十六條承包建築工程的單位應當持有依法取得的資質證書,並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內承攬工程。
禁止建築施工企業超越本企業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築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企業以任何形式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本企業的資質證書、營業執照,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第二十七條大型建築工程或者結構復雜的建築工程,可以由兩個以上的承包單位聯合共同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對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擔連帶責任。
兩個以上不同資質等級的單位實行聯合共同承包的,應當按照資質等級低的單位的業務許可范圍承攬工程。
第二十八條禁止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全部建築工程轉包給他人,禁止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全部建築工程肢解以後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包給他人。
第二十九條建築工程總承包單位可以將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分包單位;但是,除總承包合同中約定的分包外,必須經建設單位認可。施工總承包的,建築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總承包單位自行完成。
建築工程總承包單位按照總承包合同的約定對建設單位負責;分包單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約定對總承包單位負責。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就分包工程對建設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禁止總承包單位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第四章建築工程監理
第三十條國家推行建築工程監理制度。
國務院可以規定實行強制監理的建築工程的范圍。
第三十一條實行監理的建築工程,由建設單位委託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工程監理單位監理。建設單位與其委託的工程監理單位應當訂立書面委託監理合同。
第三十二條建築工程監理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及有關的技術標准、設計文件和建築規模承包合同,對承包單位在施工質量、建設工期和建設資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設單位實施監督。
工程監理人員認為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約定的,有權要求建築施工企業改正。
工程監理人員發現工程設計不符合建築工程質量標准或者合同約定的質量要求的,應當報告建設單位要求設計單位改正。
第三十三條實施建築工程監理前,建設單位應當將委託的工程監理單位、監理的內容及監理許可權,書面通知被監理的建築施工企業。
第三十四條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監理范圍內,承擔工程監理業務。 工程監理單位應當根據建設單位的委託,客觀、公正地執行監理任務。
工程監理單位與被監理工程的承包單位以及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供應單位不得有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害關系。
工程監理單位不得轉讓工程監理業務。
第三十五條工程監理單位不按照委託監理合同的約定履行監理義務,對應當監督檢查的項目不檢查或者不按照規定檢查,給建設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工程監理單位與承包單位串通,為承包單位謀取非法利益,給建設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與承包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五章建築安全生產管理
第三十六條建築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的責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第三十七條建築工程設計應當符合按照國家規定製定的建築安全規程和技術規范,保證工程的安全性能。
第三十八條建築施工企業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應當根據建築工程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對專業性較強的工程項目,應當編制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並採取安全技術措施。
第三十九條建築施工企業應當在施工現場採取維護安全、防範危險、預防火災等措施;有條件的,應當對施工現場實行封閉管理。
施工現場對毗鄰的建築物、構築物和特殊作業環境可能造成損害的,建築施工企業應當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第四十條建設單位應當向建築施工企業提供與施工現場相關的地下管線資料,建築施工企業應當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第四十一條建築施工企業應當遵守有關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採取控制和處理施工現場的各種粉塵、廢氣、廢水、固體廢物以及雜訊、振動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的措施。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申請批准手續:
(一)需要臨時佔用規劃批准范圍以外場地的;
(二)可能損壞道路、管線、電力、郵電通訊等公共設施的;
(三)需要臨時停水、停電、中斷道路交通的;
(四)需要進行爆破作業的;
(五)法律、法規規定需要辦理報批手續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建築安全生產的管理,並依法接受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對建築安全生產的指導和監督。
第四十四條建築施工企業必須依法加強對建築安全生產的管理,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傷亡和其他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建築施工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對本企業的安全生產負責。
第四十五條施工現場安全由建築施工企業負責。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負責。分包單位向總承包單位負責,服從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
