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負法律責任
1. 我想咨詢一下,多大的孩子不承擔刑事和民事責任,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具體情況是這樣的,我孩子今年剛
16歲開始要承擔16到18歲是管教類的 18歲之後做成人看嚴重者進監獄 ,可您的孩子只有四歲完全不用擔心他會受到刑事和民事責任 弄到法庭也是一樣的 只是你們父母會受到道德上的埋怨 最好做私下化解 不要鬧到打官司
2. 三歲的孩子把吃奶的孩子砸死了法律該怎麼處理
1、三歲的孩子不是法定的刑事責任主體。三歲的孩子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2、三歲的孩子的監護人應當就受害人的民事部分進行賠償。 3、建議該兒童的家長妥善處理此事,三歲的孩子路還很長,不要留後遺症,不要給孩子留心理陰影。 希望可以幫到您
3. 3歲兒童車禍賠償標准
3歲兒童車禍賠償標准如下:
1、醫療費;
2、護理費;
3、交通費;
4、住宿費;
5、住宿伙食補助費;
6、必要的營養費;
7、精神損失費(看實際情況)。
交通事故賠償標准如下:
1、醫療費用賠償金額;
2、誤工費賠償金額;
3、住院伙食補助費賠償金額;
4、護理費賠償金額;
5、殘疾賠償金;
6、殘疾輔助器具費;
7、死亡賠償金;
8、喪葬費;
9、被撫養人生活費;
10、交通費賠償金額;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11、住宿費;
12、直接財產損失;
13、車輛停運損失費;
14、精神損害撫慰金。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如下:
1、受理報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接到當事人或其他人的報案之後,按照管轄范圍予以立案;
2、現場處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受理案件後,立即派員趕赴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勘查現場,收集證據;
3、責任認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實的基礎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根據事故當事人的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的因果關系、作用大小等,對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作出認定;
4、裁決處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依據有關規定,對肇事責任人予以警告、罰款、弔扣、吊銷駕駛證或拘留的處罰;
5、損害賠償調解,對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的賠償,按照有關規定和賠償標准,根據事故責任劃分相應的賠償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雙方同意達成協議,由事故調解人員製作並發給損害賠償調解書;
6、向法院起訴。
綜上所述,交通事故雙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調解無效,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終止調解,並發給調解終結書,由當事雙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4. 法律問題!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三條規定:「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在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下,未成年人依法可以作證。年幼的人,能否作為證人,應視其智力發展狀況,判斷其能否辨別是非,正確表達。如果該未成年人對其所感受的案件事實能辨別是非,正確表達,則可以作證人,此時應該肯定他的作證能力,允許其作證。
但證人是未成年人時,應當通知其監護人到場。