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怎麼有法律效力法院
A. 離婚協議書的法律效力怎麼認定
離婚協議書的法律效力認定主要依據以下兩點:
以登記離婚或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
當事人達成的離婚協議書,如果是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那麼在雙方協議離婚未成的情況下,該財產分割協議視為未生效。這意味著,如果有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人民法院將不會依據該離婚協議書來處理財產分割問題,而是會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法院判決離婚後的處理:
即使法院判決二人離婚,也不能直接依據雙方簽署的《離婚協議書》來處理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問題。法院會根據實際情況、雙方當事人的意願以及法律規定等綜合因素進行考量,以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決。
法律依據: 根據《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的相關規定,合同的生效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而離婚協議書作為一種特殊的合同,其生效也需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離婚協議書的法律效力認定上,應特別注意其是否以登記離婚或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以及法院判決離婚後的具體處理方式。
B. 法院調解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1. 法律主觀:調解協議需經法院確認後才具有強制執行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 法律客觀:《若干規定》第15條關於調解協議效力的規定並未與我國《民事訴訟法》第89條、第91條相抵觸。調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自願處分其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的一種文書形式,是當事人之間的法律文書,是調解書的基礎。調解書是指人民法院製作的,記載當事人之間調解協議內容的法律文書。
3. 《民事訴訟法》第89條規定:「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成調解書。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第91條規定:「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該法第90條同時還規定「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4. 從《民事訴訟法》第90條規定中可看出,立法者並未一概否定調解協議的效力,其第4項「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的規定,為《若干規定》留下了適用的餘地。
5. 當事人之間的爭議經調解達成協議,可約定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而無需人民法院製作調解書進行確認,以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6. 依「舉輕以明重」之民法解釋方法,當事人之間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以當事人調解協議為基礎,人民法院按法定程序製作的調解書,當然具有法律效力。
C. 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一、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協議書確實具有法律效力。其本質上是合同的一種形式。只要協議書是由雙方當事人基於真實意願達成一致後訂立,且雙方均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協議書的內容不違反法律及社會公序良俗,那麼該協議書就是合法有效的,在法律上得以執行。
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三、如何撰寫有效的協議書
為了確保協議書的有效性,應遵循以下條件:
1、內容合法:協議書的內容必須符合法律強制性規定,不得違法。
2、內容明確:協議內容應簡明扼要、直接了當,根據不同類型的協議明確約定各方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及解除合同的條件、有效期等關鍵要素。
3、信息真實:協議各方當事人的信息應真實准確,不得有虛假陳述。
4、簽字蓋章:協議必須由各方當事人親自簽字或蓋章,確保簽字蓋章行為真實有效。
D. 法院的和解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1. 法律效力分析:在我國法律體系中,法院或仲裁機構根據和解或調解協議所作出的裁決書、調解書具有法律效力。
2. 法律條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97條明確規定,調解協議達成後,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該調解書應明確記錄訴訟請求、案件事實以及調解結果。
3. 調解書的生效條件:調解書需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並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待雙方當事人簽收後,調解書即刻產生法律效力。
4. 對調解書反悔的處理:若一方當事人對調解書反悔,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具有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法院將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