第四十六條建築施工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勞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對職工安全生產的教育培訓;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第四十七條建築施工企業和作業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建築行業安全規章、規程,不得違章指揮或者違章作業。作業人員有權對影響人身健康的作業程序和作業條件提出改進意見,有權獲得安全生產所需的防護用品。作業人員對危及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四十八條建築施工企業應當依法為職工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鼓勵企業為從事危險作業的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支付保險費。
第四十九條涉及建築主體和承重結構變動的裝修工程,建設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委託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沒有設計方案的,不得施工。
第五十條房屋拆除應當由具備保證安全條件的建築施工單位承擔,由建築施工單位負責人對安全負責。
第五十一條施工中發生事故時,建築施工企業應當採取緊急措施減少人員傷亡和事故損失,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六章建築工程質量管理
第五十二條建築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的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有關建築工程安全標準的要求,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有關建築工程安全的國家標准不能適應確保建築安全的要求時,應當及時修訂。
第五十三條國家對從事建築活動的單位推行質量體系認證制度。從事建築活動的單位根據自願原則可以向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授權的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申請質量體系認證。經認證合格的,由認證機構頒發質量體系認證證書。
第五十四條建設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建築設計單位或者建築施工企業在工程設計或者施工作業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建築工程質量、安全標准,降低工程質量。
建築設計單位和建築施工企業對建設單位違反前款規定提出的降低工程質量的要求,應當予以拒絕。
第五十五條建築工程實行總承包的,工程質量由工程總承包單位負責,總承包單位將建築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應當對分包工模的質量與分包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分包單位應當接受總承包單位的質量管理。
第五十六條建築工程的勘察設計單位必須對其勘察、設計的質量負責。勘察、設計文件應當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建築工程質量、安全標准、建築工程勘察、設計技術規范以及合同的約定。設計文件選用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應當註明其規格、型號、性能等技術指標,其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第五十七條建築設計單位對設計文件選用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不得指定生產廠,供應商。
第五十八條建築施工企業對工程的施工質量負責。
建築施工企業必須按照工程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標准施工,不得偷工減料。工程設計的修改由原設計單位負責,建築施工企業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設計。
第五十九條建築施工企業必須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標准和合同的約定,對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進行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六十條建築物在合理使用壽命內,必須確保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的質量。
建築工程竣工時,屋頂、牆面不得留有滲漏、開裂等質量缺陷;對已經發現的質量缺陷,建築施工企業應當修復。
第六十一條交付竣工驗收的建築工程,必須符合規定的建築工程質量標准,有完整的工程技術經濟資料和經簽署的工程保修書,並具備國家規定的其他竣工條件。
建築工程竣工經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六十二條建築工程實行質量保修制度。
建築工程的保修范圍應當包括地基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以及電氣管線、上下水管線的安裝工程,供熱、供冷系統工程等項目;保修的期限應當按照保證建築物合理壽命年限內正常使用,維護使用者合法權益的原則確定。具體的保修范圍和最低保修期限由國務院規定。
第六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建築工程的質量事故、質量缺陷都有權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進行檢舉、控告、投訴。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或者開工報告未經批准擅自施工的,責令改正,對不符合開工條件的責令停止施工,可以處以罰款。
第六十五條發包單位將工程發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承包單位的,或者違反本法規定將建築工程肢解發包的,責令改正,處以罰款。
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承攬工程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以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未取得資質證書承攬工程的,予以取締,並處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以欺騙手段取得資質證書的,吊銷資質證書,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六條建築施工企業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許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對因該項承攬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准造成的損失,建築施工企業與使用本企業名義的單位或者個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六十七條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工程轉包的,或者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分包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承包單位有前款規定的違法行為的,對因轉包工程或者違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准造成的損失,與接受轉包或者分包的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六十八條在工程發包與承包中索賄、受賄、行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分別處以罰款。沒收賄賂的財物,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對在工程承包中行賄的承包單位,除依照前款規定處罰外,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
