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橫向壟斷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橫向壟斷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5-07-20 09:55:14

① 涉橫向壟斷協議的合同效力如何

所謂壟斷協議,就是通常所說的卡特爾,是指經營者之間通過合謀性協議,安排或者協同行動來相互約束各自的經濟活動,在一定的交易領域內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壟斷協議可分為橫向壟斷協議與縱向壟斷協議。所謂橫向壟斷協議,是指具有競爭關系經營者之間達成的壟斷協議。
網友咨詢:
涉橫向壟斷協議的合同效力如何?
律師解答:
簽署橫向橫斷壟斷協議,劃分市場地盤,明確收費標准,這一行為本身是違法的。協議違反反壟斷法的規定無效。
橫向壟斷協議是指處於同一行業同一流通環節的經營者之間所達成的限制競爭的壟斷協議。橫向壟斷協議通常包括以下形式:固定價格、限制數量、分割市場、聯合抵制、以及新技術開發限制等。
禁止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下列壟斷協議:
(一)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
(二)限制商品的生產數量或者銷售數量;
(三)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
(四)限制購買新技術、新設備或者限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
(五)聯合抵制交易;
(六)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
律師補充:
壟斷協議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經營者之間存在相互約束的共同行為或協調行動,即經營者必須都受共同行為或協商行動的約束,不許擅自行動;
(二)經營者之間存在共謀,即經營者之間通過協商或默契,形成了共同的認識,其形式可能表現為協議,也可能表現為當事人的共同行為或協商行動;
(三)經營者之間的行為必須在客觀上引起了限制或妨害競爭的後果,也就是說,經營者之間通過共謀,採取共同行為或者協調行動,必然產生迴避當事人之間的競爭,或者限制第三人在該市場中的競爭力量的後果。
【法律依據】
《反壟斷法》
第十六條 本法所稱壟斷協議,是指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  
第十七條 禁止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下列壟斷協議:
(一)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  
(二)限制商品的生產數量或者銷售數量;
(三)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  
(四)限制購買新技術、新設備或者限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
(五)聯合抵制交易;  
(六)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

② 反壟斷法規定了哪些壟斷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的規定,壟斷行為主要包括三種類型: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及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壟斷協議是指經營者之間達成的排除或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其他協同行為。這類協議可以是橫向的,即在同一市場中的競爭者之間達成的協議,也可以是縱向的,即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議。例如,固定商品價格、限制生產或銷售數量、分割市場等都是被明確禁止的壟斷協議形式。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則是指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利用其市場優勢地位,從事不公平交易、拒絕交易、搭售商品等行為,從而排除或限制競爭。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也對消費者產生了不利影響。

經營者集中是指通過合並、收購股權或資產等方式,導致經營者之間的競爭關系發生變化,從而可能產生排除或限制競爭的效果。這種行為需要經過反壟斷執法機構的審查,以確保其不會對市場競爭產生負面影響。

反壟斷法不僅是對壟斷行為的禁止和制裁,更是對市場競爭機制的維護和促進。通過規范經營者的行為,反壟斷法有助於提高市場效率,保護消費者權益,並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

在現代經濟活動中,壟斷行為的出現往往與市場結構、企業規模和行業特性密切相關。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發展,跨國公司通過並購和合作不斷擴展其市場份額,這使得反壟斷法的適用范圍和挑戰更加復雜。

例如,在數字技術領域,大型科技公司通過數據控制和演算法優勢,可能形成事實上的市場支配地位,進而影響市場競爭。

此外,反壟斷法的實施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如何准確界定市場支配地位、如何處理跨境壟斷行為以及如何平衡創新與競爭的關系等都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在實踐中,反壟斷執法機構需要結合具體案例,運用經濟學原理和法律手段,對涉嫌壟斷的行為進行科學分析和合理判斷。

在處理壟斷行為時,有幾個重要的注意事項需要考慮:

1.證據收集:對於涉嫌壟斷的行為,舉報人資料非常重要。反壟斷執法機構需要對舉報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查,並確保舉報人的信息保密。

2.市場界定:在判定壟斷行為時,需要明確相關市場的界定。這包括商品市場和地理市場的界定,以及考慮替代品的存在與否等因素。

3.法律責任:對於違反反壟斷法的行為,法律規定的處罰措施包括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這些措施旨在恢復市場競爭秩序,並對違法行為形成威懾。

4.合規管理:企業應建立健全反壟斷合規管理制度,增強風險防控能力。這不僅有助於避免法律風險,也有助於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良好的聲譽。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第三條,本法規定的壟斷行為包括:(一)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二)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第十六條,本法所稱壟斷協議,是指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

第二十二條,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從事下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一)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二)沒有正當理由,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三)沒有正當理由,拒絕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四)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或者只能與其指定的經營者進行交易;(五)沒有正當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時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條件;(六)沒有正當理由,對條件相同的交易相對人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差別待遇;(七)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不得利用數據和演算法、技術以及平台規則等從事前款規定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本法所稱市場支配地位,是指經營者在相關市場內具有能夠控制商品價格、數量或者其他交易條件,或者能夠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能力的市場地位。

第二十五條,經營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經營者合並;(二)經營者通過取得股權或者資產的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三)經營者通過合同等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或者能夠對其他經營者施加決定性影響。

熱點內容
宿豫區司法局 發布:2025-07-20 14:54:42 瀏覽:779
名詞解釋行政立法 發布:2025-07-20 14:45:00 瀏覽:495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心刺下集 發布:2025-07-20 14:44:50 瀏覽:407
2016年在職法律碩士 發布:2025-07-20 14:42:30 瀏覽:95
衛生部規定的賠償條例 發布:2025-07-20 14:37:15 瀏覽:648
司法白條 發布:2025-07-20 14:36:35 瀏覽:661
事實證據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0 14:31:47 瀏覽:71
中小學生教育條例 發布:2025-07-20 14:31:34 瀏覽:816
暗度成傷社會與法下載 發布:2025-07-20 14:15:16 瀏覽:479
工傷賠償律師怎麼收費 發布:2025-07-20 14:12:49 瀏覽: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