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福建駐村幹部管理條例

福建駐村幹部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5-07-15 18:47:34

❶ 村幹部有退休金嗎

法律分析:我們國家歷年來,始終沒有對農村幹部有退休政策,也沒有退休金,因為農村幹部,不是國家工作人員,也不屬於企事業單位的職工,不享受退休待遇,鑒於這種情況,有些省市地方政府,給予農村幹部一定的補貼,或者叫「退休金」。這個不是國家財政承擔,而是各個鄉鎮政府自籌資金發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 第二十六條 工人職員退職養老時,應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月付給退職養老補助費:本企業工齡已滿五年未滿十年者,付給本人工資百分之五十;已滿十年未滿十五年者,付給本人工資百分之六十;已滿十五年及十五年以上者,付給本人工資百分之七十。付至死亡時止。
構成
村幹部是農村基層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胡錦濤同志早在 1994 年召開的全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會議上就強調:「我國農村幾百萬基層幹部,是黨的整個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完成各項任務,帶領廣大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骨幹力量,是黨聯系農民群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但村幹部又是區別於國家公務員的特殊群體,他們游離於國家的行政幹部體制之外。村幹部主要是指通過村民自治機制選舉產生的、在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及其配套組織擔任一定職務、行使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並享受一定政治經濟待遇的工作人員。
狹義而言,村幹部是指在村黨組織和村委會的任職人員,主要包括村、副主任、主任,其中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主任是主要村幹部。
廣義而言,村幹部不僅包括村兩委幹部,而且包括其他在村級組織開展工作的人員,主要有三類:一是村民小組長、婦聯主任、治保主任、人口主任、民兵連長、團支部書記、村辦經濟組織負責人等等;二是上級選派機關幹部到村任職人員,例如駐村幹部等;三是選聘的大學生村幹部。
村幹部的職責是
一、 組織帶領村民大力發展經濟, 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 管理好集體財產。
二、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作風正派,不以權謀私, 密切聯系群眾,聽取百姓意見和要求。
三、處理好村公共事務,和外來糾紛等事項。
四、主持召開村委會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會議,討論 涉及全村村民利益和全村性工作上的大事,實施村務公 開。
五、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教育村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家鄉, 遵紀守法, 擁護四項基本原則, 擁護改革開放的總方針。
六、負責搞好村屯規劃,管理好村民的建房和耕地保護,抓 好植樹造林修路等工作。
七、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難題,幫困扶貧,做好低保戶申報工 作,在申報過程中避免出現不必要的爭議。

❷ 化解矛盾糾紛工作措施

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各轄區要整合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司法所要主動與各鄉鎮(場)綜治維穩領導小組加強配合,特別是要加強與各鄉鎮(場)的信息維穩員、派出所、基層法庭、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聯系,通過聯系,進一步深入了解矛盾糾紛的源頭,積極採取應對分類處置。具體工作措施是:
1、提高認識不放鬆。組織鎮村幹部加強學習,提高對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認識,准確把握當前矛盾糾紛的焦點、熱點、難點和「積案」化解的痛點,切實做到深入基層解民憂,化解矛盾促和諧目的。
2、主動排查不放鬆。各級幹部主動排查研判,嚴格落實村(社區)每周排查,鎮半月排查制度。圍繞縣鄉中心工作,緊盯重點時段、重點領域、重點人員進行排查,各聯村領導、駐村幹部、村「兩委」要常態化入村、入社、入農戶家中開展排查工作,及時發現問題,提前介入,依法化解。
3、責任落實不放鬆。針對各級排查發現的矛盾和不穩定因素,及時研判處理,鎮治理辦根據矛盾糾紛的難易程度進行分類處理,難點問題由轄區政法單位牽頭召開聯席會議集中研判處理,需長期堅持化解處理的問題,提交鎮黨委會研討,並落實縣、鎮、村、社四級包案制度,確保矛盾糾紛有人管,層級責任不懸空,使矛盾糾紛化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從源頭防範化解矛盾風險。
4、定期督查不放鬆。鎮社會治理辦公室和分管領導定期對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不重視、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上推下卸的單位或個人,進行鎮內通報,督促限期整改,通過督查督促依然整改不到位的,提交鎮紀委督查核查處理。
矛盾糾紛有:
1、房產糾紛。房地產糾紛是指在房地產開發、經營和管理過程中,當事人之間因房地產權益而產生的爭議。實際上也就是房產(房屋權益)糾紛和地產(土地權益)糾紛的總稱。其當事人既可以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也可以是房地產管理機關,其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包括涉外房地產關系中的外國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和港澳台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合同糾紛。合同糾紛,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釋、履行、變更、終止等行為而引起的合同當事人的所有爭議。合同糾紛的內容主要表現在爭議主體對於導致合同法律關系產生、變更與消滅的法律事實以及法律關系的內容有著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合同糾紛的范圍涵蓋了一項合同的從成立到終止的整個過程。
3、勞動爭議。勞動爭議,是指勞動關系的當事人之間因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和履行勞動合同而發生的糾紛,即勞動者與所在單位之間因勞動關系中的權利義務而發生的糾紛。
4、醫療糾紛。醫療糾紛是指發生在醫療衛生、預防保健、醫學美容等具有合法資質的醫療企事業法人或機構的糾紛,目前中國的醫療糾紛是特別不好處理的事情。
5、旅遊糾紛。旅遊糾紛是指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旅遊輔助服務者之間因旅遊發生的合同糾紛或者侵權糾紛。
法律依據
《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六條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工作應當遵守以下原則:
(一)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進行調解,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沒有明確規定的,依據社會公德進行調解;
(二)在雙方當事人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
(三)尊重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不得因未經調解或者調解不成而阻止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七條人民調解委員會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及時調解糾紛;當事人沒有申請的,也可以主動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可以由委員一人或數人進行;跨地區、跨單位的糾紛,可以由有關的各方調解組織共同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參加,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支持。
第八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應當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充分說理,耐心疏導,消除隔閡,幫助當事人達成協議。調解糾紛應當進行登記,製作筆錄,根據需要或者當事人的請求,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調解協議書應當有雙方當事人和調解人員的簽名,並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印章。第九條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達成的調解協議,當事人應當履行。經過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又反悔的,任何一方可以請求基層人民政府處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熱點內容
民法典是民事法律嗎 發布:2025-07-15 22:58:35 瀏覽:787
遵義市法律援助審批表 發布:2025-07-15 22:44:02 瀏覽:579
30歲司法考試 發布:2025-07-15 22:26:06 瀏覽:394
法院抵押的房子 發布:2025-07-15 22:14:32 瀏覽:311
杭州中級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07-15 22:08:32 瀏覽:71
民事訴訟法117條解釋 發布:2025-07-15 22:08:32 瀏覽:438
狗繩立法 發布:2025-07-15 22:02:24 瀏覽:977
西方國家司法機關 發布:2025-07-15 21:56:11 瀏覽:465
濟南破產律師 發布:2025-07-15 21:52:49 瀏覽:260
播放刑法 發布:2025-07-15 21:46:31 瀏覽: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