第六十九條工程監理單位與建設單位或者建築施工企業串通,弄虛作假、降低工程質量的,責令改正,處以罰款,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工程監理單位轉讓監理業務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第七十條違反本法規定,涉及建築主體或者承重結構變動的裝修工程擅自施工的,責令改正,處以罰款;造成損失的,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一條建築施工企業違反本法規定,對建築安全事故隱患不採取措施予以消除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建築施工企業的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職工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二條建設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要求建築設計單位或者建築施工企業違反建築工程質量、安全標准,降低工程質量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三條建築設計單位不按照建築工程質量、安全標准進行設計的,責令改正,處以罰款;造成工程質量事故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造成損失的,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四條建築施工企業在施工中偷工減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的,或者有其他不按照工程設計圖紙或者施工技術標准施工的行為的,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造成建築工程質量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的,負責返工、修理,並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五條建築施工企業違反本法規定,不履行保修義務或者拖延履行保修義務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並對在保修期內因屋頂、牆面滲漏、開裂等質量缺陷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六條本法規定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和吊銷資質證書的行政處罰,由頒發資質證書的機關決定;其他行政處罰,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依照法律和國務院規定的職權范圍決定。
依照本法規定被吊銷資質證書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其營業執照。
第七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對不具備相應資質等級條件的單位頒發該等級資質證書的,由其上級機關責令收回所發的資質證書,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八條政府及其所屬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限定發包單位將招標發包給指定的承包單位的,由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九條負責頒發建築工程許可證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對不符合施工條件的建築工程頒發施工許可證的,負責工程質量監督檢查或者竣工驗收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對不合格的建築工程出具質量合格文件或者按合格工程驗收的,由上級機關責令改正,對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損失的,由該部門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八十條在建築物的合理使用壽命內,因建築工程質量不合格受到損害的,有權向責任者要求賠償。
第八章附則
第八十一條本法關於施工許可、建築施工企業資質審查和建築工程發包、承包、禁止轉包,以及建築工程監理、建築工程安全和質量管理的規定,適用於其他專業建築工程的建築活動,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八十二條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在對建築活動實施監督管理中,除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收取費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
第八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小型房屋建築工程的建築活動,參照本法執行。
依法核定作為文物保護的紀念建築物和古建築等的修繕,依照文物保護的有關法律規定執行。
搶險救災及其他臨時性房屋建築和農民自建低層住宅的建築活動,不適用本法。
第八十四條軍用房屋建築工程建築活動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依據本法制定。
第八十五條本法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Ⅱ 江西省建築管理條例「全文」
江西省建築管理條例「全文」
江西省建築管理條例,1999年12月17日江西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2001年12月22日江西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第一次修正,2010年11月26日江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第二次修正。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建築工程資質管理與許可制度
第三章 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
第四章 建築工程監理及中介服務
第五章 建築工程質量管理
第六章 建築工程安全生產
第七章 建築工程合同管理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九章 附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質量和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建築活動,實施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必須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建築活動,是指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裝飾裝修(含室內裝修)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
第三條 從事建築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妨礙和阻撓依法進行的建築活動。
禁止任何地區和部門分割、封鎖、壟斷建築市場。
