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每個人就發嗎

民法典每個人就發嗎

發布時間: 2025-07-15 19:16:51

Ⅰ 把別人的電話號碼發到網上犯法嗎

1. 法律分析:在我國,將他人的電話號碼發布到互聯網上屬於違法行為,因為這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
2.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條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3. 具體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53條之一指出,違反國家規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情節嚴重者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罰金。
4. 加重處罰:如果是在履行職責或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被出售或提供給他人的,將依法從重處罰。
5. 非法獲取:採用竊取或其他非法手段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也將受到相同的法律制裁。
6. 單位責任:單位犯有上述罪行的,除了對單位判處罰金外,還將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罰。

Ⅱ 民法典發布的日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發布時間是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其他法律對民事關系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應當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財產或者經費。法人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設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拓展資料:新民法典何時修改的
《民法典》自頒布之後就沒有進行修改,《民法典》是在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相對於之前的婚姻法來說,增加了離婚冷靜期的規定,協議離婚的夫妻雙方需要經過三十天的離婚冷靜期才可以領取離婚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條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Ⅲ 民法典第幾條規定不能發別人的照片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明確指出,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所以也不能轉發別人的照片。

Ⅳ 什麼 是民法典

作為保障個人權益最重要的大法,民法典事關一個人從搖籃到墳墓的方方面面,素有「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之譽。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綱,正所謂「綱舉」方能「目張」,因此其對於整部民法典的圓融通達至關重要。

「一少」指自然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下限標准問題。專家們在討論時都支持將其從民法通則的10周歲調整為6周歲。

王利明表示,在保護公民權方面,草案有許多亮點。除了加強人格權保護外,在財產權方面,草案第一次使用了「平等保護」表述,是對物權法的重大完善,彰顯了民事法律「私權平等」價值取向。此外,為應對知識經濟和網路時代發展需要,草案對知識產權客體進行了詳細列舉,擴大了知識產權保護范圍,同時還規定了對數據和網路虛擬財產保護。在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該規定有利於促進科技創新。

去年5月底,民法典各分編編纂工作已全面啟動。據王軼介紹,作為5家參與單位之一,中國法學會專門成立了5個課題組,包括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婚姻家庭法和繼承法,就各分編分別提交專家建議稿。「在這個過程中,各課題組對一般性民事立法,行之有效的繼續保留;非改不可的作出了相應修改。」

今年2月,各課題組已完成各自的專家建議稿,其中既包括條文設計,又包括立法理由和參考立法例。目前,建議稿已提交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王軼表示,民法典後續編纂工作將會對業已頒行的一般性法律進行修改完善,同時會增設如「人格權法編」之類的新內容。

「如果一切順利,整個民法典編纂工作能在2020年全部順利完成。我們會群策群力,編纂一部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民法典,這是所有法律工作者的夢想。」

Ⅳ 公司法人可以給自己發工資嗎

法律分析:公司法人是可以領工資的,但有前提:1、該公司法人在公司里有具體的工作和職位,工資可以按照當時約定的工資進行發放,一般工資是在稅前扣除。2、一般公司的工資都是通過銀行轉賬的形式發放給勞動者本人,發放的工資都是稅後的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五十九條 明確規定「董事、監事、經理應當遵守公司章程,忠實履行職務,維護公司利益,不得利用在公司的地位和職權為自己謀取私利」。所以,法定代表人工資應當按照普通員工工資辦理。

熱點內容
行政訴訟法57條與81條 發布:2025-07-16 00:45:08 瀏覽:283
法院每年收入 發布:2025-07-16 00:43:51 瀏覽:507
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7-16 00:42:21 瀏覽:386
閱文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16 00:14:54 瀏覽:748
法院強制執行時間 發布:2025-07-16 00:14:51 瀏覽:5
山西省法院網 發布:2025-07-16 00:13:52 瀏覽:967
原來的法官怎麼辦司法改革 發布:2025-07-16 00:10:30 瀏覽:558
聊城市物業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6 00:06:04 瀏覽:573
2015注會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07-16 00:03:08 瀏覽:41
法治十三五 發布:2025-07-15 23:51:58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