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建築法規法的效力層次

建築法規法的效力層次

發布時間: 2025-07-15 14:19:41

Ⅰ 論建築法規在建築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嗯,只能給你一些資料了,論文還是自己寫比較好啊

國家立法機關頒發的調整建設活動的法律規范及相關的法律規范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律文件;

國家頒發的調整建設活動的行政法規有《工程建設勘察設計條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城市房屋拆遷條例》等許多規范性文件;
國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規范建設活動的規章包括建築工程質量管理、建設市場管理、建設活動主體資質管理、建設活動從業人員資質管理、工程建設標准化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城市建設等方面約400多個規范性文件。

 (1)行政管理關系
 (2)經濟協作關系
 (3)民事關系

初步發展時期(1949~1956年)
 1950年12月:《關於決算制度、預算審核、投資施工計劃和貨幣管理的規定》
 1951年3月:《基本建設工作程序暫行辦法》
 1951年8月:《關於改進與加強基本建設設計工作的指示》
 1952年1月 :《基本建設工作暫行辦法》

 1954年6月至7月:《建築安裝工程包工暫行辦法》
 1955年:《基本建設工程設計任務書審查批准暫行辦法》和《基本建設工程設計和預算文件審核批准暫行辦法》
 1956年6月:《關於加強和發展建築工業的決定》和《關於加強設計工作的決定》。

 1957年至1959年的¡°大躍進¡±時期
 20世紀60年代初,國民經濟處於調整時期
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

 自1978年迄今,建設立法工作逐步加強,制定並頒布了城市規劃、建設監理、建設市場管理、勘察設計、建築施工管理、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規及一大批部門規章。
 1989年初,建設部決定把研究和編制《建設法律體系規劃方案》(其中包括建設法律體系規劃)作為建設部的重點工作之一。

 1995年底,結合當時和今後的立法任務,建設部制訂了¡°九五¡±立法計劃,以保證建設立法的有序進行。
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是我國建設立法碩果累累的時期,據統計,從1978年到現在,已制定和頒發並現行有效的建設法律3部,建設行政法規15部,建設行政規章88部,地方性建設法規、規章則有400多項。

所謂建設法規體系,是指已經制定和需要制定的建設法律、建設行政法規和建設部門規章構成的一個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的完整統一的框架結構。
廣義的建設法規體系還包括地方性建設法規和建設規章。

我國建設法規體系,是以建設法律為龍頭,建設行政法規為主幹,建設部門規章和地方建設法規、地方建設規章為支幹而構成的。
建設法規按其立法許可權可分為五個層次:

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審議發布的屬於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業務范圍的各項法律。建設法律在建設法規體系框架中位於頂層,其法律地位和效力最高,是建設法規體系的核心和基礎。

指國務院依法制定並頒布的屬於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業務范圍的各項法規。建設行政法規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低於建設法律。

指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並發布的建設方面的法規。

建設法規的實施是指執法、司法和守法等三個方面,是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社會組織、公民實現建設法律規范的活動。

具體包括:
①建設行政決定:包括行政許可、行政命令和行政獎勵;
②建設行政檢查:包括實地檢查和書面檢查;
③建設行政處罰:包括財產處罰、行為處罰和懲戒;
④建設行政強制執行。

范圍為已竣工和在建及新開工項目及一定建設規模的工程,根據需要確定檢查范圍。
重點是檢查建設工程項目的立項、報建、招標投標、工程質量與竣工驗收五個方面及工程建設中的嚴重違法違紀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建設行政處罰的程序是指建設行政處罰的方式、方法、步驟的總稱。
建設行政處罰的程序為:

3 聽證程序
是指行政機關為了查明案件事實,公正合理地實施行政處罰,在決定行政處罰的過程中通過公開舉行由有關各方利害關系人參加的聽證會,廣泛聽取意見的方式、方法和制度。

(行政機關告知三日內)

(聽證的7日前)

建設行政司法是指建設行政機關依據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進行行政調解、行政復議和行政仲裁,以解決相應爭議的行政行為。

Ⅱ 建設工程法律法規體系有哪些

建設工程法律法規體系指的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對建設工程領域進行規范的各種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等法律文件的總稱。



制定機構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建設部等。簽署人通常為國家主席、總理、部長等高級官員,簽署形式為發布主席令、國務院令、建設部令等。



具體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類法規:




  • 法律:如《建築法》、《合同法》、《招標投標法》、《土地管理法》、《城市規劃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由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制定,效力層級高。




  • 行政法規:如《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由國務院制定,依據憲法和法律,規范工程建設活動。




  • 部門規章:建設部等國務院相關部門根據法律、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等制定的規章,適用於特定領域或特定行業的工程建設活動,由部長簽署發布。





這些法律法規體系構成了對建設工程活動全方位、多層次的規范,確保了工程建設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維護了各方權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熱點內容
民法典每個人就發嗎 發布:2025-07-15 19:16:51 瀏覽:838
法與農村社會變遷 發布:2025-07-15 19:11:11 瀏覽:340
山東省招投標實施條例 發布:2025-07-15 19:10:04 瀏覽:357
狼人殺法官工具 發布:2025-07-15 18:56:47 瀏覽:769
新疆司法廳遴選試題 發布:2025-07-15 18:56:39 瀏覽:638
福建駐村幹部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5 18:47:34 瀏覽:718
司法局防控疫情進展 發布:2025-07-15 18:36:47 瀏覽:7
羅馬法有行政法的內容嗎 發布:2025-07-15 18:35:00 瀏覽:458
國家司法考試吧 發布:2025-07-15 18:34:23 瀏覽:977
寶應法院案件查詢 發布:2025-07-15 18:26:42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