第四條 省人民*府建設主管部門對全省的建築活動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府建設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建築活動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第二章 建築工程資質管理與許可制度
第五條 下列單位必須取得省級以上人民*府建設主管部門頒發的資質證書,並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後,方可在資質證書規定的范圍內從事建築活動:
(一)工程勘察設計單位;
(二)建築施工單位;
(三)工程監理、招標代理、造價咨詢、工程檢測等中介服務單位。
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六條 下列專業技術人員,必須依法取得執業資格證書並按規定注冊後,方可從事注冊范圍內的建築活動:
(一)注冊建築師、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規劃師;
(二)注冊監理工程師;
(三)注冊造價工程師;
(四)國家規定的其他需要注冊的人員。
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應當接受專業培訓,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後,方可從事規定范圍內的建築活動。
第七條 省外單位到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建築活動的,必須持有相應的資質證書和所在地省級以上人民*府建設主管部門的介紹函及有關證書材料,向省人民*府建設主管部門辦理備案手續。
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企業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建築活動的,應當依照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的規定取得相應的資質證書。
第八條 建築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按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向縣級以上人民*府建設主管部門依法申請領取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對符合條件的頒發施工許可證,對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書面答復;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確定的限額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
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批准開工報告的建築工程,不再領取施工許可證。
第九條 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已經辦理建築工程用地批准手續;
(二)在城市規劃區的建築工程,已經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三)需要拆遷的,已經辦理拆遷手續,並已完成「三通一平」工作;
(四)已按規定確定建築施工單位;
(五)有能滿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圖紙及技術資料;
(六)有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具體措施;
(七)有建設資金落實的證明;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三章 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
第十條 下列建築工程必須實行招標:
(一)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項目;
(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項目;
(三)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貸款、援助資金的項目。
前款項目全部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資金投資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應當公開招標;其他項目可以邀請招標。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搶險救災或者屬於利用扶貧資金實行以工代賑、需要使用農民工等特殊情況,不宜進行招標的項目,可以直接發包。
第十一條 建築工程按下列規定實行招投標分級監督管理:
(一)國家和省人民*府及所屬部門(包括省直部門的直屬單位)總造價四百萬元以上或者建築總面積八千平方米以上的建築工程,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總造價一千萬元以上的建築工程(指在建和續建各單項工程累計的總造價,下同),三百萬元以上的建築裝飾裝修工程,由省人民*府建設主管部門負責監督管理;
(二)設區的市人民*府及所屬部門(包括其所屬部門的直屬單位)的建築工程,以及國家和省人民*府所屬部門(包括省直部門的直屬單位)總造價四百萬元以下或者建築總面積八千平方米以下的建築工程,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總造價四百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的建築工程,一百萬元以上三百萬元以下的建築裝飾裝修工程,由設區的市人民*府建設主管部門負責監督管理;
(三)縣(市、區)人民*府及所屬部門(包括其所屬部門的直屬單位)的建築工程,涉及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總造價四百萬元以下的建築工程,一百萬元以下的建築裝飾裝修工程,由縣級人民*府建設主管部門負責監督管理。
第十二條 建築工程發包單位應當將建築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等級和經營范圍的建築工程承包單位,不得將建築工程肢解發包。
第十三條 建築工程發包與承包實行合理標價中標的原則。發包單位不得對承包單位壓級壓價,不得要求承包單位帶資承包工程或者墊款施工。
第十四條 建築工程總承包單位應當自行組織完成所承包的主體工程。對工程中的非主體部分,可以分包給有相應資質的分包單位,但是除總承包合同中約定的分包外,必須經建設單位認可。
建築工程承包單位不得將承包的工程轉包。
第四章 建築工程監理及中介服務
第十五條 建築工程實行監理制度。
下列建築工程必須實行監理:
(一)機關、團體、國有和集體企業、事業單位投資興建的公共建築、工業建築、社會發展事業項目;
(二)建築面積一千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工程項目;
(三)外資、中外合資、國外貸款、贈款、捐款建設的工程項目。
第十六條 建設單位必須對實行監理的建築工程通過競爭擇優確定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監理單位,並應當與其委託的工程監理單位簽訂書面合同。
第十七條 工程監理人員有證據確認工程施工不符合建設工程質量標准或者合同約定的質量要求的,有權責令施工單位改正。監理人員有證據確認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不符合建設工程質量標准或者合同約定的質量要求的,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裝,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不得撥付工程進度款,不得進行竣工驗收。
工程監理人員認為工程設計不符合建設工程質量標准或者合同約定的質量要求的,應當報送建設單位要求設計單位改正。
工程監理單位不得與建設單位或者建築施工單位串通、弄虛作假、降低工程質量,不得轉讓監理業務。
