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勞動調解假代表要負法律責任嗎

勞動調解假代表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5-07-26 11:21:18

❶ 勞動調解有用嗎

勞動調解,作為解決勞動爭議一種途徑,是有用的。從法理上講,勞動局處理勞動糾紛屬於民事調解行為,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只有仲裁和法院有效判決才有強制執行力。具體是怎麼調解是根據當事人的意見,分歧,調解員具體協商決定,只讓讓當事人雙方都能接受,化紛止爭即可。調解的好處在於成本低,不傷和氣。但也存在沒有強制執行力這個問題,所以需要當事人真心實意的調解才會有效。

一、勞動局調解有用嗎
這個是有用的,主要看雙方的意願。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二條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製作調解書。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
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勞動局調解有用嗎
二、勞動局調解需要多久
參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沒有具體時間限制,但是勞動局結案是有時間的一般為60工作日,特殊案件可以延長30個工作日。以上指結案時間並非有最終結果。
仲裁的話一般為60個工作日徹底有結果(裁決書、調解書)。
所以只能認為調解時限是這么長,一般很少會有拉這么長的,但是如果投訴人證據不足,那這個時間就是無限的了。
三、勞動調解應遵守的原則
(1)事實清楚原則。所謂事實清楚原則,是指在仲裁程序中,應當堅持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調解的原則。事實清楚是調解的基礎和前提。只有查清事實、分清是非,才能使雙方當事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違法的,從而促使當事人互諒互讓,達成調解協議。事實不清,不能調解。
(2)自願原則。所謂自願原則,是指在仲裁程序中,是否進行調解,能否達成協議,完全取決於雙方當事人的自願。當事人如果不自願,就不能調解。這就是說,勞動仲裁機關在仲裁程序中,要充分尊重當事人或調或裁的權力,不得強迫。
(3)合法原則。所謂合法原則,是指在仲裁程序中,調解活動和協議內容,都必須符合勞動實體法和仲裁程序法的規定。就是說,調解程序和協議必須合法,否則不能成立。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九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報。 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其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為舉報人保密;對舉報屬實,為查處重大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提供主要線索和證據的舉報人,給予獎勵。

❷ 老闆跑了法人會不會因拖欠工資會不會刑事拘留

拖欠工資法人不會坐牢。用人單位法人拖欠員工工資需要承擔的責任是清償和支付賠償金,是不會被判刑。因為用人單位法人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是屬於民事范疇內的,只需要承擔在限期支付或者加付賠償金的法律責任,法人並不會因此坐牢。
法律分析
法人代表對公司承擔的是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所欠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如果公司經破產清算仍不能清償其債務(包括工人工資),一般法人代表無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拖欠工資法人要承擔的後果:1、法人代表對公司承擔的是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所欠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如果公司經破產清算仍不能清償其債務(包括工人工資),一般法人代表無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2、公司效益不好不能成為公司拖欠工資的理由,即使公司頻臨破產,也需要對公司進行清算,同時清算所得資產優先支付拖欠工人的工資。3、企業拖欠工資數額較大的將被公布。公司拖欠工資可以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如果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會被刑事拘留。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❸ 終審調解不追究任何法律關系,但還能要求公司補繳住房公積金嗎

終審調解不追究任何法律關系後,勞動者仍然有權要求公司補繳住房公積金

分析如下

  1. 調解書的法律效力

    終審調解書是在法律機構主持下,雙方自願達成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但若調解書內容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則該部分內容可能無效。

  2. 住房公積金的法定義務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住房公積金是法定義務,不因雙方約定而免除。

    如果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繳納,勞動者有權要求補繳。

  3. 類似案例的啟示

    在類似案例中,即使調解書中約定了「再無其他勞動爭議」或「互不追究」,勞動者仍可要求用人單位補繳社保。

    社保與住房公積金在法律性質上相似,都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

結論

  • 盡管終審調解書中可能約定了「不追究任何法律關系」,但這並不妨礙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補繳住房公積金。
  • 勞動者可以通過協商、投訴舉報或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具體能否成功要求補繳,還需根據調解書的具體內容、相關法律規定以及實際情況進行判斷。

❹ 勞動爭議調解書有法律效力嗎

勞動爭議調解書具備法律效力。以下是關於勞動爭議調解書法律效力的具體說明:

  1. 調解書的製作與送達:在仲裁程序開始前,仲裁庭會嘗試進行調解。若調解達成協議,仲裁庭將製作調解書,明確寫入仲裁請求和雙方協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字並蓋章,然後遞交給雙方當事人。

  2. 調解書的法律效力:當調解書得到雙方的確認並接收後,即刻產生法律效力。這意味著雙方必須按照調解書的內容履行各自的義務。

  3. 法律依據: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條,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4. 反悔情況的處理:若在調解過程或調解書送達前,任何一方反悔,仲裁庭將不再繼續進行調解,而是立即作出裁決。

因此,勞動爭議調解書在雙方簽收後,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雙方應當嚴格遵守並履行。

熱點內容
四個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26 21:41:33 瀏覽:296
杭州市公共法律服務項目清單 發布:2025-07-26 21:41:25 瀏覽:853
法官張艷秋 發布:2025-07-26 21:41:11 瀏覽:733
二級建造師法律法規重點復習 發布:2025-07-26 21:29:23 瀏覽:876
浙江海寧法院 發布:2025-07-26 21:23:23 瀏覽:109
KPI受勞動法保護嗎 發布:2025-07-26 21:20:52 瀏覽:465
最新電力工業技術管理法規 發布:2025-07-26 21:20:52 瀏覽:924
民法典專訪 發布:2025-07-26 21:09:10 瀏覽:161
法治的紅線 發布:2025-07-26 21:04:30 瀏覽:74
什麼著道德 發布:2025-07-26 21:02:52 瀏覽: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