第十八條 工程造價咨詢應當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咨詢單位承擔。從事工程造價咨詢的單位,應當執行國家和地方工程定額、計價辦法,並參考價格指數變動情況。
第十九條 招標代理單位應當按照核定的資質等級和經營范圍承接建築工程的招標代理業務。
第二十條 建築工程及其材料、設備質量的檢測,應當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對檢測結果有異議的,可以申請復測;仍有爭議的,可以申請縣級以上人民*府建設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專家核准認定。
第二十一條 造價咨詢、招標代理、工程檢測等中介服務單位不得出具虛假的報告或者數據;不得轉讓中介業務。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權指定中介機構。
第五章 建築工程質量管理
第二十二條 建築工程實行質量監督制度。
新建、擴建、改建建築工程的,建設單位在工程開工前必須到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府建設主管部門辦理質量監督手續。
建設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建築設計單位或者建築施工單位在工程設計或者施工作業中,違反建築工程質量和安全標准,降低工程質量。
第二十三條 建築工程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應當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嚴格實行質量責任制。
建築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質量應當符合有關工程建設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準的要求。
第二十四條 建設單位應當組織勘察設計、建築施工單位進行勘察、設計、施工文件的技術交底,提供相應的技術資料和其他必要的條件。
第二十五條 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供應單位應當對其供應產品的質量負責。用於建築工程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必須符合產品質量標准和設計文件要求。
第二十六條 建設單位收到建築工程竣工報告後,應當組織設計、施工、工程監理、消防等有關單位進行竣工驗收,建築工程經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建設單位應當自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內按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分級管理許可權,將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報告等文件報縣級以上人民*府建設主管部門備案。未通過建設主管部門備案的建築工程,不得交付使用、銷售,不得辦理房屋權屬登記等有關手續。
第二十七條 建築工程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在一百八十日內將建築工程檔案報送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府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八條 建築工程實行質量保修制度。建築工程承包單位在向建設單位提交竣工驗收報告時,應當向建設單位出具質量保修書。建築工程交付使用後,在保修書規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的保修范圍和保修期限內,因勘察、設計、施工或者使用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等方面原因造成質量缺陷的,有關責任方應當承擔保修或者賠償責任。因不可抗力造成質量缺陷的,維修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第六章 建築工程安全生產
第二十九條 建築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實行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實行注冊安全主任制度。
縣級以上人民*府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建築安全生產管理,並依法接受同級人民*府安全生產監察部門對建築安全生產的指導和監督。
第三十條 建設單位對涉及建築主體和承重結構變動的建築裝修工程,必須在施工前委託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修改方案,否則不得施工。
建設單位應當根據承發包合同約定,對建築工程的現場安全管理承擔相應責任。
第三十一條 建築施工單位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施工現場安全技術規范、標准、規程和規定,在施工現場採取維護安全、防範危險、預防火災等措施。
建築施工單位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應當根據建築工程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對危險性較大、特殊環境中施工的工程項目,應當編制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並採取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在城市規劃區內施工的,應當對施工現場實行封閉管理,文明施工。
施工現場對毗鄰建築物、構築物可能造成損害的,以及在特殊環境下作業的,施工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申請批准手續,並採取安全防護措施,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負責。
第七章 建築工程合同管理
第三十二條 建築工程的合同工期依據國家規定的工期定額執行;遇有特殊情況,由雙方在合同中商定,但必須確保建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第三十三條 建築工程造價,應當依照國家和地方制定的工程定額及計價辦法,並根據公布的定額調整系數和價格信息,由建設單位與建築施工單位在合同中約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擴大或者縮小工程計價的取費范圍,不得抬高、壓低計價標准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
第三十四條 建築工程合同造價確定以後,因人工、材料、機械台班及其他費用發生變化確需調整的,應當根據合同條款,並依據修編的工程定額和發布的調整系數、價格信息進行調整。具體調整辦法由建設單位和建築施工單位在合同中約定。
第三十五條 建築施工單位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和質量要求交付建築工程,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期限支付工程價款。違反合同規定的,違約方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 招標投標的建築工程,合同約定的主要條款應當與招標文件以及投標時承諾的條件相一致。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 建設單位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或者開工報告未經批准,擅自施工的,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處工程合同價款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二以下罰款。
第三十八條 建設單位將工程發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勘察、設計、施工單位或者委託給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工程監理單位的,責令改正,處五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建設單位將建築工程肢解發包的,責令改正,處工程合同價款0.5%以上1%以下的罰款。
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單位超越本單位資質等級承攬工程的,對勘察設計單位或者工程監理單位處合同約定的勘察費、設計費或者監理酬金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對施工單位處工程合同價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未取得資質證書承攬工程的,予以取締,並依照前款規定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以欺騙手段取得資質證書承攬工程的,吊銷資質證書,依照本條第三款規定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第三十九條 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單位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以本單位名義承攬工程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對勘察設計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處合同約定的勘察費、設計費和監理酬金的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對施工單位處工程合同價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第四十條 承包單位將工程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對勘察設計單位處合同約定的勘察費、設計費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對施工單位處工程合同價款0.5%以上1%以下的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工程監理單位轉讓工程監理業務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合同約定的監理酬金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
第四十一條 在工程發包與承包中索*、受*、行*,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分別處以*賂財物價值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沒收*賂的財物,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對在工程承包中行*的承包單位,除依照前款規定處罰外,可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
第四十二條 工程監理單位與建設單位或者建築施工單位串通,弄虛作假、降低工程質量及將不合格的建設工程、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按照合格簽字的,責令改正,處五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 涉及建築主體或者承重結構變動的裝修工程,沒有設計方案擅自施工的,責令改正,處五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房屋建築使用者在裝修過程中擅自變動房屋建築主體和承重結構的,責令改正,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建築施工單位對建築安全事故隱患不採取措施予以消除的,責令改正,並可處以工程造價0.2%以上0.5%以下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建築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職工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建設單位明示或者暗示設計單位或者施工單位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降低工程質量的,責令改正,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六條 勘察設計單位不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進行勘察設計的,責令改正,處以十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工程質量事故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七條 建築施工單位在施工中偷工減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的,或者有不按照工程設計圖紙或者施工技術標准施工的其他行為的,責令改正,處以工程合同價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罰款;造成工程質量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的,負責返工、修理,並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建築施工單位不依法履行保修義務或者拖延履行保修義務的,責令改正,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對在保修期內因質量缺陷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九條 造價咨詢、工程檢測等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可以提請相應的資質管理部門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直至吊銷資質證書:
(一)無資質證書或者超越資質范圍從事中介服務的;
(二)轉讓中介業務的;
(三)與有關單位串通,弄虛作假,謀取非法利益,或者給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造成損失的。
第五十條 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後,建設單位未向建設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移交建築工程檔案的,責令改正,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一條 本條例規定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和吊銷資質證書的行政處罰,由頒發資質證書的機關決定;其他行政處罰,由建設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職權范圍決定。
第五十二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索*、行*、受*、玩忽職守、濫用*權、徇私*弊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章 附則
第五十三條 本條例自2000年3月1日起施行。
;Ⅲ 公眾責任險從法律上來講,主要承保被保險人的什麼責任
公眾責任保險又稱「普通責任保險」或「綜合責任保險」。它主要承保被保險人在公共場所進行生產、經營或其他活動時,因發生意外事故而造成的他人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投保人可就工廠、辦公樓、旅館、住宅、商店、醫院、學校、影劇院、展覽館等各種公眾活動的場所投保公眾責任保險。該險所承保的公眾責任有兩個特徵,一是致害人所損害的對象不是事先特定的某個人;二是損害行為對社會大眾利益的損害。這種責任屬於侵權責任范圍。保險公司在公眾責任保險中主要承擔兩部分責任:一是在被保險人造成他人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時,依法應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二是在責任事故發生後,如果引起法律訴訟,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相關的訴訟費支付責任。但保險公司的最高賠償責任不超過保單上所規定的每次事故的賠償限額或累計賠償的限額。公眾責任保險適用的范圍非常廣泛,其業務復雜,險種眾多。[編輯]公眾責任保險的種類由於公眾責任保險具有承保場所固定的特點,以此為依據可將公眾責任保險分為五種類別:1、場所責任保險場所責任保險是公眾責任保險中業務量最大的一個險別,它是公眾責任保險的主要業務來源。根據場所的不同,它又可以進一步分為旅館責任保險、電梯責任保險、車庫責任保險、展覽會責任保險、娛樂場所責任保險(如公園、動物園、影劇院、溜冰場、游樂場、青少年宮、俱樂部等)、商店責任保險、辦公樓責任保險、學校責任保險、工廠責任保險、機場責任保險等若干具體險種。場所責任保險的承保方式通常是在普通公眾責任保險單的基礎上,加列場所責任保險條款獨立承保,但也可以設計專門的場所責任保險合同予以承保。2、電梯責任保險電梯責任保險承保被保險人所有、使用或管理的電梯(包括電梯、液壓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在運行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第三者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賠償責任。3、承包人責任保險承包人責任保險承保的是各種建築工程、安裝工程、裝卸作業和各類加工的承包人在進行承包合同項下的工程或其他作業時所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承包人是指承包各種建築工程、安裝工程、裝卸作業以及承攬加工、訂做、修繕、修理、印刷、設計、測繪、測試、廣告等業務的法人或自然人。4、承運人責任保險承運人責任保險是指專門承保承擔各種客、貨運輸任務的部門或個人在運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損害賠償責任,主要包括旅客責任保險、貨物運輸責任保險等險種。5、個人責任保險個人責任保險主要承保私人住宅及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任何個人或家庭都可以將自己或自己的所有物(動物或靜物)或能造成損害他人利益的責任風險通過投保個人責任險而轉移給保險人。主要的個人責任保險有住宅責任保險、綜合個人保險和個人職業保險等。6、其他公眾責任保險[編輯]公眾責任保險的特點隨著我國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個人在經濟活動過程中常常因疏忽或意外事故造成他人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依照法律須承擔一定的經濟賠償責任,伴隨著公眾索賠意識的增強,此類索賠逐漸增多,影響當事人經濟利益及正常的經營活動順利進行。公眾責任險正是為適應上述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個人轉嫁這種風險的需要而產生的。具體特點如下:1、保險標的無形該險種的保險標的是被保險人的法律責任,為無形標的。2、適用范圍較廣該險種可適用於工廠、辦公樓、旅館、住宅、商店、醫院、學校、影劇院、展覽館等各種公眾活動的場所。3、表現形式豐富表現形式豐富主要有普通責任、綜合責任、場所責任、電梯責任、承包人責任等,我國則主要表現為場所公眾責任。[編輯]公眾責任保險的基本內容1、適用對象適用對象主要適用於工廠、商店、辦公室、旅館、公共娛樂場的、住宅、建築安裝公司、運輸部門等各種不同對象。2、保險標的公眾責任保險以固定場所和規定區域內,因生產經營活動或日常生活中對社會公眾造成損害事故應承擔的法律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3、責任范圍1)公眾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分為兩大項:被保險人依法應承擔對第三者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的經濟賠償責任;被人因發生損害事故應支付的訴訟等法律費用,以及保險人事先同意支付的費用。2)公眾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包括三方面:不能承保的風險。主要指責任保險中通常不能承保的風險;不能在公眾責任保險承保的風險,是指這類風險雖然不能在公眾責任保險中承保,但可以在其他保險承保的除外責任。如被保險人可以投保僱主責任保障;被保險人及其雇員、家屬所有或照管、控制的財產損失不屬公眾責任保險負責,但可投保普通財產保險等等;經過附加承保的風險,這類除外責任,通過加批加費可以承保。如經過特別約定的違約責任、火災爆炸責任保險、精神損害責任等。3)保險責任期限以年度為限,一般為一年期或不足一年的短期。4、賠償限額和免賠額1)賠償限額制定公眾責任保險賠償限額的方法有三種:規定每次事故的混合限額。無分項限額,也無累計限額,只控制每次事故主的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兩項損失之和的最高限額,它對整個保險期內的賠償總額無影響。規定每次事故的分項限額和累計限額,即既確定每次事故人身傷害和產損失各自的賠償限額,又確定保險期內累計賠償限額。規定每次事故的混合賠償限額和累計賠償限額,現行公眾責任保險一般採用第一種方法,但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用第二種或第三種方法確定賠償限額。2)免賠額免賠額是保險的免責限度。公眾責任保險對他人的人身傷害無色賠額的規定,但對他人的財產損失則一般規定每次事故的絕對免賠額。5、保險費率公眾責任保險一般無固定費率表,而是根據每筆業務被保險人的風險情況逐筆議訂費率,從而保證費率與保險人所承擔的風險相適應。公眾責任保險的費率按照保險期限不同,一般分為1年期費率和短期費率。如果賠償限額和免賠額增減時,費率也適當增減。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成都高校宿舍起火,火災事故可能引發哪些法律問題
您好,
1、刑事犯罪和行政違法。造成火災事故的責任人可能要被追究放火罪、失火罪、重大責任事故罪、消防責任事故罪等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可能要受到行政處罰。
2、一般合同糾紛。在承包、租賃、承攬、保管、買賣、運輸、委託等關系中,由於火災的發生,造成原有的合同義務無法履行或無法全部履行,有可能要解除或變更合同,還存在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問題。
3、消費服務合同糾紛。消費者懷疑火災的發生可能與產品質量或性能有關,因而經常與生產者、經營者就產品責任問題發生爭議。服務性場所提供的消防安全保障條件不足,發生火災,造成消費者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的,其與經營者也常有糾紛。在這類糾紛中,還存在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競合的問題。
4、保險合同糾紛。保險標的因火災受損,被保險人與保險人之間對保險事故的性質和是否應當履行、如何履行保險責任,看法經常不同。
5、勞動合同爭議。勞動者受到火災傷害,存在是否認定為工傷的問題;在用人單位發生的火災,受害的勞動者有選擇工傷賠償還是侵權賠償的問題;對造成火災事故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有選擇何種處理措施的問題。
6、侵權損害賠償糾紛。在土地和房屋上相鄰的一方受到另一方引起的火災所損害,存在侵權損害賠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